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治通鉴233:如果只是固守一隅,团队就会失去希望,离死不远

 天承办公室 2023-08-05 发布于江苏

可略过原文,直接读解析和启发

第92卷 肃宗明皇帝下

太宁二年(甲申,公元三二四年)

本文重点:

一个集团如果只是固守一隅,那么其内部成员就会失去对未来的希望,一个没有希望的团队必定不会团结。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出现一个叛徒,为了个人的荣华富贵,出卖掉整个集团。

资治通鉴233:如果只是固守一隅,团队就会失去希望,离死不远

原文:夏,五月,甲申,张茂疾病,执世子骏手泣曰:“吾家世以孝友忠顺著称,今虽天下大乱,汝奉承之,不可失也。”且下令曰:“吾官非王命,苟以集事,岂敢荣之!死之日,当以白帢入棺,勿以朝服敛。”是日,薨。愍帝使者史淑在姑臧,左长史汜祎、右长史马谟等使淑拜骏大将军、凉州牧、西平公,赦其境内。前赵主曜遣使赠茂太宰,谥曰成烈王。拜骏上大将军、凉州牧、凉王。

张茂给张骏交代遗言,说:

“吾家世以孝友忠顺著称,今虽天下大乱,汝奉承之,不可失也。”

意思就是一定要发扬兄弟和睦的家风,坚决不能搞内乱。

汜祎和马谟的行为,说明此时凉州张氏集团内部,他们还是不能接受司马睿的偏安政权。当然他们也没有拒绝刘曜的匈奴政权。换句话说就是政治倾向不明确,他们只认晋愍帝,但是晋愍帝早就被刘聪杀害了。所以看似他们尊崇晋愍帝,其实,本质上他们就是在遮遮掩掩的搞自立。

资治通鉴233:如果只是固守一隅,团队就会失去希望,离死不远

原文:王敦疾甚,矫诏拜王应为武卫将军以自副,以王含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钱凤谓敦曰:“脱有不讳,便当以后事付应邪?”敦曰:“非常之事,非常人所能为。且应年少,岂堪大事!我死之后,莫若释兵散众,归身朝廷,保全门户,上计也;退还武昌,收兵自守,贡献不废,中计也;及吾尚存,悉众而下,万一侥幸,下计也。”凤谓其党曰:“公之下计,乃上策也。”遂与沈充定谋,俟敦死即作乱。又以宿卫尚多,奏令三番休二。

王敦安排后事。

他的上中下三计,只是站在他个人的角度,做出的优劣排序。而站在钱凤的角度,上计实乃下计。

为什么这么说?

上计:释兵散众,保全门户

就算是王敦家族得到保全,但是钱凤家族或者钱凤之命肯定得不到保全。朝廷必定会追究钱凤的死罪!

资治通鉴233:如果只是固守一隅,团队就会失去希望,离死不远

中计:退还武昌,收兵自守,贡献不废

王敦的中计只能算是一个凑数的计策,古人总喜欢搞上中下三计。就算是朝廷不追究,容忍这个军事集团存在,但是军事集团内部必定生乱。

为什么这么说?

一个集团如果只是固守一隅,那么其内部成员就会失去对未来的希望,一个没有希望的团队必定不会团结。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出现一个叛徒,为了个人的荣华富贵,出卖掉整个集团。

资治通鉴233:如果只是固守一隅,团队就会失去希望,离死不远

下计:悉众而下

王敦的下计才更符合整个集团的利益,但是不符合王敦个人的利益。王敦老了,人老了才能更容易看清楚人生的意义。王敦没有子嗣!就算是他在有生之年登上帝位,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王敦才会更倾向于上计。

但是对钱凤和王应来说,悉众而下,万一侥幸,他们才会得利最大。他们一贯的努力才没有白费。

所以钱凤积极筹备,等王敦一死,他就封锁消息,然后领兵东下,攻取建康,拥戴王应登基称帝。同时他利用王敦的影响力,把建康的宿卫将士分作三番,给他们轮流放假,为作乱做好一切准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