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音乐的爱尔兰(上)

 阿里山图书馆 2023-08-06 发布于北京

题记: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回溯自己成长过程里的一个重要元素,并慨叹兴趣在推进个人认知中的巨大作用,及其激发潜力的可能性。

今天来说一个不太为人所知,但我有着特殊情结的国家——爱尔兰(Éire)。图片

音乐的缘起:

与很多人不同,我对这个世界的诸多了解是音乐触发的。许多音乐启发、引导、并塑造了我保留至今的一些兴趣,甚至重大的人生选择。比如当初学法语和西班牙语都是想听懂那些语言的歌曲,要不是学了这些语言,也想不到之后去法国念书,更不知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这篇文章就从音乐出发,也侧重从音乐角度来记录自己的人生经历。

而我对爱尔兰的所有兴趣正是源自一位爱尔兰歌手和她创造的音乐世界。

上中学时,《指环王》三部曲风靡全球,势不可挡掀起一阵魔幻电影风。第一部《护戒同盟》的片尾曲May It Be是一位爱尔兰音乐人的作品,她叫Eithne Patricia Ní Bhraonáin,她另一个名字更为人熟知——恩雅(Enya)。

MV from The Lord of the Rings

巧的是,月初刚买了这首单曲的纪念版,回头录个开箱。在此纪念一下自己时隔多年后再买实体唱片,并感谢Tugou Yang帮我带来。图片与其他音乐不同,这首May It Be曲风澹远缥缈,呼应了魔幻世界的疏离,演唱则是温柔中充满坚韧,彰显了弗罗多(Frodo)和盟友们组成的护戒同盟前往末日山脉的艰辛及坚忍。

这还只是个开头。

对此颇感新鲜的我之后密集地听了恩雅所有的音乐,也惊叹于其中大量弥漫的爱尔兰民族元素:风笛和竖琴等传统乐器一应具足,爱尔兰民谣(ballads and laments)的痕迹俯仰皆拾,歌词也融入了大量古代神话的内容。当然,还有千年历史带给这个民族渗入血液的苍凉和悲壮。

自此,她通过音乐营造的独特空间让我对爱尔兰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所有作品中,她为纪录片《凯尔特人》(The Celts)创作的配乐是其音乐神话的开始。图片

这些音乐的由来有些戏剧性。当初BBC Scotland制作了6集纪录片《凯尔特人》,制作人Tony McAuley打算请多位作曲人为其编写原声配乐,其中也向恩雅团队发送了邀请。可巧她正好创作了一首相关作品,名为《凯尔特人的远行》(March of The Celts),遂将它发给了制作人。在这不可思议的巧合及本身出色品质的加持下,制作人最终决定将整个音乐都交给恩雅来创作,并在两年后由BBC Records发行了这张原声音乐(北美地区由Atlantic Records发行)。专辑发行不久,华纳唱片公司将恩雅签下,并重新从BBC买回这张配乐专辑,将其命名为《凯尔特人》再次发行。而我第一次听到这些音乐,版本已是这张《凯尔特人》。

再来看看整个配乐的曲目表:图片仅从名字就可以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爱尔兰气息:除了纯器乐曲目,其余7个曲目中有5首是爱尔兰语(Irish Gaelic)(其余两首是Track.14的威尔士语,和T.3的英语),内容也与爱尔兰的历史紧密相关,比如T.2的Aldebaran,意为毕宿五(金牛座里最亮的恒星),描绘了古代凯尔特人在迁徙过程中依靠星宿指路的传统。
记得清楚,后来上高中时经常在晚上回家路上听这首Alderbaran。在晚上,像幕布一样的夜色是压倒性的存在,任何光亮都透不出来,就像高中一些乏味的科目。把这首歌打开,在那几分钟里,一切都好像潮水一样被音乐所裹挟,头也不回地消失。
高中生活的调剂有这首歌的功劳。
说起来,《凯尔特人》整张专辑风格统一,音乐充满了原始和神秘的特质。虽然当时我听觉得音色过于单一,好几个曲子跟midi手机铃声似的,但也容易凸显遥远世界的质朴。
后来我直接把里面的歌词本带到学校,经常在课间捧着看上面陌生的文字,对爱尔兰语中的多重音符和字母排列感到很神奇。
你是否对此也好奇,那来看看(右边是英语对照):图片
此前我从没接触过爱尔兰语,这些音乐让我头一次感性地接触凯尔特文化,之后我也无数次地在自习课上听过这张专辑,那时的我坐在靠窗的位置,傍晚总爱望着窗外发呆,有时是看天上的星星,有时是看楼下的校友。天上地下,都是一群一群的,隐入夜里,很快就不见了踪影。
如海潮般的类似回忆,使这些音乐深深地打上了我中学时光的烙印。
多年之后我对恩雅的音乐早已没有了当初的热爱,我对爱尔兰的热情没有消退,一直持续到现在。读研时,每学期都选了跟爱尔兰历史相关的课程,甚至我导师的课都没这么密集。
爱尔兰的语言
了那么多爱尔兰语的音乐,我对这种语言就有了诸多的好奇。高中时我还天真地想以后大学要不就选爱尔兰语专业吧,后来才得知这门语言在爱尔兰都是极少数人还会讲,尽管它和英语都是爱尔兰的官方语言。
前个月电影A Quite Girl来巴黎首映,我一看是难得的爱尔兰语电影,就去了。其间导演提到目前只有 2%的爱尔兰人还能讲这种语言,不到10万人,主要分布在Gaeltacht
Gaeltacht,这词我熟!
之前看访问,恩雅就说自己来自“ Gaeltacht area”,意为以爱尔兰语为主要语言的区域。它们相对保留了更多的爱尔兰传统,多分布在沿海,其中比较有名的如西部的城市Galway。图片
上图:the Gaeltacht
其实,爱尔兰语作为一种称谓容易引起混乱,因为作为凯尔特人的后裔,他们的语言应该是凯尔特人的语言“盖尔语(Gaelic)”的一个分支变体,所以现在有人管爱尔兰的盖尔语叫“爱尔兰式盖尔语/Irish Gaelic”,但也有人直接叫“爱尔兰语/Irish”,两种叫法都有,前者更普遍。
比如这首Book of Days,一开始录制的是盖尔语版,后来被电影《大地雄心》选中用作插曲。考虑到全球影迷的背景,这首歌重新录制了英语版。
所以这张专辑正式发行时,全球大部分国家的版本都是英语的,而当年被华纳开始控股的台湾飞碟唱片较早地发行了这张专辑,拿到的母带仍是最早的盖尔语版本,而大陆由于采用独特的唱片引进制,也是从台湾拿到的版权,里面也是盖尔语,从而成为当时全球极少数收录盖尔语的版本,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全球收藏者对这张大陆唱片的兴趣。
听听Gaelic版本?
我当年买的就是大陆版,确实是盖尔语,后来才知道它还有另外的版本。前几年日本用高音质解析的SHM CD再版了这张专辑(它其实标错了,曲目13是纯盖尔语,不应该有“English”字样),正好将这两个版本都收录了,用词更简单,直接是“Gaelic”:图片
Tour in Ireland
经年累月对爱尔兰的关注让我想找个机会亲自去看看。当年写论文时需要去趟英国,就顺道去了爱尔兰。
其实,那时对去爱尔兰的期望倒比去英国更大。
这个国家不大,面积70273平方公里,比宁夏大一点,不到辽宁一半。开车从东部的都柏林(Dublin)穿梭至西部的高威(Galway)只需要半天不到。但是之前对爱尔兰一切的了解都使得整个旅程都充满了期待和兴奋,就像是考古学家考察,每次遇到之前仅在书本上记载,但也读过多遍的文字变成了现实的激动。
几天下来做了不少事情,去了都柏林城堡,逛了St.Patrick教堂,圣三一学院看了《凯尔经》(The Book of Kells),酒吧玩到半夜也不在意。在Galway还去了《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取景的莫赫悬崖(The Cliffs Of Moher):
此外,我还去追了星。
去之前跟Antonio说起我要去爱尔兰,他第一反应是:“这是去朝圣啊?”
朝圣不至于。但是!我确实通过各种途径找到了恩雅的家(搜集材料对我当年念的社会学是基本功)。她住在一座城堡里,离我去的都柏林也不远,不算难找。
找到后我也只是拍了些照片,在附近逛了逛,看了看通过音乐想象过无数次的爱尔兰海。并没有像一些疯狂粉丝一样,跑到门口狂按门铃。
去那最简单的方式是从都柏林乘坐DART,半小时后在Killiney下车。车一路沿着爱尔兰海前行,海景美极了,全是绿色,满眼绿色,一切都好绿。怪不得这个国家也被称为“翡翠岛”。图片
图片

下车后往顺着海岸线往山上走,地图说过几个路口就是城堡所在的Victoria Road。当时走了几条街都不见目标,快要泄气了,索性决定,如果下一条路还没影儿,就直接回去。

幸运的是,下一条路就Victoria Road,走几步就看到了恩雅的Manderley小城堡,名字来自老电影《蝴蝶梦》。

看到了也就Ok了,也没想敲门什么的,万一她真出来,我倒不知要说什么了。

我是没看到恩雅,但她当时若从卧室向外望,兴许看到了我也说不定。图片

恩雅还有个同样有名的邻居——U2乐队主唱Bono,路上还能看到他的家,以及粉丝们在周边的留言,比如下图这句:“Bono,what's up?”图片

这就是我的追星经历之一
这种深刻的“田野体验”再次助长了我对这个国家的兴趣,回法国后买了不少爱尔兰主题的书,还有这部前面提到的《凯尔特人》纪录片的文字版。图片

以及一堆唱片,带回国时费了劲。图片

这些就完了?No.
如管中窥豹,这些年收集唱片的过程,让我在无意识中了解了音乐产业的运作流程,并开始发现全球唱片的版本差异。音乐产品背后更是折射了不同的政治环境,文化定位,产业分布等,很是复杂。
所以,之后准备拍个视频来说那些年收集的她的唱片,也会写篇文章写我们国家在全球范围内都很特殊的唱片制度。

爱尔兰:凯尔特人后裔

说起爱尔兰,大部分人仅限于听过它的名字,具体在哪,跟北爱尔兰什么关系,是英国一部分吗,讲什么语言都不太了解。
简单说下,也帮我理顺并更新这些年碎片化的了解。
前面提了多次凯尔特人这个词,就从这个群体开始说吧。
NBA有一支著名球队叫波士顿凯尔特人(Boston Celtics),其名称来源之一就是波士顿人口中大量的爱尔兰人后裔。
图片
凯尔特人是欧洲古老的一个族群,主要分布在欧洲西北部,十分擅长手工技艺和金属制作,人种高大,红发者较其他民族比例更高,雀斑较明显。在历史演进过程中,这个族群也不断迁徙,形成了诸多民族特色的聚居区。目前被广泛认为是凯尔特国家的六个地区是爱尔兰( Éire )苏格兰( Alba ) 、威尔士( Cymru )马恩岛( Mannin或Ellan Vannin )康沃尔( Kernow )、以及法国布列塔尼( Breizh ),括号中是凯尔特人传统语言盖尔语(Gaelic)在各国语言的变体及名称。字体颜色对应下面的地图:图片
上图:凯尔特国家及地区
其中爱尔兰岛从公元5世纪开始基督教化,其中最重要的标记是督教传教士及主教(Christian missionary and bishop)圣帕特里克(Saint Patrick)于432年抵达爱尔兰,并最终在当地文化中成为了最重要的守护神(primary patron saint of Ireland),被称为“爱尔兰的使徒”(Apostle of Ireland)。鉴于这些宗教历史与我们距离较远,在此一笔带过,但是圣帕特里克在爱尔兰文化中至关重要,近乎于孔子在中国的地位,是了解爱尔兰无法避开的文化符号。爱尔兰首都都柏林最重要的教堂就叫St Patrick's Cathedral,另外藉由爱尔兰的后裔在全球的传播,St. Patrick's Day也成了美国重要的节日,你或许见过这样的场景:图片
爱尔兰与英国
爱尔兰后来经历了诺曼人和英格兰人的相继入侵,自16世纪开始的大事件多半都与英国相关,也正式开启了爱尔兰的悲惨历史。
都铎王朝的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征服爱尔兰,使其从1542 到1801年间成为英格兰及之后的不列颠的从属国(client state)。
1800年英国和爱尔兰议会通过了《联合法案》,英国在1801年彻底吞并爱尔兰,形成了“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注意,这个名称中的爱尔兰是整个爱尔兰全岛,而非当今的爱尔兰六郡,即下图所有部分均为英国领土,包括灰色部分在内图片这样的合并持续了一百多年,期间各种因素都催生了爱尔兰民族主义的思潮,尤其是1845年开始的爱尔兰大饥荒。当时间来到了1921年,英国和爱尔兰签订了《英爱条约》,之后爱尔兰北部六郡留在英国,而南部领土脱离英国,成为爱尔兰自由邦,后者最终在1949正式宣布为爱尔兰共和国。
所以,爱尔兰和英国的关系一直是个复杂的问题,简单来说:地理上有两个主要的岛: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政治角度来看,现在的英国包含大不列颠岛上的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以及爱尔兰岛东北部的六个郡(图中粉色),后者即现在的“北爱尔兰”,因此英国全称是“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UK)。
而爱尔兰作为国家则是黄色代表的“爱尔兰共和国”。
(当年上学的笔记派上了用场!)
图片
图片来源:地图帝

关于爱尔兰的历史,可看的纪录片不多,我只看过这一部《爱尔兰的故事》,主持人Fergal Keane是爱尔兰口音的英语,但不难懂:图片

这次内容较多,其余留在下一篇(甚至是两篇)文章。侧重于现代爱尔兰,如爱尔兰音乐在世界音乐版图的位置,爱尔兰文学等其他文化输出(如随处可见的爱尔兰酒吧),以及爱尔兰大饥荒的影响和爱尔兰裔在美国的现状。

顺便留个问题。那首May It Be该如何翻译?答案下期揭晓。

歌词和以下这张《指环王1》中的截图或许可提供一些线索:

图片

May it be an evening star

Shines down upon you

May it be when darkness falls

Your heart will be true

You walk a lonely road

Oh, how far you are from home

Mornie utulie

Believe and you will find your way

Mornie alantie

A promise lives within you now

May it be the shadow's call will fly away

May it be your journey on to light the day

When the night is overcome

You may rise to find the su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