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77. 太平洋坦克战(18):洛阳战役中的战车第3师团①

 fairyfail 2023-08-05 发布于天津

图片

本文是“燃烧的岛群”第1077篇原创文章,作者群主飞龙。
全文共7792字,配图28幅,阅读需要17分钟,2023年8月5日首发。

本文收录在“坦克战史”专辑里,欢迎延伸阅读。

接上期(第1073篇

1940年12月,日本方面组成由山下奉文任团长的德意考察团,远赴欧洲考察已经挑起欧洲大战的两个日本盟国,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分别会见了山下奉文以表重视,并将装甲战方面的心得倾囊相授。1941年7月回国后,山下在其整理出的报告中提出应集中使用装甲部队的建议。

图片

图1. 1941年初,山下奉文访问德意盟国时期的留影,对面这个是空军的谁吗?

图片

图2. 1942年2月,时任第25军司令官的山下奉文趾高气昂地要求对面的英联邦军马来亚守军指挥官帕西瓦尔中将必须无条件投降,这是他人生的最高光时刻

图片

图3. 1946年,经历了漫长的东京审判,山下奉文即将走向被宣判的末日

1941年4月10日,还在山下风光访问德意的同时,根据《敕令第405号》,日本陆军正式设立了“机甲本部”,作为陆军省的直属单位。机甲本部的职能规定为“掌管机甲部队和骑兵部队的教育中符合部队专业有关的事项。掌握各学校相关事项。掌握包括战车(含装甲车)、牵引车以及汽车整备的相关事项。机甲部队、骑兵部队以及以战车为主体的诸兵种联合部队的相关调查和研究工作。对战车、牵引车、汽车和汽车燃料进行调查和研究,并谋求进展。”‍‍‍‍‍‍‍

说白话,机甲本部的建立将战车部队的编练、教育和技战术方向的研究统合起来,并将骑兵部队的发展研究划入。在机甲本部设立的同时,教育总监部第2部和骑兵监部都被废除,第2部第4课的业务移交机甲本部管理。首任机甲本部部长为吉田德中将(1941年4月10日至1942年6月26日)。‍‍‍‍‍‍‍‍‍‍‍‍‍‍‍‍

与此同时,陆军战车部队的扩编也在同步进行中。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入侵马来亚的第25军配属了最多的战车单位,战车第1联队、第2、第6和第14联队被临时编成第3战车团(团长长沼捻雄大佐),这是日军首次集中4个战车联队,由浸润过洋墨水的山下奉文统筹运用。在实际作战中,山下只使用了第1、6、14三个联队,战车第2联队被拆撒用于支援缅甸作战及作为预备队。

图片

图4. 模型画作:装备57毫米战车炮的九七式中战车,炮塔上带有菊花流水纹和战车第9联队的嵌套白色矩形框,车身上还有日文片假名,这辆战车的原型是在塞班岛上的战车第9联队中的一辆

进入1942年,组建更大编制战车部队的要求呼之欲出。6月24日,日本陆军正式创立“机甲军”和隶下的战车师团,首任机甲军司令由机甲本部部长吉田德担任,下辖军司令部、战车第1、2、3师团和教导战车旅团,战车师团也成为日本陆军组建过的最大的装甲单位,编制内各型履带式车辆1400辆、各型轮式车辆800辆,总兵员数达13000人。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陆军此时已经成立过第1、2、3战车团,已经有集中编制装甲部队的先例,但在探索全摩托化、机械化作战单位时还没有什么底气,战车师团的设立虽然姗姗来迟,但终归还是在战车团的基础上组建起来了,独立的装甲部队作战单位提升到师团级别,配属大量的机动步兵、机动炮兵和辅助单位,具备可独立作战能力。

战车第1师团以原战车第1团为基础改编,首任师团长星野利元少将,师团指挥部位于伪满洲国牡丹江省牡丹江市(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下辖战车第1旅团(战车第1、第5联队)、战车第2旅团(战车第3、第9联队)、机动步兵第1联队、机动炮兵第1联队、速射炮队、搜索队、防空队、工兵队、整备队、辎重队。

图片

图5. 1945年日本投降后,在日本本土向美军投降的战车第1师团,从这张照片中可以看到大量的装备,包括前景中的九七中战改、一式中战车和难得一见的一式半履带式装甲运兵车

图片

图6. 同样可能是在1945年日本投降后,向盟军投降的日军战车部队,1945年8月,日军全部4个战车师团有2个——战1师团和战4师团,9个独立战车旅团中有7个(战2-战8旅团)部署在本土,准备抵抗盟军登陆,战2师团位于菲律宾吕宋岛,已经被美军歼灭,战3师团位于河北石家庄,最后向登陆天津的美军投降,战1旅团和战9旅团位于中国东北,向苏军投降

战车第2师团由原战车第2团为基础改编,首任师团长冈田资中将,师团指挥部位于伪满洲国三江省勃利县(今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下辖战车第3旅团(战车第6、第7联队)、战车第4旅团(战车第10、第11联队),机动步兵第2联队、机动炮兵第2联队、速射炮队、搜索队、防空队、工兵队、整备队、辎重队。

战车第3师团由原驻屯蒙疆地区的骑兵集团为基础改编,首任师团长为西原一策中将,师团指挥部位于绥远省包头市,下辖战车第5旅团(战车第8、第12联队)、战车第6旅团(战车第13、第17联队)、机动步兵第3联队(由骑兵第13联队和骑兵第14联队合编,增加配备大量机械化车辆)、机动炮兵第3联队(由骑炮兵第1联队,并从野炮兵第32联队和野炮兵第110联队抽调组成)、师团的其他直属部队类似战车第1、第2师团。

教导战车旅团由原公主岭教导战车队、战车第23联队和战车第24联队为基础编成,首任旅团长为名仓刊少将,旅团指挥部位于伪满四平省四平市(今吉林省四平市),旅团直属部队包括步兵队、炮兵队、工兵队、通信队、整备队等。

这一轮大调整耗时费力,且部分主力战车联队还在各地战场,仍需运输抵达驻地(如战车第1联队就在连续参加了马来亚作战和缅甸作战后运回中国东北加入战车第1师团),更要命的是由于太平洋前线战局趋紧,计划中的单位也会发生调整。1942年9月17日,战车第8联队被改隶于南太平洋的第8方面军作战序列,1943年4月从驻地绥远出发前往遥远的拉包尔,一直呆到日本投降。

图片

图7. 1945年9月28日,在拉包尔拉波波机场上,一辆日军战车在一队澳大利亚军人的注视下进行某种动作,从单位归属来看,可能就是战车第8联队的装备之一

图片

图8. 1945年11月26日,新不列颠岛拉包尔附近一处军营中的一辆日军九五轻战,背景中隐约可见一队疑似战车的物体,很可能也是战车第8联队的装备

战车第12联队的前身是日本的“中国(天津)驻屯军”装甲车队,在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驻屯军装甲车队就参加了在北平地区的作战。1937年8月31日中国驻屯军被撤销,原直属部队改编为中国驻屯混成旅团,战车队也成这个新编混成旅团的战车队(同战车大队规模)。

1938年3月,中国驻屯混成旅团战车队的两个临时战车中队分别由中岛俊夫大尉和田村彦人大尉率领南下参加徐州会战。其中,中岛战车队于台儿庄战斗中遭到中国守军战防炮部队的重创,中岛俊夫本人也毙命于此,中国军队也因此创造了台儿庄大捷。

图片

图9. 台儿庄战斗中,中国军队以4门战防炮连续击中7辆日军战车,并俘获其中4辆,本照片为战后拍摄的观看日军战车的战士们

1938年6月21日,中国驻屯军改编为陆军第27师团,1939年10月26日,第27师团战车队改编为战车第12联队,联队长由升任大佐的森泽龟虎担任。

战车第12联队编成后移防石门(今河北省石家庄),负责该地区的警备任务,1942年5月至9月期间,配属华中派遣军第13军参加浙赣会战。在此期间按照要求本应该与战车第8联队共同编入战车第5旅团,旅团长森茂树少将,但因为两个战车联队各奔东西,所以这个旅团迟迟未能组建。

1944年4月12日战车第12联队移防至包头,1945年4月8日,改隶属于驻朝鲜的第17方面军,移防京城(今韩国首尔)直至日本投降。战车第12联队的全部装备被苏、美军缴获,少部分被朝鲜和韩国军队接收。

战车第13联队是1939年10月26日由在华作战的独立轻装甲车第2、第6、第7中队为基础在汉口扩编而成,联队长为栗栖英之助中佐担任,当时配属于第11军(司令官为冈村宁次),1940年参加汉水、豫南及两次长沙会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战车第13联队于1942年1月参加了平汉线扫荡作战,直至同年6月编入新设立的战车第3师团归建。

图片

图10. 进入南京中华门的一支日军轻装甲车队,在全面抗战爆发初期,日军的主要装甲力量还是以九二重装、九四轻装为主的履带式装甲车,仅装备少量机关枪

战车第17联队是一支在1942年8月20日才新设立的单位,其基础人员是在千叶县津田沼的战车第2联队留守部队,联队长由原搜素第33联队联队长渡边谦太郎中佐担任,战车第13和17联队合编为战车第6旅团,旅团长佐武胜司少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战车第3师团的师团搜索队,是1942年12月24日由包头的骑兵第1旅团战车队、开封的骑兵第4旅团战车队、上海的独立轻装甲第8中队和天津近郊的第27师团搜索队第2中队(轻战车中队)共同在固阳合编而成,队长由福岛甚三郎中佐担任,负责固阳北方百灵庙地区的警备任务。

战3师团搜索队辖本部(九五轻战5辆,轮式汽车9辆)、第1中队(九五轻战15辆,轮式汽车8辆)、第2中队(九五轻战15辆,轮式汽车8辆)、第3中队(乘车步兵中队200人,轮式汽车16辆)、第4中队(九七中战12辆,轮式汽车9辆)、整备中队(九五轻战2辆,修理车2辆,汽车16辆)。‍‍‍‍‍‍‍‍‍

自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中国战场的攻势作战大大减少,整个1942年间,只在4月份杜立特空袭东京并降落至中国浙赣地区后,才刺激中国派遣军发动浙赣作战,意图全部攻占可供盟军利用的机场。‍‍‍‍‍‍‍‍‍‍‍‍‍‍‍‍‍‍‍‍‍‍‍‍‍‍‍‍‍‍‍‍‍‍

图片

图11. 1942年5月至8月的浙赣会战示意图,基本是沿着美国杜立特空袭后意图迫降的中国机场进攻

进入1943年,由于日本陆军主力大量抽调至太平洋战场(最老牌的7个师团中,仅编成地在名古屋的第3师团一直留在中国关内战场),新组建的3个战车师团均部署在中苏、中蒙边界防备苏联,日军仅在鄂西和湘北发动了两次中等规模的作战。随着中美联合空中作战的日益活跃,特别是1943年11月25日,中美空军混合团派出的9架B-25轰炸机在6架P-38战斗机的掩护下,从江西遂川机场起飞,对位于台湾新竹机场的日军进行了远程轰炸,日军大本营认为有必要消除中美空军的威胁。1944年1月24日,大本营正式向中国派遣军下达“一号作战”命令,主要目标有三:

一是摧毁中国南方和西南方的空军基地,封杀对日本本土的可能空袭;

二是打通中国大陆纵贯的铁道线,确保从朝鲜经伪满、中国内陆到东南半岛的陆上交通线;

三是打击重庆国民政府的抗战意志,妄图以战促降。

由于日本中国派遣军兵力不足以同时在从河南到广西的漫长战线同时进攻,派遣军将计划细化为四期先后实施。第一期作战计划为进攻河南中部的豫中会战(即打通平汉铁路线的平汉作战),第二期为目标占领长沙和衡阳的长衡会战,第三期以打通粤汉铁路为目标,由在华南的日军从广州北上争取与南下衡阳的日第11军会师,第四期将于打通平汉、粤汉线后,攻占广西和越南北部的交通要道。此次会战由日军主动发起,是1941年后最大规模的日军攻势作战。

图片

图12. 内山英太郎(1887.12.16 - 1973.12.25),陆士21期炮兵,陆大32期,1939年10月2日晋升中将

图片

图13. 山路秀男(1892.1.22 - 1981.8.30),陆士25期,陆大35期,1944年1月7日晋升中将

负责第一期豫中会战的为中国派遣军华北方面军第12军,军司令官为内山英太郎中将,下辖第37师团(师团长长野佑一郎中将)、第62师团(师团长本乡义夫中将)、第110师团(师团长林芳太郎中将)、第27师团(师团长竹下义晴中将)、骑兵第4旅团(旅团长藤田茂少将)、独立混成第7旅团(旅团长多贺哲四郎少将)、独立步兵第9旅团(旅团长长岭喜一少将)、野战重炮兵第6联队、独立野炮兵第11大队、独立山炮兵第1大队,野战高炮第74大队、独立工兵第38、40联队、第59、60大队,以及独立步兵第5、38、74大队、第1野战铁道队,以及特别从驻蒙军调来的战车第3师团。

陆军机甲军组建以来,一直未有师团级别的装甲部队参战,这是战车师团的首秀。为了防范苏军可能的攻势,有限的装备优先保障给伪满边境线的战车第1、第2师团,所以战车第3师团的装备情况是比较混乱的。1944年1月7日,首任师团长西原一策转调机甲本部部长,第二任师团长由历任战车第2联队首任联队长、第2战车团首任团长及教导战车旅团旅团长的山路秀男中将接任,山路在检查装备中发现战车第3师团武器装备缺乏统一,战车新旧混编,无线电的配备也不足一成,就是3个战车师团最弱的一个需要首先商场,然而,此时的战况已不允许战3师团慢慢完善了。

1944年3月31日,战车第3师团奉命转隶第12军序列,此时战车第8联队已转隶第17军,战车第12联队奉命留守绥远包头,实际出动的仅为战车第6旅团(战车第13、第17联队)、机动步兵第3联队、机动炮兵第3联队及其他师团直属部队,另外新设立了师团野战医院、防疫给水部、患者收容队等单位,师团防空队则于当年5月改隶至担任武汉防务的第34军。

图片

图14. 这张照片标注为“华北前线集结中的日军战车部队(机甲部队)”,从照片中出现的大量带有迷彩涂装的九七式中战车来推测,可能拍摄于1944年日军一号作战之前在河南集结中的战车第3师团

图片

图15. 集结中的日军摩托化步兵单位

图片

图16. 集结中的日军战车部队,由于这里出现的很多为八九式中战车,所以可能是更早时期的照片留影

豫中会战是日军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中国战场投入战车师团,其中,战车第13、第17联队各编制战车73辆(中战车57辆、轻战车14辆),汽车27辆,兵员1071名,师团搜索队编制轻战车32辆、中战车12辆,以上相加满编装备中战车126辆,轻战车60辆,共计186辆,如果算上辅助单位中的各式战车和装甲车,也有数据认为此次作战战车第3师团共出动战车255辆。

图片

图17. 战车第3师团主要组成单位编制

以战车第13联队为例,辖联队本部、1个轻战车中队、3个战车中队、1个炮战车中队和1个整备中队,联队本部装备中战车3辆、轻战车2辆,第1中队(轻战车中队)下辖中队本部和3个战车小队,各装备轻战车3辆,共12辆。第2、3、4中队(中战车中队)各下辖中队本部和3个中战车小队,本部装备中战车2辆、轻战车1辆,其他小队各装备3辆中战车,每个中队装备11辆中战车和1辆轻战车,轻战车中队和战车中队的主力装备仍然是比较成功的九五式轻战车和九七式中战车(1944年已经大量升级到九七中战改)。

值得一提的是从1942年整编后增加的炮战车小队(第5中队),辖本部和3个炮战车小队,本部装备炮战车2辆、轻战车1辆,各小队装备3辆炮战车,共11辆炮战车和1辆轻战车。此外联队配备装甲运兵车7辆、履带式货车9辆、自动货车(载重卡车)8辆,汽车3辆和修理车3组,联队编制总计轻战车18辆、中战车47辆、炮战车11辆(由于装备不足,往往由中战车临时充当,实际在豫中作战时参战的一式自走炮数量不明),各式汽车27辆,人员1071人。

图片

图18. 日军中战车和炮战车对比图,为加强装甲部队的随行火炮威力,日军自1941年期陆续定型和生产了若干种自行火炮(日军称为“炮战车”),但因为生产能力有限,大部分炮战车并未装备到前线单位,仅在1945年菲律宾吕宋岛的坦克战中有少量出场

图片

图19. 模型作品:日本陆军一式半履带式装甲运兵车

图片

图20. 拍摄时间地点不明的一辆一式半履带式装甲车,车身旁边的这个日本军官手持军刀,正作攀爬登车的姿态,有资料认为这些装备出厂太晚,大部分仅装备给本土的战车师团

图片

图21. 一式半履带式装甲运兵车

图片

图22. 一式半履带式装甲运兵车的后视图,可见这里搭载的空间还不小‍‍‍‍

图片

图23. 一式履带式装甲车,一名美军正在检查这台被缴获的车辆,可能拍摄于日本投降后

此外,战车师团下属机动步兵联队、机动炮兵联队和师团搜索队等作战部队也有较强的战斗力。机动步兵第3联队是日军中少有的摩托化部队,联队本部辖1个轻装甲车中队,主力为3个机动步兵大队(下辖3个机动步兵中队和1个重机枪中队)、1个联队炮中队和整备中队。总计编制战车25辆,装甲运兵车15辆,汽车90辆,总兵力3030人。

机动炮兵第3联队由骑炮兵第1联队一部,野炮兵第32联队第2大队,野炮兵第110联队第2,5,7中队合编而成。编成后,大多是将原来由马牵引的野炮改为汽车牵引。联队下辖3个炮兵大队,第1大队装备汽车牵引的九零式野炮12门,第2、3大队装备汽车牵引的九一式105榴弹炮12门。

师团搜索队有4个中队,其中第1、2中队为轻战车中队,各装备九五式轻战车15辆,第3中队为乘车步兵中队,第4中队为中战车中队,装备中战车12辆,总计人员800多人。

图片

图24. 战车第3师团搜索队的一张照片,这里出现了一辆九七中战(前)和一辆九五轻战(后),从侧面斜坡开下来的可能是另一辆九七中战

战车第3师团放在欧洲战场也许是不入流,但在严重缺乏反坦克武器的中国战场,战3师团就成了一股钢铁泥流,其当面的国军第一战区部队中,配备战防炮的部队仅5个军,即第12、13、14、29和85军,每个军仅约配备战防炮6门。

虽然就主力战车部队规模而言,欠缺了战车第5旅团的战3师团仅相当于满编战斗力的六成,但已经与1941年十字军行动期间的德意北非军团接近。当时的非洲军团配备249辆德国坦克和146辆意大利坦克,合计395辆,其中包括70辆仅有1挺机枪的二号坦克,139辆只有低速50毫米炮,前装甲厚度30毫米的三号坦克,以及其他更加薄弱的意大利豆坦克。

在坦克质量上,非洲军团甚至还不如1944年河南作战中配备九七中战改的日军。即使是著名的88毫米高射炮,德军在十字军行动期间只投入35门。总兵力上非洲军团只有8个师,包括5个意大利师。相对于日军在河南投入的4个步兵师团、1个战车师团、3个步骑兵旅团等在内的15万大军,两者在兵力规模上差不多。

空中力量上,非洲军团当时有320架飞机,包括200架作用不大的意大利军飞机。豫中作战的日第12军得到第2飞行团(团长林三郎大佐)的支持,下辖强击第6、战斗第9、侦察第44战队,轻轰炸第16、第90战队各一部,以及独立第54中队等在内的168架飞机,实战能力上也相差不大。

值得一提的是,豫中战役中的15万日军配备高达6100辆卡车,相较于15万人的地面部队,相当于不到30名士兵就配备了一辆卡车,车辆与人员比例并步低于非洲军团,拥有很强的机动力。

图片

图28. 向洛阳进犯中的战车第3师团战车第13联队第2中队的一辆九七式中战车改,可见仅在其前后就有多达5-6辆卡车提供支援

-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