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记】逗留沈阳(二)

 庚儒说 2023-08-06 发布于黑龙江

本文约1600字,需要大约4.5分钟读完。

图:沈阳科学宫的傅科摆。

沈阳故宫

是我想去看,4岁的孩子对这里实在不感兴趣。莫说4岁的孩子,就算是成年人面对这类历史文化遗产,必然也是要在知晓历史背景下游览才更有趣味。当然,这里提供有偿讲解,人工和电子的都有。

吸引孩子的也就是文创冰棍了,本地企业沈阳德氏冷饮公司为沈阳故宫制作。价格不菲,大政殿造型的18元一只,紫气东来和正红旗甲胄的冰棍都是15元一只。炎热的天气里,买完冰棍后的第一件事必须就是打卡拍照,不然很快就融化了。

图:正红旗甲胄雪糕。
图:十王亭附近,镶蓝旗、镶白旗、镶黄旗、镶红旗四色甲胄供游客拍照留念。
图:大政殿前打卡大政殿造型冰棍。
图:崇政殿正厅。

沈阳故宫不大,东侧大政殿建筑群,是努尔哈赤时代的办公场所,大政殿也根本站不下几个人,此外还有十座小亭子,名曰“十王亭”,是左翼王、右翼王和八旗旗主共同议政办公的地方。大政殿与十王亭的格局反映了女真人早期渔猎聚居的生活状态。想起电视剧《雍正王朝》的经典片段,张廷玉引经据典论述,“根本没有什么八王议政!”一笑。

中轴的崇政殿是皇太极时代的议政场所,面积稍微大些,也能多容纳几个人。站在崇政殿前,我多少产生了些和历史人物对话的共鸣感。想象着,大约四百年前,皇太极、多尔衮等人就是在这里共商国是,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一个让国人感情复杂的王朝。金庸小说《碧血剑》袁承志刺杀皇太极的故事就发生在崇政殿。2007年版的同名电视剧还算比较还原,只是崇政殿的匾额上少了一行满文。

小说家言,皇太极被多尔衮在庄妃的永福宫刺死,所以我特别关注永福宫,可惜当日未开放。开放的是皇太极的宠妃海兰珠的关雎宫。看看正宗的宫室布局,当然更是种收获。不夸张地说,看过这些宫室布局后,阅读《红楼梦》中的种种房屋格局会更清晰、更有画面感,观看清宫剧也更有了辨别力。

还有一个值得一书的人物,安达礼。大政殿东侧便摆放着他的碑文。皇太极暴毙后,他作为贴身侍卫主动要求殉葬。如果我来写小说或剧本,我就会写成:多尔衮刺死皇太极,公开宣称无疾而终。为了避免一切可能,多尔衮决定杀掉安达礼。安达礼实际上虽是护卫不力,但在“无疾而终”的官方定论下,他却又是无罪的。但他感受到了多尔衮的杀意,为了父母妻儿这一家老小的安危和生计,他决定牺牲自己,主动要求殉葬。反正都是一死,这样既得忠名,又可让家人有所优待。

严格意义上说,沈阳故宫只有两位皇帝在此主政。努尔哈赤未称帝,只是大汗,皇太极称帝,年幼的顺治在此登基称帝,1644年入关去了北京。早年的爱新觉罗家族的姓名普遍来自满文或蒙文的音译,读读他们的名字也是一个有趣的体验。比如清史专家阎崇年在《努尔哈赤传》中就提出:努尔哈赤更准确的译写应为“努尔哈齐”,但是东北方言“赤”“齐”同音。想象东北人前后舌音不分地读“努尔哈齐”,还是个挺搞笑的事情。

沈阳科学宫

虽为科普馆,却成了遛娃圣地。免费参观,凭借身份证在入口处取票。

一共三层展厅,一层主要展示物理学,用各类经典实验展示光学、力学、电学、机械的奇妙现象。二楼展示人体的奇妙,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等等。三楼主要展示信息科技、宇宙知识。维护如此大型的科普场馆,每年一定需要政府出资不少真金白银。当然了,当地科协能拉到赞助就是另一说了。

我居住的城市也不是没有科技宫,只是和这种省会城市的比起来,质和量上必然相形见绌。或许大城市的“贵”,也体现在这些方面。但愿已经在大城市落脚的朋友们,别浪费了这些资源。

我们去那天是周六,入口处显示在馆人数400人左右,各类实验展台稍等片刻就基本都能上手感受。

这里其实更适合有一定知识基础的中小学生,学龄前的儿童只把这里当游乐场。即便如此,这里也的确比沈阳故宫更适合孩子、更吸引孩子。只希望孩子在看到各种奇妙现象后,心里能埋下科学的种子吧。(未完待续)

图:沈阳科学宫正门,地铁站市图书馆站出站便是。
图:奇妙的光学现象。
图:动手连接电路。用电器、电流表、电压表、电阻一应俱全。
图:操作台上按下父亲母亲的血型,上方就会显示孩子可能拥有的血型。
图:彩虹光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