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这首诗的背后,竟是跨越41年的凄美忘年恋?

 半城湖之缘 2023-08-05 发布于安徽

图片

北宋年间,有位词人,名叫李之仪。

他是苏轼门人,最广为流传的,就是那句“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这首诗虽说是大白话,但意境隽永,道出了世间无数痴男怨女,想说又说不出来的话。

可以说是,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

很多人不知道,写这首诗时,李之仪已经六十多岁了。

是的,这首流传千古的相思词,背后藏着的是一段凄美的忘年恋。

图片

公元1103年,当时已经五十多岁的李之仪惨遭罢黜。

很悲惨的,被流放到了太平州,接受地方的监管。

这里虽名为太平州,却并不太平。

因为生活艰苦,李之仪的一双儿女,儿媳,还有相濡以沫四十年的妻子胡氏,相继离世。

他大病一场,几乎一蹶不振。

正当他万念俱灰,觉得自己死期将至时。

人生,出现了一束光芒。

一个年方十五的少女,其名叫杨姝。

看见她第一眼,万般柔情便涌上心头。

她一抚琴,他的心就化了。

二人虽相差41岁,却相见恨晚,互相钦慕对方的才情。

图片

自此之后,他们经常相约,李之仪写词,杨姝弹琴,琴瑟和鸣,春去秋来,互生倾慕之心。

要知道,虽然年纪尚轻,但杨姝早已是当地有名的绝色歌姬。

关于她,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

早年间,黄庭坚被贬为太守。

那时杨姝才十三岁,对黄庭坚同情万分。

于是特意前去看望,席间为他弹奏一曲《履霜操》,此曲寓意明显:主人公无罪被驱逐。

比作黄庭坚,再合适不过。但是,当时有谁敢为他发声呢?

可见,这个少女,年龄不大,却是满腔正义。不但有才,还有果敢,着实惹人怜爱。

见到李之仪后,她听闻其遭遇,又旧曲重操,为他弹唱了当年的那首《履霜操》。

图片

一曲唱毕,李之仪流泪了,沦落至此,这是久违了的理解和温暖。

杨姝的芊芊玉手,治愈了他前半生的伤痛。

渐渐地,李之仪走出了丧妻丧子的阴影。

杨姝的出现,温柔了李之仪的岁月。

在一年秋天,李之仪携杨姝来到长江边上。

看到滚滚东流的长江水,他心中风起云涌的感触,于是望向杨姝,写下了这首千古流传的爱情词:

《卜算子》
宋·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虽然,我爱的人就在我身边。但是,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

图片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们永远追逐不上的,是时间。

这或许,就是命运给我们开的一个巨大的玩笑吧。

世人又会怎么议论我们呢?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我们之间就像隔着一条长江水。

滚滚情意奔腾,却不忍向前一步。

你和我,共饮一江水,两情相悦相爱相知。

不知何时,这江水才能枯涸不知何时,我才能跨过这一步,去拥抱你,与你相守。

如果你能早点出生,或者我能晚点老去,我们是不是互相陪伴的时间能更多呢?

此刻,我多想向全世界宣告,我爱你。

图片

这一首动人的爱情宣言,听得少女泪潸然泪下。

她决定,此生就疯狂一次,追逐一次。

于是,她洗尽铅华,不顾世俗眼光,与李之仪成婚。

婚后,李之仪对杨姝疼爱有加,杨姝也为李之仪诞下一子。

一家人其乐融融,幸福美满。

晚年,李之仪为杨姝写下《浣溪沙》:“烟环雾鬓月边人,何妨沉醉到黄昏。

他对李姝的柔情,缱绻温柔,一直绵延到生命的尽头。

这一场忘年恋,对抗了时间,对抗了流言。

图片

爱情最动人的部分,莫过于“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

就像当年的李之仪,命运打败他,是爱让他重生。

我始终相信,

世道苍凉,但总有什么东西,留住我们,支撑我们好好活下去。

或许,这就是爱的意义。

或许,就是我们一生中仅有一次,为了抓住什么人而勇敢的决心吧。

一句为了你,胜却人间无数。

凯紫,低沉磁性的治愈男声,全网音频超10亿点击,每晚10点为你读诗。他的公众号:凯紫的诗词之美(ID:kaizisc),新浪微博:@凯紫。用他的声音每一个白天,每一个夜晚都陪在你身边。

新朋友点击下方“关注”按钮后,回复唐诗”、“宋词”,即可查询诗词。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