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庸新修版变动最剧烈的,就是《碧血剑》袁承志与青青、阿九的三角恋情

 九点畅读 2023-08-04 发布于广东

我想让你知道的是

有读者不认同最新版本的情感变动,争论袁承志是不是渣男,甚至扫到金庸,或许这是对小说人物或小说本身的专情?

然而老话一句,金庸的爱情改版,使《碧血剑》比原作更有戏剧张力,被贬称为“金庸小说中最没存在感的男主角”,此后袁承志的形象也稍为立体一些,避免木头化。

作者|一只码字匠

BOOK

金庸晚年逐字逐句逐段逐章修改小说情节,改动幅度或大或小,金迷评价或正或反,修订的终极版——新修版,争议最大的,莫过于人物的性格,或者说得精准点,是人物的感情状态,说得再白一点,就是由专情改为多情。

比起黄药师、梅超风的师徒暧昧,变动最剧烈的是《碧血剑》一男二女的三角恋情。

金庸两度改写,都以《碧血剑》修改最多,这回最后改版,索性连爱情戏也大改特改,前面两版(旧版、新版)袁承志独钟青青,对阿九(长平公主)的好感,只在心里感觉一下就晃过去了。

然而到了新修版,袁九之恋,爱到形同干柴烈火,没烧起来不是因为爱情成分不足,而是袁承志背负的道德包袱,承受托孤的道义,以及对青青身心状况的担心。

本来嘛,青青爱吃醋,吃醋成习,成为反射动作。

吃醋又任性,让袁承志头疼,相处时并不怎么自在,青青带给他压力,动辄得咎的压力,照顾她的责任压力,青青对他好必须回报的压力。

相反的,阿九善体人意,美丽尤有过之(但这不是重点),只要有她在身边,就有说不出的欢喜,她任何一个微笑轻语,都足以令他回味再三。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面对美丽体贴的女子,在一起时那么自在,多次互动而无感觉是不可能的,因此原先两版袁承志对阿九不动情的设定,便被晚年的金庸自己推翻了。

金庸说的,武功可以夸张,性格一定要真实,袁九恋就是顺着人物性格发展,必然的结果。

至于最后的抉择,取义而舍情,不舍青青,牺牲阿九,也是符合袁承志的性格。若抛下青青,一走了之,并不是他的作风。

不敢为金庸所云“专情不符合现实”背书,但以与青青、阿九的相处模式,袁承志不动情是不符合现实的。

有读者不认同最新版本的情感变动,争论袁承志是不是渣男,甚至扫到金庸,或许这是对小说人物或小说本身的专情?

然而老话一句,金庸的爱情改版,使《碧血剑》比原作更有戏剧张力,被贬称为“金庸小说中最没存在感的男主角”,此后袁承志的形象也稍为立体一些,避免木头化。

大侠多情,难以选择,干脆三妻四妾,大享齐人之福,像段誉,像韦小宝(也齐太多了),这种爱情大团圆戏码不适用于《碧血剑》,因为青青是醋坛子。

身世飘零,自卑感重,安全感少,使青青成为袁承志眼中“她什么都好,就是小心眼儿”的女孩,让人又爱又怜又苦恼。

其实,发点醋,适度的嗔痴也是满可爱的,尤其我们读者,读到女孩娇嗔吃醋的叙述,还颇有阅读的乐趣,苦头就留给故事中的男孩去承受——袁承志用安小慧的玉簪破五行阵,青青事后醋劲大发:要破五行阵,干嘛不用别的兵刃,一定要用她头上的玉簪?难道我就没有簪子吗?说完拔下自己头上玉簪,折成两段,摔在地上。

袁承志说他小时候遇到危难,承她妈妈相救。

青青又恼了:“人家的妈妈好,在你小时候救你疼你,我可是个没妈妈的人。”说着流下泪来。

不论心目中的情敌是谁,吃醋成自然,也都还好,但阿九出现之后就不一样了,那是真正的情敌,是情人会被抢走的情敌,至此青青已难忍受。

小说末尾,袁承志与对手决战,被击倒,跌落在阿九身前,阿九身扑挡剑,两人搂来搂去,连对手都看不去:“卿卿我我,够了吗?”

这是《碧血剑》最大的改写。

旧版与新版,袁承志只爱青青,新修版,袁承志也狂恋阿九。

原版十七回,袁承志潜进皇宫,误入阿九寝室,紧急中躲入阿九被里,他将金蛇剑置于两人之间,相持以礼,到了新修版,两人同样隔着金蛇剑,但没多久,情不自禁,剑拿开,人拥吻,心魂俱醉。

幸好他及时恢复理性,紧急刹车,只到二垒。

但也够了。

这是袁承志的第一次,之前就算跟青青同处一室,不过手拉手而已。

之后两人互动时,眼神、动作哪瞒得过青青?

因此在生死决斗后,起初青青只是继续吃醋,问袁承志跌倒为什么跌在阿九面前,不跌在她面前,“要是你摔在我面前,我也会不顾自己性命,扑在你身上救你。”青青越想越难受,哭了出来,突然转身奔向崖边,跳下去。

从嘴巴嚷嚷,到离家出走,到跳崖寻死,从对象不真具威胁性,到如今情人与情敌公开示爱,青青的自卑情结、不安全感和醋意逐步增强,到这地步,再也受不了,自认不敌,直接把自己淘汰,纵身一跳,不活了。

青青跳崖,崖下都是坚石,跌落会粉身碎骨。

但金迷都知道,主要人物跳下悬崖,几乎不会死,不是崖下有潭水,就是身子被树丛托住。

不过青青自己不知道金庸会这样安排,死意甚坚,性子很烈。

青青“常吃醋和使小性子”,就这样而已,但就因为这样,爱情形成僵局,袁承志左右为难,原来立誓要照顾青青一辈子,可是有了阿九,想着阿九多,想着青青少,他内心盼望的,是跟阿九一生一世在一起,到底如何是好?

阿九对袁承志说等他十年,但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只能二选一,若辜负青青,他脑子里闪过的是忘恩负义,负心薄幸,卑鄙无耻等字眼,若负了阿九让她空等,他又想如此何异于禽兽?

即使徒弟何惕守(何铁手)劝他:“人生在世,小小一点儿卑卑鄙无耻,在所不免。”也没用。

近四百年后,因为一句日剧台词而走红的名言:“逃避虽可耻但很有用”给了他灵感,逃避吧,袁承志心想,就算上山落草,终究不能忘情,难保有日会远走藏边去找阿九,不如移居海外,既远离国恨家仇,又不致辜负青青。

可怜的阿九,就这么等,左三年又三年,那位承诺不到一年就会来,说“我见不到你,我会死的。”这么海枯石烂话语的人,别说十年,一辈子都没来。

他不敢/不愿/不忍离开青青。

阿九,啊久久的等待,一场空,碧海青天夜夜心,除了练功,好像没他事可做,她成为九难师太,这才有了她与韦小宝的故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