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学看台4248 | 林小冰:走进侨区,走在乡愁深处...

 海陆物语 2023-08-06 发布于广东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往期精选:

童晓燕:汕尾侨区行记...

吴春红:汕尾侨区杨桃树下的想象

摄影 | 一个外国人的乡愁

人文 | 潮汕三市旅游景点全在这里了,别再说不知去哪玩!

时政 | 广东近十年落马的十三名地级市市委书记

时政 | 广东十年来23名落马的前地级市市长

黄河上发生惊天一幕,谁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很难得的文革时期音乐...

海陆丰之最【汕尾人一定要懂,不懂的还可以百度】

笑尿了,图片精华...

汕尾新区中央商务区及红海湾园区

历史上最全的生理常识...

海陆丰民间气象谚语...

种在阳台上的抗癌药...

书法的自杀与他杀...

56个民族以外的族群

汕尾人造核潜艇感动了全中国...

专治皮肤病的民间小秘方...

六味地黄丸的40种妙用,建议收藏,保证全家健康...

用自来水蒸煮请注意...

世上最美的身体...

拆字做人——太精辟了...

不看有点遗憾的猛图...

当阳桥在哪?长坂坡在哪?官渡又在哪?看完这图,才明白三国大小战事的来龙去脉.....
................................................................................................................................................................
走在乡愁深处
林小冰

................................................................................

华侨管理区,在汕尾东南部。初秋往之,翠岫遍山,葱茏灿然。

这里,有山有水陌上绿,地不大,32平方公里,人不多,1万余。侨区前身为陆丰华侨农场,创办于1952年,无老城使人感慨兴亡之叹,有的是一派自然山水,夹裹着浓酽侨情。华侨农场创办时直属国家中侨委,是国家最早安置海外归侨的基地之一。这是一群多么素朴天真又踏实壮美的人啊,男男女女,近2万人浩浩荡荡,迤迤逦逦,从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东南亚13个国家归来,宿营,炊烟。开垦,播种。耕耘,收获。他们在这片土地扎下深根,繁衍不息。

侨区没有逼仄的高楼,街巷市里没有车如流水马如龙。夜宿此地,没有迷乱的烟火,霸气的热烈。我偏爱这份寂寂的温和,江心秋月白的好。翌日醒来,楼下的乡亲在跳晨舞,动作流畅自在。忆昨夜侨区妇女和学生的文艺表演,从印尼的迎宾舞到水果飘香舞蹈,从俏丽的小姑娘到年长大妈,异域风情扑面而来。从身段到脸庞无不羞涩,却似芙蓉一般打动人心,仿若“月出皎兮,佼人僚兮”的美好。

清晨,车行小集市,烟火气十足的小天地,卖菜的和卖肉的,蒸肠粉的……陌生的闹市,行人,小花,小草,散发着小喜悦。平日里吃过的糕点多矣,红枣糕、桂花糕、千层糕……但在这里吃到的糕点,做工和味道实为不俗,尤以方形糯米团,火柴盒大小,入口软硬正好,翠绿粽叶之清香,饭团裹肉,嚼食有味。吃美食和作美食者,离不开用心,巧手,还有闲情,三者缺一不成。用了心的东西,给舌尖留下一股暖意,就风日洒然,就动人心弦了。

许多小城,渐渐消失在时光的容器里,也卷走了许多人的乡愁。我们追赶富丽、奢华、激进,隐去了沉默的树林、河流、山川。而多年来,无法停止怀念的,始终是深埋在整个童年的故土乡情,人们无法离开的,是来自土地和自然的深情供养。

前往奎池油柑山的路上,从车中一眼看见两旁的果树,试着叫出每种树的名字,龙眼、荔枝、菠萝、芒果……它们与世间隔着尘烟的距离,有如这个小城里的归侨。藏在深山,初见却让人喜出望外,因为所看见的,是清澈的眼睛闪动着理想的光芒。

这里节气分明,果自天成。所有的油柑树丰厚得不能再丰厚,初见叶子,以为与含羞草一个科目,同为羽片掌状排列,细看之余为大不同,含羞草遍生锐刺,油柑则为大戟科。枝头沉甸成串状的球形果实,每颗一角硬币大小,绿果皮,光滑,泛着光泽。已过白露,秋分未至,青绿的青绿,翠绿的翠绿,苍绿的苍绿,各为这个秋天贮备许多个流年。果期很长,结至春节。除了古树新枝的嫁接,大多是自然野生,无需浇水除虫。种油柑的人一脸憨厚,引领我们摘取整座山中品种最好的油柑,他只说这棵果树目前未能找个好名字,也不开口让眼前的文人墨客出个好主意。他是油柑王国里的主宰者,只有油柑树知道他的高贵,他的至简,他的悲喜。他摘了果子与我,与普通果子不同,一瓣一瓣,如小南瓜,甚觉可爱。初咬油柑子,酸中略涩,酥脆有嚼头,吃到最后,满口回甘——吃它,像吃一场先苦后甜的人生。

从奎池山转往生态果园,杨桃树一路铺展视野。杨桃,沾染上了“桃”字,艳到夭夭。对于杨桃,家中种植多年,并不陌生。枝头上,一朵朵烈艳艳,树下,桃色掩面,杨桃顿成崔护诗中心思潋滟的女子。一丛一丛的黄果实,粉艳花,翠绿叶,生起人生多少欣喜意。临近生态果园为瓜棚,硕大的吊瓜,在秋天里呼喊着一声一声的胜利。进得园中大棚,颇宽广,外表极朴素,钢筋与木头所筑,全由平行线和垂直线所构,无弧线,非拱形。棚顶为木架子,架子系红灯笼,往上为遮阳网。这大棚的构思是费过斟酌的。既要采光,通风,又有美感可言,通道两侧木凳,供行人休憩观赏。园中除了忧遁草、南非叶、蕃茄、月季花,种的都是红杨桃。红杨桃无不极甜,入口酥脆,即化无渣。再往里,有长桌三两张,铺格子花布,散落着荔枝干、龙眼干,芒果干……有心的园主,生成了一场热热烘烘、田园气息旖旎的野餐盛宴。

走出房屋栉比的街巷,是明净湛蓝的天宇,漫山遍野的绿。

行走在鳗鱼山,传说很多。说是明朝之初发生的故事,人们愿意相信就相信吧,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是很值得记住的。跻身只容一人行走的绿径深入鳗鱼山,前方的小山头连绵起伏,错错落落,尽是绿的天地。草色柔和,深深浅浅的绿谷中,云和风都十分安闲。云蒸,霞蔚。经过风雨雷电的江山,连带生生死死都被一一收藏,在幻化的光阴里被淡化得不着痕迹,我蓦然觉得这里该出现一个有关仙女下凡的传说——雪白的纱衣,美妙的歌声,回绕山谷,绵绵不绝……

还未回过神,已到“徽商情怀”的特色民宿景区。白墙,鱼鳞瓦,红灯笼,一字排开。墙面一侧,竹树萧然,叶子细长,姗姗可爱。但愿来日重访时,能住进集徽州山川灵气的民宿,桌上有茶,有棋,窗外细雨迷离,一了我的徽州情结。此刻,悠然记起《桃花源记》的野趣、平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一个人蕴藏心里的乡愁,所要寻找的是故土、村庄。我,恰在其中。


................................................................................

林小冰:施公寮半岛上

林小冰:墨斗湖里说乡愁

林小冰:江牡岛上无江牡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