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菩提树下的微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三个石头读书 2023-08-04 发布于广东



蔡先生的漫画原本就具有禅者的幽默,时时令人会心一笑。如今,佛陀、菩萨、阿罗汉……到了他的笔下,不论一语一默,或吟或唱,生动的表情,祥和的气质,无不令观者自然产生欢喜心。

——星云大师评价蔡志忠漫画


《菩提树下的微笑:金刚经解密》

漫画大师蔡志忠研究佛学多年,对《金刚经》这本佛学经典进行了深入的解析,他自己本人也在实践《金刚经》的过程中深深获益。在这本书中,他以浅显的文字和漫画,为读者解密《金刚经》,告诉读者如何成为身心的主人,进而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之道。

蔡志忠力求用简单通俗的文字来解读《金刚经》的内容,再配以亲切幽默的漫画,呈现一宗宗禅宗的公案,来帮助读者理解金刚经,适合希望初步了解《金刚经》内容的读者。

《金刚经》:禅宗经典

佛门中的经典可谓浩如烟海,玄奘翻译了浩浩荡荡六百卷《般若经》,浓缩为五千字就是《金刚经》,再浓缩为260字,就是《心经》

金刚经和心经都是佛学经典中的经典,都属于般若(智慧)范畴,不属于渐进法门,属于直指人心、明心见性的指南针。金刚经更被誉为佛学中的“博士课程”。心经则是精练后再精练,是大乘佛教的总纲。

两部经都是佛陀讲解,佛弟子记录,《心经》是由唐代玄奘法师翻译。《金刚经》则由秦代鸠摩罗什法师翻译。

虽然都是佛陀讲述,弟子记录。但《心经》是《大般若经》的一部分,抽取其精髓,单独拿出来。经中讲述观世音菩萨悟道后,站在道体的层面,反观般若智慧。

《金刚经》中,佛陀是其中一个主角,另外一个是弟子须菩提,整部经是围绕着须菩提提出的一个问题而展开,并层层深入,揭开智慧的面纱,指引众生破迷开悟。

禅宗自六祖开始以《金刚经》印心,惠能听五祖讲到《金刚经》中这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言下顿悟。
自此,《金刚经》在佛门尤其是在禅宗的地位愈发凸显。

《金刚经》在说什么?

《金刚经》共三十二品,五千多字,蔡志忠在本书中,选择阐述《金刚经》精华的内容,进行了解读。

其实,最重要的偈语,主要是下面这四句:

1)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这句话是六祖惠能开悟的因由,也是最能代表禅宗精髓的一句话了。

修行者内心不要执著于任何人事物,不应对眼前情境心生爱憎分别,应以没有自我主观想法,融入当下,不要着相,不要以为看到的就是真实的存在,因为只要心中有挂碍,就会有烦恼和妄想。

“无所住”,不是指对什么都无所谓,执著于事物的相,陷入名利欲望的追求里,是“有执”,如果对万事万物都陷入绝对的空无,则是“空执”.

有执和空执都是“我执”,是对待万事万物的两个极端,都不可取。

生其心,生什么心?星云大师说,般若经有三个”心“:菩提心(勇)、大悲心(仁)、般若心(智)。

所以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无所住”去除“我执”后,还要“生其心”。

“无所住”就是要去“我执”,要“空”。

但“空”不是没有,修行就是在修心,只有内心修到清净不染,才能获得真正意义的解脱。

冯唐说,各种相,不值得执著,但在一刹那的美好,它就是美好,尽管花开也是一种空,但这花开得真美啊。

我们知道“无常是常”,但并不影响我们来世界花开一场。

这是空间上的“无我”。

2)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时光流逝中,乃有三种心。对往事之留恋或痛悔,乃为过去心;对现实之沉迷或清醒,乃为现在心;对后事之希望或失望,乃为未来心。

过去已为尘埃,想再多也无法改变,只能折磨自己困苦不堪,徒增烦恼;未来无常莫测,谁也看透不了,该来的总会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能做的,就是珍惜当下,多种善因,多结善缘。

曾国藩说:“过往不恋、未来不迎,当时不杂”,可以作为这句偈语最好的注脚。


这是时间上的”无我“。


3)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这是2000多年前须菩提向佛陀请教如何去除人生烦恼的问题时,佛陀给出的答案。

所有存在的现象,都是因缘而生,没有真实存在的自性。只有远离这些虚妄的现象,不执著于事物的表面,而观照他们的真实本性,才能真正洒脱自在。

“虚妄”并不是说它不存在,而是指因缘和合的变化,如果能了解存在和消亡的根本在于因缘,认识到有存在就有消亡,存在的过程就是消亡的过程,消亡的过程可以产生新的存在,存在就是消亡,消亡就是存在,空就是满,盈就是缺。

从而以平淡的心境看待进退得失,以淡然的态度对待贪欲执着,那么就可以摆脱烦恼,见到心中的如来了。

4)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句话是《金刚经》第三十二品最后一段的总结,也是全经的精髓所在。

世间的有为法,都是不停地生灭变易,如梦幻泡影,倏忽急逝,不能久住。但是世人却沉溺在颠倒梦想、妄想执著当中。


“一切有为法”,什么是“有为法”?“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任何事物因缘和合而生,无缘不聚、无缘不来,这就是“有为法”,即有所作为、造作,有生灭变化,要经历成住坏空的自然规律。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就是说这世上因缘和合而生的事物没有一个是永恒不变的,既短暂又无常,就像梦幻泡影般虚幻不实,如早晨的露水和划破天际的闪电那般短暂,人生也是如此,空幻无常。

“应作如是观”,就是我们应该这样看。我们要看破这一点,证得空性,没有执念,才不会有太多的痛苦和遗憾。


学佛的目的是什么?

达摩说:“心就是佛,佛就自心觉悟”。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佛不是站在对面让我们企求的对象,而是我们要通过修行使自己成为佛。

禅宗四大丛林之一扬州高旻寺大雄宝殿四根柱子分别写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修行最主要的功课是:心的调伏。学佛的目的是:通过观照自己的心,使自己成为身的主人、成为心的主人。

如果把佛当成神祇,学佛、拜佛为的是有所求,那么便是走错了路,抵达不了寂静智慧的彼岸。

所谓“见性成佛”,“自性悟”,就是这个意思。


平常心是道

《平常心是道》是本书的最后一个章节。这一节中,再现了不少蔡志忠极具辨识度的漫画风格,展现了一宗宗禅宗的公案,让读者理解“平常心是道”的禅意。


轰轰烈烈与平平淡淡并没有什么不同,只要以平常心去生活便没有白过。轰轰烈烈有轰轰烈烈的好,平平淡淡有平平淡淡的好。

蔡志忠

《菩提树下的微笑》



下智者迷失于善有善报;中智者迷失于断除烦恼;上智者迷失于证得菩提;上上智者明心见性内照圆寂。

虽然我们都知道真理无法透过语言文字说明清楚,不要被文字所束缚。但最大的束缚来自于自己,而不是语言文字。其实庙堂就在你心中,不用往外追寻。心就是佛,佛就是开悟的自己,每个人都应该点燃心中的黎明,想通了生命的真理,成为自己身心的主人,自己当家做主,走出一条完全属于自己的人生之道。

禅宗视金刚经为最重要的经典而将其发扬光大,我觉得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金刚经》的核心要义,“既不否定儒道共持的感性世界和人的感性生存,也没有否定儒家所重视的现实生活和日常世界”(李泽厚《华夏美学)。


它是在印度佛教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哲学后,对佛教理论的本土化,是对中国人心理结构的另一次丰富。

结语

兔年春节回成都,分别去了两处著名的千年禅寺。

一处是禅宗著名丛林的新都宝光寺,禅房花木、罗汉宝塔,是典型的禅宗风格。

另一处是成都太古里的大慈寺,闹中取静,信众如云,除了如来,竟然还有关公和财神,福禄寿都求,很好得迎合了普罗大众“向佛求回报”的普遍心态,是典型的的净土宗寺院。




【上】宝光寺,四川禅宗四大丛林之首,建于隋代,唐僖宗李儇避难到此时赐名。

【下】太古里大慈寺,建于三国末期,唐玄宗曾御笔亲书寺名匾额,也由此避过了毁于唐武宗灭佛的命运。


两处寺院,都有成都典型的茶馆,信众或者不是信众,三三两两,坐在闹市几步之遥的院落,一品香茗,一念菩提,也算是成都一景了吧。

禅茶一味,竟然在成都形成了一种普罗大众稀松平常的世俗化生活方式。

闲逸而有韧性,也许就是这座城市的性格,也是烙在川人骨子里的气质。

闲逸而有韧性,这不正体现了《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要义吗?

三个石头    2023.1.28


吹灭读书灯    一身都是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