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金体挺健瘦硬,锋芒毕露,对笔画的文字结构的规范性有很高的要求,属于楷书的范畴。人们很难想象,用瘦金体写成的草书,那会是怎样的一幅画面。 书法史上只有一个人做到了这一点,那就是瘦金体的主人,宋徽宗赵佶。这件草书《千字文》就是它在自己40岁生日当天,挥毫泼墨写下的“瘦金草书”。 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中,宋代一共只入选了三件作品,其中一件就是这件草书《千字文》,另外两件分别是苏轼的《黄州寒食帖》、米芾的《蜀素帖》。这件作品,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称得上是国宝级文物。 我们先从大家都能看懂的用材上来看。这件草书《千字文》写在描金云龙纹白麻纸上,上面的云龙纹是宫中巧匠耗时数年,用纯金粉一点一点描绘上去的。 此作光是画心,就大约有10米长,无一接缝,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这样的纸张能被造出来堪称奇迹。 此外,我们再来看宋徽宗留在上面的墨宝,也让人叹为观止。 宋徽宗的草书学习怀素,继承了其草书“惊蛇入草”、“飞鸟如林”的韵致。此卷《千字文》以中锋行笔为主,点画细瘦,但不是瘦而无肉,相反文字线条极其富有弹性。 其行笔极其迅疾,笔墨缭绕,或连或绝,还有很多夸张的用笔,比如“也”字、“人”字。其笔墨的挥洒没有丝毫想要收束的意味,宋徽宗的帝王霸气和自信张扬,在此卷中得到了完美的展现。 宋徽宗一生酷爱《千字文》,但是流传下来的只有两件,一件纯正的瘦金《千字文》,另外一件就是这件草书《千字文》。 这件草书《千字文》凭借奢华的用材,还有其恣肆张扬的艺术风格,成功在十大传世名帖中占据一席之地。 像这样的作品,不仅值得我们临摹学习,将其作为收藏品,时常欣赏观摩,也是对我们艺术情操的一种陶冶。 我们采用十二色微喷工艺,将其原作进行了1:1超高清的复刻,以及纯手工的精心装裱,连细微的牵丝映带和墨色变化,都与原作别无二致,您感兴趣可以点击文章下方商品链接一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