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跟你说:“妈妈,这次我又没有考好……”
这时候你会怎么回应呢?
这次没考好下次努力不就行啦……
为什么没考好呢?我一定要帮孩子找到原因……
你是不是又偷懒啦?不好好学习我告诉你……
这些回应或温柔、或理性、或严厉,看起来也就这样了,毕竟不就是一次考试吗。
如果你这样想,那可就错失了一次走进孩子内心的机会了,这些回应可并不会让孩子“领情”。
孩子没考好怕被家长骂,这只是最浅层的原因,这里面可隐藏着更深也更重要的一个心理。
吴臻老师:
“孩子没考好,回来很沮丧,跟妈妈说:'妈妈,我是不是很糟糕?’
这个时候妈妈应该怎样回应他呢?
其实孩子困惑的并不是这个表面问题,而是一个终极问题,我有没有价值?
如果我考的不好,你还会爱我吗?我还有价值吗?孩子很容易误把学习成绩这种外部成就等同于自己的价值,或者以为自己考不好就等于人生失败。
而妈妈要做的是正面回应孩子对于自己模糊的认知,为孩子解惑,而不是跟孩子站在同一个高度去纠结一些浅层次的问题。
妈妈可以这样回应孩子,首先需要接纳孩子的感受:
'没考好让你感到难过和有压力,这种感觉你是不是很不喜欢?’
第二句也是最关键的一句,重新定义孩子对自己的评价:
'看来学习好不好对你来说很重要,重要到衡量自己是不是一个好孩子了。’
让孩子意识到他主观且片面的评价方式。
第三句表明妈妈的立场:
'宝贝,你想知道妈妈怎么看吗?妈妈爱的是你,你的感受,你的健康,这些对妈妈来说才是最重要的。妈妈不会因为你学习不好而少爱你一点,妈妈也不会因为你学习好而多爱你一份。学习是你自己该努力的事情,你自己要负责。’
这样的话,我们就教会孩子自我关爱,在任何逆境和挫折中都能够为自己打气和加油,成为一个在逆境当中能够逆流而上的人。”
对父母来说,相信孩子会为自己负责、有追求积极向上的潜能,是很重要的。
一味地要求、批评与控制反而会消耗孩子内在的力量。
多鼓励孩子,教孩子学会面对挫折与失败,学会处理随之产生的失望、沮丧、自责等情绪,这对孩子一生都是意义非凡的。
即便孩子学习不好,每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但他也同样希望自己的努力和进步能被父母看见。
江苏曾有位父亲,拉了一车烟花在镇上燃放,为了庆祝孩子考试考7分,这事一度上了新闻。
但大家都感到很困惑,记者采访他时得知,他说孩子成绩一直不好,经常考0分,得知这次考了7分,作为激励便开车带孩子买了1000多元的烟花,在附近找了块安全地带燃放。
他还告诉记者,孩子现在自己激励自己,前两天考试已经考到57分了。
他坦言,因为这次的激励,孩子现在也十分懂事,主动进步,他燃放烟花的初衷也就达到了。网友不禁纷纷留言感叹:“这个爸爸的教育方式真的好!”
孩子的学习动力应该来源于自身想要变优秀,而不是为了超过别人、在竞争中取胜。
而一个好的父母一定是关注孩子需求,重视孩子期待,尊重孩子意愿,接纳孩子本相的父母。
其实现在的孩子,摆在眼前的选择不是太少,而是太多。
当他主动提出为之努力的目标和方向时,聪明的父母懂得在一定的教育原则下,最大限度地给予支持、鼓励和引导。
让他做自己爱做的事,并为此付出努力,这是他成长的必经之路。
好的教育成就孩子一生。
父母对孩子期待的正确回应,藏着巨大的爱的能量,是孩子受益终生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