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学习《睡虎地秦简》?-2

 hwzhuwei 2023-08-05 发布于江苏
《睡虎地秦简》中的文字,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横向取势,其体势接近后世汉隶。第二类纵向取势,尤其中其中的竖向线条在纵向延展更加明显。第三类是略呈方势,无明显的横向取势,也无明显纵向取势,与《秦公簋/镈》和《石鼓文》。同时,以上三类文字的共同之处在于中宫紧收,不同于前代战国文字那么浪漫天真,此时的秦简文字已有了明显的结构意识,这或许是受楚系文字的影响。

图片

      目前,国内秦简研究者大多局限于秦系文字,而没有考虑到楚系文字对秦系文字的巨大影响。不管从字形、结构,还是字法,秦简中无不体现楚系文字的遗存。比如《睡虎地秦简》中的《法律答问》,其字形典型的横向取势,这明显是楚系文字的遗存,因为此册竹简在书写时,横向线条起笔时自然回锋取势,然后向右上方挑出,收笔处一任自然,不作刻意回锋,如其中的“不”、“來”、“是”、“廷”等字,但凡对楚简熟悉的人,一看便知。从字法上来看,“都”、“命”、“邦”等字,其中带“卩”和“邑”的字,“卩”和“邑”的字法亦如楚简的简省写法,合并笔法的作法也完全一致。其中“徒”、“可/何”、“量”、“收”、“畀”等字的字法虽与楚系文字略有差异,但仔细研究便会发现,这些字的字法虽与楚系文字非常相似,但是在楚系文字基础上进行了简省。甚至我们可以大胆推测,《法律答问》的书写者极有可能是“新秦人”,而非“老秦人”。因其成长于楚地,深受楚系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需要数十年,或更长久的时间,才能彻底消除。这些楚地“新秦人”被纳入秦人体系后,势必要学习秦系文字,但经年累月的楚系文字影响不可能短期内完全消失殆尽,书写习惯更是无法完全推翻,所以这样才为我们留下了楚系文字的遗存。

图片

      因此,在学习秦简中横向取势的部分简册时,可以提前学习楚简,感受楚系文字的书法习惯和字法,然后再学习秦简。这样会进步更快。
      下一期,我们将分析纵向取势的文字。
     最后,工具问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首选纯羊毫,“唯笔软则奇怪生焉”。“斫桐山房”定制专用纯羊毫笔,宜篆、隶、草,微店有售。

       “斫桐山房”网络直播教学班第二期尚有少量名额,按文字演变顺序教学,教学内容以《石鼓文》、秦简楚简为主,包括但不限于:商周大篆、石鼓文、楚简、秦简、汉简(隶书/章草)、汉碑和篆刻。笔者结合多年学习经验,形成一套完整的方法论,从零基础开始教学,确保学员都能学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