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俊霞 公众号:齐鲁海风 ![]() 凌晨两点半,被晃醒。 地震和头晕真是不一样。 床板在动,窗户在动,厨房里,卫生间里的瓶瓶罐罐在动。 地震过后,我起床,开灯,检查家里的变化。 高层的震感还是比较明显的,卧室里,小风扇倒了,书架上的摆设在移位。 厨房里,昨晚泡了一碗红枣。地震晃走了半碗水,都洒在了地板上。 卫生间里,梳妆台上的化妆品散落一地。 我淡定地在房间里检查了一圈,听到楼前楼后的声音,我是继续睡呢?还是出门走走? ![]() 我站在六楼平顶,楼下黑压压,都是人头,一部部手机的光亮映照着黝黑的夜。 小区里楼间距太近,跑到楼下一点意义都没有。 真有余震,楼体一倒,人照样砸在下面。 我在楼顶淡定地打了几个电话,震中是在附近一座县城,市区是离震中最近的区域。 楼下的人越聚越多,马路上的人也越来越多。 我决定下楼走走。 换下睡衣,穿上正装,带上手机,钥匙出门。 每个单元的人都聚在自己单元门口,也有的聚在楼与楼中间,还有小区邻居聚在小区门口。 我顾不得和邻居们说话唠嗑,夜太黑,都看不清对面的人。 ![]() 我要去马路上走一走,马路上人多, 车多,异常嘈杂。 一座没有夜生活的城市,因为地震,成了一座不夜城。 人们纷纷走上街头,穿着睡衣,抱着孩子,搀着老人,拖家带口。 还有人开着车,带着一家老小,从小区里开到马路上。 也许他们的小区和我家小区一样,楼间距太近,家里不安全,小区也不安全。 大家只想找到一个相对安全的,开阔的区域。 朋友说她们一家都穿上衣服,跑到广场上避震。 ![]() 小区里高层的邻居也都跑下楼。 楼下还不如楼顶安全,何况余震不断的话,往楼下跑就是送命。 短暂的地震后,市区出城的车越来越多,老家在震中,父母家人在震中,不回去看一眼,怎么能放心呢? 爸妈的家离震中远,但我还是不放心。 ![]() 我是第一次半夜里拨通家里的电话,老妈说地震来的时候,她还以为自己头晕呢! 老爸说地动了,老两口才穿衣服跑到室外。 好在老家离震中远,震感不强。 我嘱咐老妈:平时睡觉要穿睡衣,身份证要放在枕头底下。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遇到灾难,就可以淡定一些。 有生以来,亲历第一次地震,我没有一丝慌乱,没有一点害怕,楼顶,楼下,马路上走一走。 地震应急包得准备起来,这多灾多难的人生,岁月静好,现实安稳有点奢侈。 喜欢我的文章点个“在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