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晋朝廷之“苏峻之乱”

 阿呆码字 2023-08-04 发布于江苏

东晋的右屯将军虞胤,他是晋元帝的皇后虞氏的弟弟;左卫将军南顿王司马宗,他是汝南王司马亮的儿子,虞胤和司马宗都很受到晋明帝的信任。宫中的禁兵都是他们的羽翼,王导和庾亮也比较忌惮他们,对于他们的言行也常常颇有微词,但是,因为司马宗是宗室子弟,晋明帝更加的优待他们了,宫门的钥匙也都交给他们掌管。

晋明帝生病的时候,有天夜里,庾亮有急事表奏,向司马宗索求钥匙,结果被司马宗大骂,庾亮忿恨不已,后来,晋明帝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大臣们更加没法见到他。

庾亮怀疑司马宗、虞胤和西阳王司马羕计划要谋反,庾亮不顾一切冲进宫门,直接跑到晋明帝的床边,哭着对晋明帝说,司马羕和司马宗等人要废除大臣,想要自行辅政,庾亮向晋明帝请求,将司马羕等人废黜出京,但是晋明帝不肯。

晋明帝在临终前,召见了司马羕、司徒王导、尚书令卞壶、车骑将军郗鉴、护军将军庾亮、领军将军陆晔、丹杨尹温峤,进宫接受遗诏,共同辅佐太子,又拜卞壶为右将军,庾亮为中书令,陆晔录尚书事。

公元325年,年仅二十七岁的晋明帝驾崩,安葬在武平陵,由明帝的长子,年仅五岁的皇太子司马衍即位,就是晋成帝。

因为新皇帝年幼,大臣们就提出来,由太后临朝称制,以司徒王导录尚书事,和中书令庾亮、尚书令卞壶共同辅政,不过,事情最终的决策基本都由庾亮决定。加封郗鉴为车骑大将军,陆晔为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以南顿王司马宗为骠骑将军,以虞胤为大宗正。

在晋明帝时期,王导辅政时,他待人宽和,从而很得人心。如今庾亮辅政,他做事是依照律令的,由宽到严,众人当然没有那么容易接受。

豫州刺史祖约,他自认为是名臣之后,不比郗鉴和卞壶差,他很希望能够开府,但是事与愿违,刚好几次上表请求面见晋成帝都没能成功,于是,祖约的心中充满了怨恨之情。在晋明帝的遗诏中,褒奖的大臣中又没有祖约和陶侃,这两人就怀疑是庾亮从中作梗。

历阳县内史苏峻,在之前攻破沈充和钱凤这件事情中(王敦 之乱),曾经出兵抗击王敦,对朝廷有功劳,渐渐的有了威望,他的部下有一万精锐之士,还有精良的武器,这样的状况下,苏峻开始骄横起来,开始不把朝廷放在眼中,他开始招揽一些亡命之徒,人数也越来越多。

庾亮既要提防苏峻和祖约,又畏惧陶侃的部众势大,于是,他以丹杨尹温峤为都督江州军事,江州刺史,镇守武昌;以尚书仆射王舒为会稽内史,作为外援。

南顿王司马宗和苏峻的关系向来都不错,而且也常心怀怨愤,庾亮就打算对付司马宗,而司马宗也想要夺取辅政大权。御史中丞钟雅上奏弹劾司马宗谋反。

庾亮派了右卫将军赵胤将司马宗收押,司马宗率兵抵御,结果被赵胤所杀,司马宗的族人也被贬为马氏,意思是不再是司马氏的皇族,司马宗的三个儿子,司马绰、司马超、司马演也全部被废为庶人。

西阳王司马羕被降为戈阳县王,大宗正虞胤被降为桂阳太守。司马宗是皇室宗亲,司马羕是先帝晋明帝的保傅(保傅:是指辅导天子或者诸侯王的官员),同时也是皇亲,这俩人也被牵连在内,庾亮这样做,越加的让自己大失人心。

司马宗的党羽卞阐逃走,去投奔了苏峻,庾亮命苏峻将卞阐送回京,苏峻将卞阐藏起来拒不肯交出。司马宗被杀这件事,晋成帝都不知道,很长一段时间都没见到他,晋成帝就问庾亮,司马宗的近况,庾亮回答说司马宗谋反,已经伏诛。晋成帝听了以后,哭着对庾亮说:舅舅你说别人是逆贼谋反,就把这人诛杀,以后如果有人说舅舅你谋反,该怎么办呢?庾亮听了以后大惧,脸色都变了。

即便如此,因为苏峻在历阳,庾亮还是觉得苏峻最终将会成为祸乱,就想要下诏将他召回京,所以他去和王导商量,王导说,苏峻为人喜欢猜忌,必定不会奉诏,不如暂且不要管他。

庾亮在朝堂上说苏峻狼子野心,必将祸乱国家,现在召他回京,即使他不肯奉诏,那么为祸也不大,如果再过几年,更加无法压制他,那时候才是大祸临头。

朝中大臣也没人敢说话,只有光禄大夫卞壶与庾亮相争,他说苏峻拥有强兵,又靠近京城(历阳和建康只有一江之隔,一天就可以抵达),还是不要轻举妄动。

庾亮不听,卞壶已经预料到后果,他写了书信给温峤说,元规(庾亮,字元规)已经决意召回苏峻,这是国家大事,苏峻早已轻看朝廷,这个时候召他,会加速祸患,他必定会兵向朝廷,我再三劝阻也无效啊,原本是让您出京出为外援的,现在真是后悔,不能与我共同劝阻这件事。温峤收到卞壶的书信以后,也连续写信给庾亮劝阻他,朝廷其他的大臣也认为不可行,无奈庾亮不听。

苏峻听说这件事以后,他主动派了部下何仍回京对庾亮回报说,自己出任在外讨贼,一切惟命是从,如果要回京为官,实在难以堪担大任。

庾亮仍旧不许,他召北中郎将郭默为后将军、领屯骑校尉;司徒右长史庾冰为吴国内史,郭默和庾冰都带兵防备苏峻。然后下诏书,征召苏峻为大司农,加封散骑常侍,位特进,把苏峻的部众交给他的弟弟苏逸统领。

苏峻继续上表朝廷,说当年明皇帝曾经握着自己的手,让他讨伐胡人,如今中原未平,自己不敢回京,并且请求把自己调去青州界的一个荒郡就行了。

庾亮不许,苏峻只好准备奉召,不过还在犹豫不决。他的参军任让对苏峻说,将军您请求去一个荒郡都没有得到同意,事态发展成这样,这次如果回京,恐怕是没有生路的,不如勒兵自守。阜陵县令匡术也劝苏峻兵变,于是,苏峻不再奉召进京。

温峤得知这些情况以后,就打算率部去守卫建康,庾亮却不同意,他还写信给温峤,说自己担忧陶侃多过苏峻,他还让温峤不要出兵。

后赵的石聪攻打寿春时,祖约几次上表给东晋朝廷求救,朝廷都不出兵。石聪进一步入侵了逡遒县、阜陵县,杀掠了五千人。到了这时,建康才开始震恐,朝廷下诏加司徒王导为大司马、假黄钺、都督中外军事,屯兵在江宁,抵御石聪。苏骏派了将领韩晃打走了石聪,朝廷开始商议修筑涂塘(涂音读chú )以水代兵,抵御胡人入侵,祖约觉得,朝廷这样做,是要架空自己,因此而越发的怨愤。

苏峻得知祖约也怨恨朝廷,就和祖约相约共同讨伐庾亮,祖约大喜,他的侄子祖智、祖衍也都劝他和苏峻合作。

谯国内史桓宣劝说祖智协助朝廷对付祖约,将可树立威名,如果和祖约一同背叛朝廷,将来不能长久。祖智不听。桓宣就请求面见祖约,祖约知道他是想劝阻自己不要对付朝廷,所以根本不见他。桓宣也因此和祖约决裂,祖约将要去历阳,桓宣带着自己的部众去马头山扎营。公元327年十一月,祖约派了侄子祖涣、女婿许柳(淮南太守)率兵同苏峻汇合。

朝廷又下诏重新以卞壶为尚书令、领右卫将军,以会稽内中王舒行扬州刺史事务,吴兴太守虞潭督三吴地区的军事。尚书左丞孔坦、司徒司马陶回,他们劝王导,趁着苏峻的部队还没抵达,赶紧截断开阜陵,然后守住江的西面有利的隘口(阜陵有麻湖这个阻隔,守住紧要地方,苏峻就无法渡江了),苏峻部众没有朝廷的多,一战就可以打败苏峻。

如果等苏峻的部队先到了,那么人人就会惊怕,这样的情况不利于交战,机不可失。王导听了以后觉得很有道理,但是庾亮却不肯。到了十二月,苏峻派了将领韩晃、张健等人先攻陷了姑孰,取得盐、米(东晋朝廷把盐和米储存在姑孰),到了这时,庾亮才后悔起来,没有听信孔坦他们的建议。

彭城王司马雄(司马释的儿子,司马释是司马懿的弟弟司马权的儿子),章武王司马休(他是义阳王司马望的孙子),他们这两个皇室宗亲也背叛朝廷,去投奔了苏峻。

京城开始戒严,由庾亮都督征讨军事,以左卫将军赵胤为历阳太守,左将军司马流率兵占据慈湖抵御苏峻(慈湖在姑孰,当涂县北面六十五里处),以前射声校尉刘超为左卫将军,侍中禇翜(音读shà )负责出兵方面的军事,庾亮派弟弟庾翼穿着百姓的衣服带着数百人在石头城防守。

公元328年正月,温峤从武昌出兵东下来救援建康,他屯兵在寻阳。韩晃在慈湖袭击了司马流,司马流性格懦弱,在出战前,吃饭的时候,手都发抖,后来兵败而死。

苏峻率领祖涣、许柳等二万人渡江登上牛渚山,屯兵于陵口,并且打败了朝廷的台兵,然后到达蒋陵的覆舟山。陶回对庾亮说,苏峻知道石头城有重兵把守,所以不敢直接进城,必定会从小丹杨的南面过来,应当在这里埋下伏兵。庾亮又是不肯听人言,果然不出陶回的预料,苏峻从小丹杨过来,夜里的时候迷了路,还走失了许多士兵。庾亮听说后,又只是后悔而已,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庾亮次次都不接受教训。

建康城的士族官员看到危险逼近,纷纷把家人送到会稽去避难,只有左卫将军刘超,他把妻儿送到了宫中。

朝廷又下诏以卞壶都督大桁东军事,和侍中钟雅,率领郭默、赵胤等部众在西陵和苏峻交战,卞壶等人大败,死伤众多。苏峻又进攻了青溪栅,卞壶率兵抵御,结果又兵败,根本无法抵挡。苏峻趁着风势放火,将尚书门、中书等地全部烧尽。卞壶背上的旧伤还没完全愈合,也率领左右苦战而死,他的两个儿子卞眕、卞盱也一同战死。(未完待续,接下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