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汉玉器

 睫毛上的风尘 2023-08-05 发布于甘肃

汉朝(前202年-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和东汉。

汉高祖刘邦登基后采用休生养息的政策,鼓励生产,轻徭薄赋,国力得以恢复发展,迎来了西汉初年的“文景之治”。

至汉武帝刘彻即位,汉朝国力已相当雄厚。刘彻雄才伟略、征伐四方,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强国。

在此期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新疆和田玉得以大量流入,为汉代玉器的制作提供了物质基础。

图片

汉代玉器继承了战国时代玉器的传统,并有所变化和发展。礼仪用玉品类逐渐减少,日用玉器、装饰玉器和丧葬玉器显著增加。

汉朝出土玉器较多的是一些诸侯王及其亲属的墓葬,比如西汉南越王墓、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夫妇墓、河北定县中山怀王刘修墓、江苏省徐州楚王墓、河南省商丘梁王墓等。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玉衣又称“玉匣”,是汉代帝王和高级贵族死时穿用的敛服。

汉人迷信玉,以为玉衣可使尸体不腐。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线缕结,称为'金缕玉衣',其他贵族则使用银线、铜线编造,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

图片
图片
图片

玉枕,是汉墓中常见的葬玉,一般使用玉衣或玉面罩的墓葬多用玉枕。

图片
图片

古人认为死时不能空手而去,手中仍需握着财富和权力。

玉握,是指死者手中所握的器物,为古代常见葬玉。

汉代流行玉猪握,常以“汉八刀”雕成。

其所雕部位看似一刀刀削切而成,平顺光滑,对工艺要求十分严格。“汉八刀”常见于玉猪握、玉翁仲、玉蝉等器型。

图片
图片

汉代玉蝉有唅蝉和佩蝉之分,唅蝉为汉代流行的葬玉。

图片

卮(zhī),是指古代盛酒的器皿。

《史记 项羽本纪》:“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

玉卮,是汉代皇室贵族在重要场合使用的玉酒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汉代玉器承袭战国时期玉器风格,尤其西汉早期,遗风尤盛,龙、凤、螭、璧、璜、带钩等题材与造型仍然沿用。后又发展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题材,比如玉舞人、玉辟邪、翁仲佩、司南佩、金缕玉衣等,反映了汉代人们的社会思想和精神信仰。

与先秦时期相比,汉代玉器呈现出写实、形象的特征,且注重线条的表现,对线条的运用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无论是在玉器的设计、工艺、纹饰和涵义上,汉代玉器都形成了独特的时代特征。

在中国玉器发展史上,汉代玉器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它在融合秦以前纹饰、技术的基础上,雕琢出精美的汉文化玉器,并为唐宋以后玉器朝生活化用品的发展方向奠定了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