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川不设蓄滞洪区 用三招应对洪涝

 Loading69 2023-08-06 发布于四川

近期,河北遭遇极端强降雨后,已陆续启用7处蓄滞洪区,80余万群众紧急转移。那么,蓄滞洪区是啥?四川有没有设置?该如何应对洪水?四川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处处长李晓江给出了专业回答。

四川不设蓄滞洪区 用三招应对洪涝

什么是蓄滞洪区?

李晓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对蓄滞洪区有明确规定,并实施严格管理。该法明确,蓄滞洪区是防洪区的一部分,主要指包括分洪口在内的河堤背水面以外临时贮存洪水的低洼地区及湖泊等。主要作用是暂时蓄积洪水,削减洪峰,减轻洪水对下游的影响。

 

四川有没有蓄滞洪区?

“没有!”李晓江告诉记者,设置蓄滞洪区要综合考虑防洪需要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目前四川暂没有设置蓄滞洪区。

据悉,蓄滞洪区并不是随意划定的,一般是曾经被淹或者容易被淹的区域。蓄滞洪区的范围在防洪规划或者防御洪水方案中划定,并报请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批准后予以公告。划定后,要控制蓄滞洪区人口增长,对居住在经常使用的蓄滞洪区的居民,有计划地组织外迁,并采取其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蓄滞洪区原则上是不能搞开发建设的。”他说。

 

四川洪水有哪些特征?

李晓江介绍,我省洪水主要分三类:山洪、江河洪水、城市内涝。其中,最易造成人员伤亡的是山洪。

四川山洪主要分布在6大区域:川西强烈活动区、川北盆周山区强烈活动区、川西盆周山区活动区、川南盆周山区活动区、盆地东部低山丘陵区、盆地西部丘陵平原弱活动区。

“川西山丘地区因暴雨等因素,溪洪和滑坡分布广泛,山洪灾害尤其是山洪、泥石流伴发的灾害十分突出。”李晓江表示,四川山洪分布广泛,全省已经摸排划定的山洪灾害危险区就超过了2.5万个,涉及人口200多万人。四川山洪主要因暴雨引发,具有一定的季节性,集中在5-10月的夏秋季。同时,由于暴雨强度大,夜雨多,加上山区坡高谷深,河流流速快,山洪预测预防难度大,极易成灾。不过,他表示,四川山洪往往是小范围发生,“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四川应对洪水有哪些举措?

“蜀人治水历史悠久,也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办法,总结起来就是三个字:防、调、跑。”李晓江说。

 

防,主要是做好监测预警。目前,我省水利、气象等部门每天都会对全省的防汛形势进行滚动会商,提前7天对大江大河的来水情况进行预判。“越是大江大河,较大的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相对比较好预测预报。局地短时点暴雨、小范围山洪具有较强突发性、隐蔽性,很难精准预测。”他说。

调,就是通过水利工程对江河水量进行调度。李晓江介绍,目前我省有大型控制性水工程61座,总防洪库容240亿立方米,防洪作用十分明显,“每年汛前,防洪水库按照消落计划消落至汛限水位下运行。”

跑,就是建立群测群防体系,在山洪来临前及早撤离,并逐步搬迁风险等级高的山洪灾害危险区人口。据悉,我省2.5万余个山洪灾害危险区均已落实专人,负责常态化山洪预警、人员转移、监测巡查等工作。我省正计划用5年时间开展山洪灾害危险区受威胁群众搬迁,实现极高风险山洪灾害危险区动态清零和部分高风险山洪灾害危险区降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