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彼得·汉德克:在我的笔下,读到生命、死亡、存在和时间的故事

 置身于宁静 2023-08-05 发布于浙江

2019年10月10日下午,瑞典文学院同时公布2018年与2019年的两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在经历了去年的性丑闻与贪腐事件后,瑞典文学院似乎并不回避再次引发一场舆论风波。这并非由于本届获奖者彼得·汉德克在文学成就上的徒负虚名,而是因为他曾经对米洛舍维奇和塞尔维亚的公开支持,惹恼了诸多巴尔干半岛国家和西方持其他立场的对立者。

从很多方面来看,彼得·汉德克都很难说是一个平易近人的作家,无论在虚构世界,还是现实生活中,他的语言都常常不加修饰,我行我素,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他坚持文学艺术的纯粹性,反对过度娱乐化,也因此与曾经密切合作过的著名导演维姆·文德斯渐行渐远。对早于他获得诺贝尓文学奖而又积极推崇他的耶利内克,他也同样不假辞色,直言其作品过于通俗,不够深刻。

对中国读者来说,汉德克在民族认同与政治立场上所引起的争议,由于历史经验的差异而不太容易被理解,但这似乎也给了我们以纯粹的角度审视汉德克和他的作品的机会。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教授,也是汉德克作品的中译者之一梁锡江老师,以及文艺评论家、诗人孙孟晋,都曾与汉德克有过面对面的交流,他们结合汉德克的生平与经历,重新阐释了对这位作家与其作品的理解。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图片

彼得·汉德克:一个60年代的卡夫卡

彼得·汉德克生于奥地利克恩腾州的格里芬,那是一个小村庄,毗邻斯洛文尼亚。她的母亲玛丽亚是斯洛文尼亚族人,属于居住在奥地利的外族,生活并不容易。在当时,奥地利已被德意志帝国吞并,汉德克的生父埃里希·施恩勒曼是当时驻留在奥地利的德国士兵,战前曾是一名银行职员。玛丽亚与埃里希相爱,却不知他在德国已有妻子儿女。埃里希最终抛下已有身孕的玛丽亚,重返德国,而为了给孩子找一个父亲,减轻生活负担,玛丽亚继而嫁给了另一位德国人阿道夫·汉德克。

图片

彼得·汉德克的成长记录

图片来源于网络

汉德克的身世决定了他个人身份的矛盾性,也使其在后天成长中形成一种叛逆的性格。“汉德克”是典型的德国姓氏,而由于他曾跟随继父在柏林生活,使他日后迁居奥地利时依然说就一口柏林方言的德语。在奥地利的格里芬,他与母亲长期受到外界的排挤,处于社会的边缘。在他的印象中,继父酗酒成性、对母亲施以家暴的行为使他自小就有一种仇父情节。在身份认同上,他始终将自己看作奥地利籍的斯洛文尼亚人,而他笔下的“第九王国”,其实就是他精神上的故土斯洛文尼亚。

图片

弗兰兹·卡夫卡

图片来源于网络

汉德克自称“60年代的卡夫卡”,后者作为德裔犹太人,在布拉格也同样无法获得一种民族的归属感。与卡夫卡不同的是,汉德克对继父的憎恨在母亲那里得到了弥补。母爱平衡了他成长中的缺失,而童年时期从母亲口中听得的故事,是他走向文学的启蒙。他认为自我与世界是各自独立的,通过写作,他能够离群索居,与世界保持距离。他有一篇散文题为《我是一个象牙塔里的居民》,从中可见他的写作更倾向于一种内在的自我探索。

无欲悲歌:生存之痛与风格转型

汉德克的早期作品多以戏剧为主,如《骂观众》《卡斯帕》等作品,在手法上追求形式的特殊性和个人对世界认知的理念化。在汉德克看来,尽管这些早期作品曾为他带来极大的声誉,但其实算不上是他最好的创作。70年代初,他经历了与妻子的离异、母亲的自杀,这两件事成为他人生中不可回避的痛苦,《无欲的悲歌》即是他试图以写作的方式来面对这一系列个人经历的尝试,也是在这一时期,他的艺术风格开始趋向于近乎写实的自传性文学。

图片

《无欲的悲歌》德文版单行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