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桤木虽然不成材,但能遮阴又肥田!苏东坡行书 杜甫桤木诗卷

 天然書院鍾道庸 2023-08-07 发布于湖北

苏东坡虽然被贬黄州已经有两年了,但是他和外界的诗文对答,以及书信往来却没有中断。

他写了一幅杜甫桤木诗的手卷送给朋友,并且在之后写了题跋。

在提拔中苏东坡表达了为什么要写杜甫桤木诗的两层含义:

第一桤木虽然不成才,但是庄子说,不成才的树才活的长久,栋梁之才反而先被砍死。

第二桤木不像别的树木那样,树荫遮住土地变得很贫瘠,而是树叶落在地上能成为很好的肥料,也就是说自己的成长不妨碍别人。

首先我们来看是杜甫的一首诗,内容是这样的:

离成都城郭不远处草堂建成了,上面盖着白毛草。

沿着江边的路我都走熟了,在草堂能够看见成都郊野的青草。

桤木林遮天蔽日,风吹树叶沙沙响,就像在吟诵诗句一样。

阳光照着笼竹和竹间的雾气好像要滴下露水似的。

草堂做成了,有飞鸟带着孩子们来了,燕子也叽叽喳喳的来做窝。

别人错误的把我的草堂比作杨雄的草尝堂。

但是,我很懒没有心情像杨雄那样做一篇解嘲的文章来回应。

诗写完了,苏东坡在后面又写了一段跋文,是这样写的:

四川有很多的桤木,是不成才的木材,只能够做柴火烧。

但是它容易生长,三年就长成了。所以杜甫的诗说:我听很多人说桤三年就能长大,可以让溪水边的十亩地都有树荫。

凡是树木树荫遮住的土地一般都很贫瘠,只有桤木不这样,它的叶子落在泥水当中很快腐烂,可以做农田的肥料,甚至比粪土水肥还要好。

所以种田的人家喜欢种这种树。

杜甫的诗里面说风吹着桤木的叶子发发的声音是写的非常真实的。

笼竹也是四川特有的竹子的名字。

背郭堂成阴白茆,缘江路熟俯青郊。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暂下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蜀中多桤木,读如欹仄之欹,散材也,独中薪耳。然易长,三年乃拱。故子美诗云:『饱闻桤木三年大,为致溪边十亩阴。』凡木所蔽,其地则瘠。惟桤不然,叶落泥水中辄腐,能肥田,甚于粪壤,故田家喜种之。得风叶声,发发如白杨也。吟风之句,尤为纪实云。笼竹亦蜀中竹名也。

公元769年,杜甫在成都的草堂建好啦!苏东坡行书 杜甫桤木诗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