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谈无锡人的土气和硬气

 小熊家228 2023-08-05 发布于江苏

无锡人在上海,是有一点存在感的。不谈荣氏家族的企业、钱氏家族的学问,单说上海的马路,就有南无锡路和北无锡路两条以无锡命名,还有北京东路以南、宁波路以北、福建中路和山西南路之间的一整个街区,被命名为“无锡小区”。另外,闸北的甘肃路曾被命名为“锡金公所路”,因为原无锡县在晚清时代曾由无锡和金匱二县组成,简称“锡金”。锡金公所路早在清末就改名了,锡金公所也在海宁路拓宽时消失得无影无踪。前两天朋友告诉我南无锡路、北无锡路加上无锡小区,都要征收了。我家是三十年代搬来上海的,至今也有八九十年。我的父母乡音未改,有人问我籍贯何处,我还是会说“江苏省无锡县”这样一个已经不存在的地名(现在叫无锡市锡山区)。凑巧前不久《老城厢》杂志约稿,我写了一篇关于无锡和无锡人的文章,今天发布在我自己的公众号里,向我的祖籍无锡,以及在上海生活的无锡老乡致敬。

图片上海的无锡小区
已经面临征收
此图拍摄于2019年

一百年前的1922年,上海文益书局出版的《时调大观》中收录了一段名为《无锡景》的唱词:“小小无锡城,盘古到如今,东西南北共有四城门……”,宣统三年(1911年),盘古到如今的小小无锡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造起了电灯厂,照的能有样,“粉厂连布厂,纱厂连丝厂……”,而厂里做工的大姑娘们,“一进那丝厂学时样呀,身上的香水抹得喷喷香”。一百年前的小伙子、大姑娘,一周的劳作之后干什么?歌里这样写道:“待等礼拜日,与你招商馆里私情做……”后面?后面当然还有精彩唱词,不过后来,无锡籍滩簧艺人王美玉在上海高亭唱片公司的录音间里唱了《改良无锡景》,老版本的后半段内容就不唱了。再后来,《无锡景》被上海的时代曲作者改成《我有一段情》,经吴莺音、徐小凤等人的演绎,风靡一时。谁又能想到追根溯源,而民国初年无锡工厂里小伙子、大姑娘的私情,似乎无人提起了。

图片

“我有一段情呀,唱把诸公听……”

《时调大观》二集收录的《无锡景》唱词

1922年上海文益书局出版

图片

无锡籍滩簧家王美玉

(1902-1964)

事实上,“粉厂连布厂,纱厂连丝厂”确实是那个年代无锡的真实写照。无锡别名梁溪,简称锡。无锡城是不是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就有,当然无从考证。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朝末年,周太王古公亶父的长子泰伯和弟弟仲雍从中原来到荆蛮之地,定居梅里(今无锡梅村一带),断发文身、筚路蓝缕,开发江南。周武王封仲雍的后人周章为吴君,此为吴国的开端。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设置无锡县,至今已有2225年。清代无锡分为无锡、金匮二县,民国时代两县合而为一。后无锡县分为无锡市、无锡县,无锡市又增辖江阴、宜兴。近年来无锡市的行政区划又进行过调整,但传统意义上“无锡”的概念指原无锡市和无锡县的范围,并未改变。

图片
民国时代无锡裕昌缫丝厂商标

“无锡”名字之由来,向来有多种传说。比较普遍的说法,认为无锡的锡山古代产锡,至汉朝锡矿采集净尽,因而取名“无锡”。王莽时代曾改县名为“有锡”,东汉时复名无锡。唐代陆羽《惠山寺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山东峰,当周秦间大产铅锡,至汉方殚,故创无锡县,属会稽……”历代无锡地方志都根据这种说法记载,大多数人也深信不疑。

图片民国初年的无锡

近年来随着古文字学研究之深入,不少专家认为“无锡”二字来自古越语,“无”是发语词,没有实际意义,而“锡”字何意尚待考证。因古越语佚亡已久,此说要找到确凿证据有难度。无锡地处江南,江浙两省不少地名如余杭、句容、姑苏等,属于齐头式地名,冠首字虽写法各异,古音却相合或相近,查诸无锡的历史,此说完全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图片无锡直河(现中山路)
美国摄影师玛格丽特-哈特·巴伯
Margaret Hart Barbour
1921年拍摄

虽然说“小小无锡城,盘古到如今”,但无锡县是汉代设置的,当年的县城设在无锡历山(惠山)东五里,运河和西溪(梁溪)之间的一块岗地上。历代无锡县志称“宋代以前无可查考”,虽有唐城、宋城、元城的记载,但均已湮没。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知县王其勤为抵抗倭寇入侵,动员无锡百姓捐献阶沿石作为墙基,用时七十天(二月初九日至四月十九日)建成无锡县城墙。明代的无锡县城墙全长一千七百八十三丈六尺一寸(约十二里,按明制合城长5547米),城高二丈一尺,阔一丈多。和无锡县城相比,上海县城建成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比无锡县城早一年。建筑工期则是三个月,比无锡的七十天要多。有人说上海开埠前为小渔村,事实上上海县城的规模只是略小于无锡(差二华里),但城高略高,整体体量和无锡相似。

图片1976年的无锡火车站

无锡县城修有四座城门:东为“靖海门”,南为“望湖门”、西为“试泉门”、北为“控江门”,并给四个城楼提名:东为“对育楼”、南为“抚薰楼”、西为“序成楼”、北为“企辰楼”。俯视这座无锡县城,犹如一只绿毛乌龟浮在水中,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一派江南风光。后经多次修葺,基本格局一直保持到清宣统三年(1911年)。1949年无锡解放后,无锡市人民政府作出拆除无锡城墙建筑环城马路的决定。历时一年,无锡城墙全部拆除,建成一条以城墙外墙为路中心、长为5.56千米宽16至24米的环城马路,即今东、西、南、北四条解放路。

图片三凤桥肉庄旧影

随着沪宁铁路的建成,民国时代的无锡人在自己的城市兴办实业之外,还坐火车、坐轮船,甚至自己摇着小船来到上海“讨生活”。钱钟书在评价无锡人时,曾说过这样的话:“心如铁一样又硬又凉,性情像豆腐一样淡而无味,胸怀如轿子一样容量小,气质像泥巴一样土”,说的是早年无锡人闯荡上海滩,从事打铁、磨豆腐和抬轿子三项职业者较多,因此无锡人的性格就是:不争、淡泊、细腻,还有点土。看似乏味,却有韧劲。

图片钱钟书和杨绛

不争归不争,无锡人较真起来也是厉害的。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福建学者杨时来到无锡,见此地古木参天,和庐山东林寺相像,于是在此开办书院讲学,是为“东林书院”之肇始。明代无锡人顾宪成、高攀龙等官员因在朝中被贬,回到家乡修复东林书院用于讲学。后东林学子和魏忠贤等阉党进行斗争,牺牲可谓惨烈。而无锡学子固以天下为己任,顾宪成留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联句,激励着后来的代代读书人,读书、讲学、爱国,这是无锡人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遗产。

图片东林旧迹
陈国强摄

细腻归细腻,无锡人粗犷起来也是肆意的。杨绛先生的很多“金句”被文艺青年奉为圭臬,她晚年的作品《将饮茶》和《我们仨》中,多出引用无锡方言,而无锡方言常常俚俗到赤裸裸的程度。比如说到女儿圆圆在霞飞路外公家看到一个邻居,是被捉过奸的,小朋友叫她“精赤人人”(一丝不挂的人)。小朋友容易忘事,大人会称呼她“青肚皮猢狲”。另外杨绛先生也会用“开盖货”这个词。从字面意义看,“开盖货”说的是货品拆过封了,意指质量不佳,一般也用来形容人不靠谱。但“开盖货”如果用在女性身上……只能意会了。

图片你知道无锡话“开盖”是什么意思吗?

淡泊归淡泊,无锡人浓烈起来也是火爆的。喜爱评弹的朋友都知道上海评弹团的《芦苇青青》,其中张鉴庭的“望芦苇”、“骂敌”,朱雪琴的“游水出冲山”等,都是评弹艺术的经典之作。《芦苇青青》中唱到的抗日英雄“薛司令”,正是无锡洛社人薛永辉。1922年出生的薛永辉曾在无锡荣氏家族开办的工商中学就读,加入共青团。在无锡,他组织青年成立爱国组织, 1937年11月25日无锡沦陷,薛永辉组织无锡青年流亡服务团(简称“锡流”),途经安徽、江西、湖北、河南等省,到达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并到延安进入抗大学习。1939年,28岁的薛永辉听到叶飞率领新四军某部以江南抗日义勇军的番号(简称江抗)挺进苏南,便主动请缨回到故乡,他机智勇敢加熟门熟路,曾经的学生领袖薛永辉成了神龙见首不见尾、让敌人悬赏捉拿却永远捉不到的太湖游击队“薛司令”。薛永辉解放后任无锡县第一任县长,后调上海工作,担任过上海自行车厂党委书记、吴泾化工厂厂长等职,还担任过上海化工专科学校校长、上海市化学工业局顾问,1997年病逝。而在《芦苇青青》中有神级表演的张鉴庭,以荡气回肠的唱腔闻名,他的出生地在无锡北门外的赵巷,和“薛司令”是同乡呢。

图片

无锡小娄巷
陈国强摄

如今的无锡,是长三角地区的中心城市,也是中国十五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作为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乡镇企业、“苏南模式”的主要发源地,无锡这颗“太湖明珠”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游客。人们来到无锡,难免流连于鼋头渚、锡惠山、蠡园、灵山、崇安寺、南禅寺、梅园、荡口古镇、鸿山遗址、东林书院、薛福成故居……等等胜景。无锡的历史文化,岂是一篇短文所能述尽的。

图片小小无锡城
盘古到如今
陈国强摄

“小小无锡城,盘古到如今”,无锡人的性格和无锡这座城市一样,看似土气,却有内涵。看似乏味,却有硬气,或许不那么起眼,回味却是悠长的……

*此文原发表于《老城厢》杂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