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诵读经典家训,传承文明家风

 杉乡文书阁 2023-08-04 发布于贵州

图片1.png

什么是家风家训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风家训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构成了家风。顾名思义,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当一个家庭的家规、家训形成家庭的公众行为习惯即构成了家风,家风也就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家文化。

今天我们学习《曾国藩家书》

图片2.jpg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

作者典故

图片3.jpg

曾国藩(1811—1872),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道光十八年(1838)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后累迁侍讲、侍读学士,文渊阁直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署兵、工、刑、吏部侍郎等。曾国藩出于缙绅地主家庭,自幼熟读经史子集,好吕黎韩氏之文。入仕后拜军机大臣穆彰阿为师,又从倭仁、唐鉴讲习程朱理学,自称“一宗宋儒”,是清末倡导宋明理学的道学家和军事家。在学术方面,他以宋儒为宗,兼习明儒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然有感于清末时事激荡,内忧外患,故提倡经世致用,考究时务,注重民生,整饬吏洽,选拔人才,兴办洋务和提倡西学教育,以捍卫封建纲常名教和封建思想统治,成为清末理学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学术观点上,主张理在气先,由理主宰万物,始独尊理学排斥汉学,后转而主张兼容汉学。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半个多世纪里,中国统治阶级一直把他作为崇拜的精神偶像,并把他的著作奉为“经典”。

名言警句

图片4.png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做那些别人还没觉察到就该做的工作,办那些还没发生事故之前就该办的事,体味那些没有散发出气味之前的气味。要把小的征兆当成大事,把少的征兆当成多的后果。用恩德对待他人的怨恨。解决难事要从还容易解决时去谋划,做大事要从细小处做起。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 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天下的难事都是从容易的时候发展起来的,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小的地方一步步形成的。因此圣人始终不直接去做大事,所以能够成就大的功业。轻易许诺肯定难以兑现,把事看得太容易肯定会遇到太多的困难。因此圣人要把它看得困难一些,所以最终不会遇到困难。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成大业者,不拘小败。

能成大事的人,一般都不会被无关原则的琐事所约束;能建立大功业的人,一般都不会被无关紧要的小挫折所影响。

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太过于清高,就会有损与他人的相亲相爱;太过于和顺,就会有失自身正直的行为,所以(为人处世)贵在(秉持)中庸之道。

供稿:党群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