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泉南民俗文化一隅——泉州的陈元光崇拜

 开漳祖庙燕翼宫 2023-08-06 发布于福建

文/吴幼雄

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泉、潮间“蛮獠啸乱”,朝廷以陈政统岭南行军总管事, 率兵3600人,将领120员,入闽镇压。后陈政病卒.陈元光代父领兵,平定啸乱。唐垂拱二年(686年)上《请建州县表》,是年,于是有漳州之设。陈元光兴吏治,招抚土著, 兴学选才,通商惠工,拓地千里,颇有政绩。后逝于战事,漳州人民为纪念他,建祠庙塑像祀之,尊称为“开漳圣王.(俗称“王公” )。1000多年来.陈元光成为漳州的安 邦护土之神。明末清初,仍随漳州移民东渡台湾,至今台湾有祀陈元光寺庙55座(见台湾省通志》卷二)。

然而,泉州亦有人建庙崇奉陈元光的神祇。如今,泉州祀奉陈元光的庙宇大多已毀,但人们仍于节日定时虔祭,尊称陈元光为“王公”,称其原寺庙为“王公宫”(又称威恵王庙)。这表明纪念、崇仰陈元光的地域范围已扩大及泉州。现在泉州部分地区已把陈元光奉为有求必应的地方性杂姓神祗,对陈元光的祭祀已形成一种地方性的民间信仰,也可以说对陈元光的崇拜已成为泉州部分地区的民俗,即构成泉南民俗文化的一隅。

本文拟谈谈泉州地区人们对陈元光历史的传说,泉州陈元光庙宇的调査纪实,兼析人们崇拜陈元光的历史原因,窥视泉南民俗文化悠久的淀积和丰富的内涵。

一、陈元光在泉州的传说

泉州流传着不少有关陈元光的传说。千百年来,这些传说,已成为泉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对这些传说,我们有必要进行科学的考证,以还其历史面貌。

唐总章二年,陈政率军入闽,屯军于泉州和潮州之间。后陈元光写的《龙湖集》诗选,有《喜雨次曹泉州二首》。辅佐陈政入闽治军的中州人丁儒,他吿老之后,作《归闲二十韵》,诗中有“漳北遥开郡,泉南久罢屯”二句。追述跟随陈政、陈元光父子乔迁漳州南部的情况。还有,今泉州在唐朝就有“泉南”别称。由于有以上的几种历史事实,因此还有学人误认陈元光戍守“泉潮”间的泉州,是指今泉州;丁儒归闲吟颂的“泉南”,是指今泉州;陈元光 《喜雨次曹泉州二首》诗中提到的泉州即今泉州。他们还引泉州南安县的丰州、溪美别称“柳城”,来论证陈元光“插柳为营”开垦的土地即为今泉州,如此等等。

唐朝前期,今福建省有两个泉州。唐武德六年(623年)改建安郡为泉州(州治今福州),久视元年(700—701年)析南安县东北置武荣州(今泉州)。景云二年(711年)改泉州(今福州)为闽州,改武荣州为泉州(今泉州)。开完十三年(725年),又改闽州为福州(《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九·江南道五)。则知唐初泉州(州治今福州)的地域几乎包括今福州、莆田、泉州和漳州等福建的沿海地区。陈元光戍守的“泉潮”间,是今福建南部与广东潮州交界的漳州地区,非今之泉州。唐初陈元光入闽戍守的安仁(即绥安,今漳浦、 云霄一带),系泉州(今福州)之南,绥安地属唐初泉州南部(即今福州之南),故亦称泉南。唐初沿用习惯叫法,把泉州(今福州)南部地区称泉南, 所以丁儒《归闲二十韵》亦作“泉南”。景云二年,闽南的泉州设置,泉州的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增多,文化发达,扬名海内外。随着时间的推移,约定俗成,泉南遂移名为闽南泉州的别称。由此则知陈元光作《喜雨次曹泉州二首》 时,闽南泉州的地名尚未出现,而泉州南安县丰州、溪美的别称柳城,则源于南海观音丢柳的神话传说和朱熹倡导植柳的故事,与陈元光毫无关系。况且陈 政、陈元光父子的坟墓,至今仍保留在漳州地区。

泉州市惠安县北,还留有“唐归德将军陈政故里”的传说。《闽书抄》和《重纂福建通志》均记载,“政戍闽,家温陵之北,枫亭之南”。今惠安民间仍流传着杨文广平闽十八洞,在惠安降服民之祸害的蝴蝶洞里蝴蝶精的故事。历史上杨文广未曾入闽,所以有的学人认为此传说是后人把陈政、陈元光入闽事附会于杨文广身上。其原因是陈政、陈元光在唐史无传,事迹鲜为人知。也有的学人认为杨文广征讨蝴蝶洞传说,是陈政与惠安土著交战的佐证。但是自西晋时起,福州、莆田、泉州等沿海地区已得到开发,经济已具规模。福州在太康三年(282年)凿西湖以灌溉;莆田出土太康八年(287年)纪年墓葬,获古铜镜、古剑和数枚银环;泉州出土太康五年(284年)纪年墓葬,获古剑柄、 瓷器等;又泉州延福寺、白云观在太康末年先后建成。梁天监中(502-519 年)析晋安郡置南安郡,郡治南安丰州。隋朝时虽裁闽中县数减为四,然南安仍保留。入唐之后,闽中县数又增为二十四县,其时惠安虽未置县,但早已获得开发,认为陈政入闽与惠安土著交战,实无依据。然则,省志记“政戍闽, 家温陵之北,枫亭之南”,把它理解为陈政入闽行军途中短期屯驻于惠安是可以的。

二、泉州的三座威惠庙

泉州祀陈元光的庙宇一般称为“威惠庙”,亦称“王公宫”。1990年10月, 在漳州市举行的“陈元光与漳州开发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有的学者认为泉州城西北朋山岭格的朋山庙为祭祀陈元光的寺庙(据乾隆《泉州府志》卷十六)。坛庙寺观引《闽书抄》云,朋山庙“神名失传,前朝勅封灵感威惠尊王”。明 嘉靖间庙毁于火灾,随即重建,但今已无存。《泉州府志》云“盖世数绵邈, 文献难征”,所以朋山庙神名失传矣。

泉州另两座祭祀陈元光神祗的威惠庙,其中一座在安溪县境。《泉州府志》 卷十六云,安溪“威惠庙在县北眉上乡,祀唐豹韬卫大将军陈元光”。但安溪县北找不到眉上乡地名,不知该庙尚存否?

泉州另一座威惠庙在南安县境。据《泉州府志》云,“威武陈王庙,在县治东(当时南安县治在丰州)潘山市,祀唐豹韬卫大将军陈元光,宋建炎四年赐额威惠”。《泉州府志》又引《闽书抄》云:

神固始人,唐左郎将归德将军,总章二年(669年)泉潮间蛮獠啸乱,居民苦之……方高宗勅元光父政,统岭南行军总管事镇抚其地……元光通儒术,习韬铃……代领父众……以轻骑讨平之……请建一州泉潮间……朝议以元光父子久牧,蛮畏民怀,建漳州郡邑于绥安,世守刺史,别驾以下自辟置。由是东距泉建、西逾广东、南接岛峙、北抵虔抚,桴鼓不惊,号称治平......为贼所刃,百姓哀悼,制服哭之。事闻,赠豹韬卫大将军。开元四年追封颖川侯。贞元二年徙州治龙溪,葬于州北高岐。

1990年7月26日和9月19日,作者两次赴泉州西郊北峰乡招贤村潘山,实地调查威武陈王庙的史迹。出泉州城西门,顺泉州至永春公路西行,约二公里半处即为潘山。其地处泉州城与丰州镇之间,明、清两朝(潘山地属南安县辖)为南安和泉州城的交通枢纽。商业颇发达,人口稠密,故称潘山市。据康熙《南安县志》卷二·舆地志载,“大小潘山在县东南七八里,属三都,负大溪(晋江)北岸,民居辏集,有潘山市,上有陈元光庙”。

现今,潘山的威惠王庙仅存后殿部分屋宇,一半用作废品收购处,另一半用于储存杉木,部分遗址尚存,仍可辨认。据当地父老云,潘山的威惠王庙俗称“王公宫”,祀唐朝开漳圣王陈元光,为潘山最大的宫庙。庙坐南朝北,背靠大潘山狮穴,庙址正处狮舌的位置。庙的建筑规制,分前、中、后三个殿,东西两侧有廊庑。庙南北长约50多米。东西宽约30多米。庙前有大池塘,俗称“宫池”(今已凿通为水渠)。庙前的大门设于旧潘山街道南侧,而潘山街为古代泉州、南安(丰州)之通衢大道(旧街道现在尚存)。

大潘山威惠王庙东侧古大道旁,原竖有“唐学士韩偓墓道”石碑,据《南安县志》载,为清代南安邑令盛本所题刻。民国初年,曾遒、林骚等府邑绅士重刻立大石碑。碑之左,跨大道两旁竖有两座巨大的明、清时代大牌坊,系陈姓妇女贞节牌坊。这表明潘山威惠王庙的创建与明清时代陈元光的后裔有关。

潘山父老说,原陈元光的木雕神像祀庙中殿,庙宇高敞森严,香火旺盛。神像序列居中者为陈元光木雕像,作坐姿,身高约两米,全身为桧木雕成,手腕、肘、腿、膝和踝等关节,皆作“活眼”,可以上下活动。神像坐于“皇辇” 中的靠背椅上。“皇辇”通高三米,辇盖作三层,精雕上千个密集斗拱承托辇盖。辇盖下由八根龙柱支持,皆妆黄金。陈元光神像原先著红袍,后改为黄色大龙袍,头戴黑色乌纱帽,面部作珠色。陈元光神像的左右,各陪祀两个武将军,作立姿,稍小于陈元光神像,皆著红衣战袍,面部作珠色。据传,此四位陪神为许、李、欧、沈等元帅,可能是陈元光的裨将许天正、李伯瑶、欧哲和沈世纪。陈元光神像的足下,另陪祀一个小孩,手脚皆作“活眼”,亦可上下 活动关节,俗称“舍人公”。“舍人公”为泉州地方杂神,有的学人认为与古代官名“中书舍人”有关。因宋代曾有“中书舍人”起任泉州知州事(《泉州旧城铺境稽略·祀神录》第82页)。但潘山父老不同意此说,他们认为威惠王庙中的“舍人公”,可能是陈元光的儿子陈珦,这亦可备一说。查阅乾隆《泉州府志》卷六十五·方外,发现“舍人神” 一名词出现于明代,一般为生前有功于百姓的人,逝后人们为纪念他们,塑像入庙供奉,谓之舍人神。如泉州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的先祖林广齐(复姓李),人们为表彰他“性刚正不挠、为执权所齮齕”,于五显庙塑舍人神供奉他,称正应舍人。所谓“舍人公”,则为人们对舍人神的通称。舍人神一般为寺庙中的陪祀之神。庙的西庑祀观音、菩萨和五方佛,东庑祀紫帽山的五夫人妈。则知潘山的威惠王庙已成为陪祀佛教观音、菩萨和其他杂神的神庙。

1922年元月,泉州至永春公路段开辟,驻泉州北洋军旅长张清汝所部协同绅士于泉州至丰州段破土,公路横切潘山威惠王庙中殿而过,中殿、前殿全被拆毁,威惠王神像和两庑佛道诸神像,全部移往后殿,仍按原序列安排,只不过规模比原来缩小罢了。50年代,庙旁的的贞节牌坊拆毁,作为兴建招贤小学的石料。

据《泉州府志》卷二十·风俗·岁时云,每年正月初九日,“泉州人谓是日为天诞,道观多报赛,近则里巷有之,乡村无定日,谓之天香”。按明清两朝泉州道教徒习俗,玉皇以天香日度世,因此是日(乡村无定日)道观举行盛大报神赛会。大小潘山(潘山有大潘山与小潘山二山)的威惠王报神赛会定于正月初四日。是日,家家户户争送供品(牲、素齐备),香案排满寺庙,热闹非凡。如今,潘山的威惠王神虽已无存,然每年正月初四日,村民们仍然在家里设香案祭品,祭祀于“王公”(陈元光),求神保佑他们平安、发财。

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潘山村民以是日定为“王公”之生日。是日赛会迎 神,又谓之“进香”。按《南安县志》记,原潘山地属南安三都。按三都风俗, 在赛会迎神之后,依众人的意愿,“择其境之齿德而裕财者首其事”,然后在威惠王神像前用“卜龟”方式,以确定明年主持赛会迎神的主持人(亦可以是外境人)。赛会迎神仪式,一般于是日,八人抬陈元光“皇辇”巡境,前有“肃静”、“回避”旗牌开路,又有鼓吹队前引;又有高招旗、五方旗、帅旗、三军司命旗、清道旗、飞虎旗、巡视旗等在前;还有化妆的村官、骑士、奚奴、军 校、苍头之类随行。队伍浩浩荡荡,簇拥“王公”(陈元光)巡境。据父老云, 民国初年因巡境越界,与邻村发生械斗,从此停止巡境活动。现今潘山居民仍 把“王公”作为招贤村(即潘山)的护境主,称境主公。而三都人仍然把“王公”作为铺主公(即铺的主神),每逢正月初四和二月十五日,均在家里设香 案供品祭祀。

现在潘山村民还流传着“王公”(陈元光)平闽十八洞的故事。他们把大小潘山的象洞、狮穴、猴洞等,附会于所谓的十八洞之中。这当然是历史常识的错误,但却从另一个角度反映潘山村民对陈元光的崇拜。此外,大小潘山村民还流传“王公”为村民除害的神话故事。据传说,古代小潘山(亦称象山, 在今泉州糖厂)前有一座宋代坟墓,墓碑刻有“宋赵太师墓”几个字。墓道竖有石将军、石马、石狮等。因地久天长,石人、石马、石狮精变,每于夜晚到潘山祸害妇女,村民恐惧,到威惠庙向“王公”求庇护。次日,人们见到古墓道上的石人,不是断头便是缺腿、折腰,而石马、石狮皆断腿。从此,潘山地方灾祸全除,百姓欢欣,答谢“王公”(陈元光)。这批断头,折腰和缺腿的石人、石马、石狮,一直保存到新中国成立。后因泉州至永春公路改线,公路通过墓道全被填入路基中。

查乾隆《泉州府志》和康熙《南安县志》,首次发现记载潘山的威惠王庙。《南安县志》修于清康熙壬子年(康熙十一年,1672年),则知潘山威惠王庙的创建当在此之前。又乾隆《泉州州府志.明文苑》有周廷鑨《潘山威惠庙》 诗,诗云:

薄暮潘山道,苍茫落照低。

香烟威惠庙,沙砾秀才堤。

夹岸妨牛矢,回飕逐马蹄。

何时将斗酒,深树听黄鹏。

周廷鑨(1604—1670年),晋江人,明天启甲子乙丑(1624—1625)与其父联第进士,历任镇江府推官,丹阳县事,后因为官刚直被诬,辞官养归。明唐王入闽,起原官晋詹事兼翰院侍读、学士、太常少卿、提督四译馆,“知时事不可为,仍告归”。周廷鑨专工诗文,儒雅风流,与方外游息,视金紫如粪土。《潘山威惠庙》诗,证实明末泉州威惠庙早已驰名于世。又据调查,时至清末潘山的陈姓大户仍甚多,后陆续外迁,至今旧庙址附近仅剩两户陈姓人家, 亦不知所自来矣。据此,可以推断泉州南安潘山威惠王庙系明代或更早,由陈元光的后裔迁移至此所创建。他们迁居潘山后,或因政治地位的升迁,或因财 力富裕,族力雄厚,遂于潘山创建威惠王庙,祭祀漳州家乡之神陈元光。如今历经数百年,陈元光由漳州移民陈姓族人之神,逐渐发展为泉州潘山村老百姓崇仰之神。虽然今日多数村民不知陈元光开发漳州的历史,且威惠王庙亦毁于 “文革”,但潘山村民仍然遵守于正月初四日和二月十五日祭祀“王公”(陈元 光),且极虔诚。这一方面反映了泉州民间的风俗和信仰;另一方面反映了文化思想的延续性,它不因寺庙和偶像的被毁而中断,这一种民间的风俗、信仰, 将在人们的头脑里长期积淀着,因而构成泉南民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此外泉州还有以陈元光的神祗为陪神的寺庙。1990年11月10日。笔者到晋江县深沪镇调查,发现深沪回春境有一座夫人妈庙,庙有为居民祈求生育男孩之神祭。庙中神像序列,是夫人妈居中,陈元光神像居左右作陪神,神龛横眉书写“陈圣王”。则知陈元光已由漳州一方护土之神变为晋江人们祈求生育男孩之神祗。过去泉州城区陈元光的神祗祀于城厢东隅中华铺(今东街新府口)的道教玄妙观里,后随玄妙观一同湮没。据传,泉州城区现今仍有人在家里祭祀陈元光神祗。据《泉州旧城铺境稽略·祀神略》云,城区人尊称陈元光神祗为“陈圣王”、“陈将军”、“威灵惠王”,而且在附录《泉州城厢民间祀神诞辰表》中,记载陈元光的诞辰是农历三月十六日。

三、陈元光从功臣到神祗的演变

陈元光随父陈政入闽(669年),居闽42年,任岭南行军总管事35年,任漳州第一任刺史26年。他在平定“蛮獠啸乱”和开发漳州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漳州“地极七闽,境连百粤”,地位十分重要。可是,土著居民仍然处于刀耕火耨阶段,生产力十分落后。行政上向上级的重要请示,必须“流移本于二 州”,即流移于潮州与泉州(福州)。文牍往还往往迁延,因而“功愈劳而效愈寡”,虽然恩、威并行的“抚绥未易”,但“孕育诚难”。唐垂拱二年(688年), 陈元光上疏《请建州县表》,他认识到如果一味征伐,那么必然出现“诛之则不可胜诛;徙之则难以屡徙”的局面。他在实践中认识到“兵革徒威于外,礼 让乃格其心”,即文治乃长治久安之本。因此陈元光在疏言中提出在泉南建州县的策略构想,即在泉南“倘欲生全几置刑措,其本则在创州县,其要则在兴庠序”。进而从教化角度论述说,古往今来,“伦理谨则风俗自尔渐孚;治法彰则民心自知感激”。唐廷于是以陈元光临漳水的镇守地安仁定作“治教之邦”,并于此增置一州,定名号为漳州。从此,漳州的社会经济、文化得到较快的发展。漳州人民为怀念陈光元的功绩,“画像祀之,追思之甚,将遗体捏塑”(漳州 《陈氏家谱》),创祠祭祀。以后因受道教影响,人们对陈元光的纪念逐渐神化, 终于被漳州人民塑造成为地方性的有求必应的神祗,进而扩展为泉州地方性的神祗。

历朝的封建统治者亦从政治的需要出发,对陈元光的神祗屡加封号,不断提高神格,对陈元光的崇拜起了倡导作用。儒家经典《礼记.礼运篇》云,“礼列而为鬼神”,意思即“圣人制礼,则陈列鬼神之功,以为教也”(《礼记要义》卷十·礼器)。又云“礼顺于鬼神,合于人心”,意思是“顺于鬼神者神 助,天地为之化。鬼神也,祀之必顺,不滥逆也……虽合天会地顺于鬼神,又须与人心符合,其礼乃行也。是以《书》云,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是也”。历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正是从他们的统治需要出发,依据儒家经典《礼记》的理论祭祀由他们塑造出来的神仙的。请看以下事实:

唐开元四年(716年),朝廷追封陈元光为“颖川侯”,又“诏重修庙字, 并赐……盛德世祀之坊六字以旌”。地方有司以为“民间捏仪之庙”,“不免轻亵之,殊非礼重崇祀之意”(漳州《陈氏家谱》),遂重修陈元光之庙宇,并改为岁时州官奉祀。随着封建地方官员的政治需要和人民希冀安定社会环境的心理,陈元光又被尊奉为协助镇压农民起义的神祗。《漳浦县志》记,北宋庆历中(1041—1048年“郡寇自汀、虔抵邑,居民窜匿,令吕寿祷于神。俄而空中有金鼓之声,贼徒敛手就缚者三百七十余人”。而《泉州府志》亦记:“元至正间(1341—1368年),泉有警,神兵显于岭隘,旗帜森罗,钲鼓声震,贼惧宵遁”。南宋泉州名宦梁克家一语道破统治者造神祭祀的目的是,“有功德于民者则祀之”(《泉州府志》卷十六)。嘉定间泉州知州事真德秀则表明统治阶级对神的态度,是“朝廷唯有功是报,顾何问于幽冥”,(《真西山文集》卷五十)。制礼敬事鬼神,以教化百姓,这是历朝封建统治阶级对待陈元光神祗的基本态度。

南宋一代,对陈元光的赐封特别多。南宋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尖锐,福建成为抗金斗争的大后方和根据地。南宋统治者从抗金斗争需要出发,对平定“蛮獠啸乱”有功的陈元光更是多次赐额加封,不断提高神格。如建炎四年 (1130年)“赐额威惠”。绍兴二年(1132年)受封“辅国将军”。绍兴十六年 (1146)加封“灵著顺应昭烈广济王”,御赐冠冕。宝庆二年(1226年)赠 “忠毅公”。明朝,陈元光神祗的地位始终得到封建王朝的尊重,又加封为“昭烈侯”。清初,因民族矛盾和阶级斗争的激烈,待统治稳定后,民间对陈元光的祭祀又被允许和推崇,因之闽南地区的威惠庙又被修复,且甚兴盛。明末清初,台湾获得漳、泉移民的开发,后又回归祖国。漳州移民亦带去家乡陈元光神祗, 遂成为台湾地方保护神,在台湾经历数百年而不衰。最高封建统治者和地方官员根据政治需要的倡导和人民对陈元光的怀念,发展为对陈元光的神化,这便是陈元光从功臣演化为神祗的基本原因,亦是陈元光的信仰在泉州地区得以流播的主要原因。

这里引用宋代诗人蔡襄和吕璹咏陈光元诗,作为本文的结束。蔡襄在《陈将军庙》诗中,一语概括了陈元光的受后人崇仰是“神理高高人意近,楮钱祈福暗尘窗”,吕璹虽然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对待所谓的“蛮獠啸乱”,但可贵的是诗人道出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即只要为老百姓做好事,人民会永远怀 念他们的。诗云:

当年平贼立殊勋,时不旌贤事忍闻。

唐史无人修列传,漳江有庙祀将军。

从泉州数座威惠庙的历史事实,表明不仅“漳江有庙祀将军”,而且晋江亦有庙祀将军。发掘、研究陈元光的历史,调查泉州威惠王庙的史迹,纠正人们错误的传说,这不仅是为了还历史的本来面貌,更重要的是探讨陈元光受后人崇仰的原因,进而探讨陈元光从功臣演化为神祗,且1000年来仍为人们所敬重的缘由。研究陈元光从功臣到神祗的过程,揭示泉南民俗文化的深厚积淀,这不仅是福建地方史,宗教史研究的课题,也是福建民俗史研究的课题,而且 是闽台文化思想史研究的重要课题。

(原载《泉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卷,第2期,1992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