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诗三百首·卷1·五言古诗》杜甫是李白的超级粉丝

 三个石头读书 2023-08-04 发布于广东

        唐诗是中国诗歌的花季和盛世。
                                                     ——蒋勋

1

中国诗歌的花季

蒋勋说,《诗经》是根,汉乐府是茎叶,再经过魏晋南北朝“四六骈文”的灌溉酝酿,终于在唐开出了灿烂的花朵,其后的宋词,花已开过,也许没有花朵那么灿烂,可是这颗果实安静、饱满,酝酿出另一种魅力。


确实如此,从《关关雎鸠》中的“二加二”,到《楚辞》的“三加三”,到《汉乐府》的“二加三”,到魏晋南北朝逐渐出现“二、二、三”结构的七言诗歌,直到唐,到达七言格律诗的顶峰。


所以说,唐诗是中国诗歌的花季和盛世。

以蘅塘退士编撰的《唐诗三百首》为准,用了一个半月的闲暇 “三上” 时间,完成了一个春节期间突发奇想的挑战目标:背完了第一卷《五言古诗》中的全部35首。


2

五言古诗

五言古体诗不受近体诗格律束缚,不强调用韵、平仄和对仗。因为其限制较少,所以抒发情感更自由,更灵活。


只是没想到,也许是年纪、也许是心境、也许是阅历,再读《唐诗三百首》第一卷中收录的五言古诗,竟然和年少时读之相比(其实当年除了应付考试,没认真读过),有了完全不同的风景和感悟。


我们会为杜甫《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的人生蹉跎感慨万千;也会为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的豪情万丈心神激荡;更会为王维《送别》“但去莫复闻,白云无尽时”的欲言又止而心生感伤;还会为元结《贼退示官吏》悲悯伤怀的士子情怀而唏嘘不已。



我们随张九龄“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感受自然风度;随孟浩然“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而领略田园之美;随綦毋潜“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的水乡美景而心驰神往;随李白“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体悟诗仙与宇宙对话的恣意挥洒;为韦应物“瓢酒慰风雨”的友人之情而眼潮心热,也为他“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的依依惜别感动不已。

3

杜甫是李白的超级粉

也许你听过一个意境很美的成语:

“春树暮云”,现在用来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思念,这个成语就出自杜甫写给他偶像李白的赞美诗《春日忆李白》,在同一首诗里,他称赞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不仅这一首,诗圣杜甫其实是诗仙李白最真实也是最痴迷的粉丝,流传至今杜甫写给李白的诗,就有十四首,可见敬仰之情,确实滔滔江水。

《唐诗三百首·第一卷·五言古诗》中收录了杜甫五首诗,其中两首长诗,都是梦李白》

彼时诗圣的作品还远未达到其在成都时创作的大量温暖、幸福、平静的诗歌以及在国家动荡不堪、个人颠沛流离和百姓生灵涂炭的背景下的自我完成。

但在《梦李白》中对李白的思念、担心、极高的推崇,却溢于言表。

在《梦李白》中,深情款款、情真意切,有“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的辗转反侧,有“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的忧心忡忡,有“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的'肉麻’表白,也有“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对才华巅峰的网红诗仙所所独有的理解,更有“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对偶像仕途不如意的拳拳开解。

按理说,李白大杜甫11岁,大致算同时代的人,只不过李白名气更大、成名更早,而且跟杜甫的风格差异极大,何至于成一对千年CP?

(李杜CP传千古)

李诗恣肆豪放、气度才情、天赋异禀,堪称浪漫飘逸的天外飞“”,而杜诗沉郁悲怆、忧国忧民、文风写实,堪称心系苍生的人间之“”,在盛唐和中唐时期,出现这一对“大李杜”的CP友谊,也确是一段佳话。

也许,在杜甫心中,仰慕、崇拜李白,正是在仰慕自己永远不可能成为的和自己南辕北辙的另一类英才,这何尝又不是一种气度和胸襟?


4

结语

离开了少年时应对考试的功利心重新来读,真是精彩的35首。“当时只道是寻常”,而今方悟唐诗之美·

五言古诗,虽然没有严格的韵律平仄,但从乐府诗演变而来的“二加三”结构,本身就具有音律上的自然美,完全不会遮盖这些古体诗背后的丰富、激情、忧思和怅惘。

这些诗词之美,既是文学之美,也是田园山水之美,更是生命情怀之美。

这一卷深度挖掘了杜甫追星的迷弟传奇,下一卷是《乐府》,我们再来聊聊《李白的牢骚》



三个石头    2022.4.30


吹灭读书灯    一身都是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