分享

赵孟頫“反叛”王羲之,写下的楷书“金字招牌”,凝聚了他50年功力!

 墨品书法网 2023-08-04 发布于北京

书坛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子昂之后无大家”,作为上承晋唐,下启明清之人,赵孟頫绝对是800年来首屈一指的书法宗师;然而宗师也不是一天就练成的,赵孟頫的书法也经历了很长时间的“自化”。

赵孟頫的书法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他从宋高宗入手,学习书法的初级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他专研“二王”,取法魏晋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他从“二王”门径中脱离出来,取法其他晋唐大家,书法自出机杼的阶段。

因为第二个阶段是最长的,以及元王朝重视复古的文化政策,赵孟頫这第二个阶段留给大家的印象是最深刻的。就拿楷书来说,他的《三门记》、小楷《道德经》等大家熟悉的作品,都创作于这第二个阶段。

其实赵孟頫第三个阶段的楷书,要比早年间的一些作品好得多,比如这件楷书《汲黯传》,就是他“反叛”王羲之之后,写下了真正的楷书“金字招牌”。

这件《汲黯传》写于延祐七年(1320年),这时赵孟頫已经67岁高龄。熟悉赵孟頫楷书的朋友,应该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件作品和他平常的楷书,面貌有显著的差异。

清笪重光在跋文中评价:“松雪此册,字形大小,无不峭拔,云唐人遗风,其源乃出山阴耳。

此卷落笔从容不迫,点画也带有一如既往的潇洒身姿,整体风格平和简净,颇得晋人遗风。

不同的是,此卷凝结了欧阳询的转折方劲之势,字形挺拔劲健,和以往的圆融秀逸大不相同。

从用笔上来看,此卷方圆兼施,笔画粗细和提按顿挫的变化也非常丰富;从结字上来看,《汲黯传》严谨有法,顾盼生姿,这才是真正的凝结了赵孟頫50余年功力写出来的楷书。

很多人把握不住赵孟頫第二个阶段的小楷,认为其过于圆熟,甚至显得有些俗气。学习这件刚柔并济,方健挺拔的《汲黯传》,就完全不用担心这样的问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