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顺有话如是说之我读《论语》:学《诗》与为政(13—5,讲于2022年7月10日)

 惟虫能天 2023-08-07 发布于河北

作者心语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君共修,同登善域。


点击上方按钮  收听朗读音频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诗》与为政


论语》载,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本章的意思孔子说把诗300篇背很熟,但让他处理政务做不好让他出使外国又不独立去谈判酬酢;纵使他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这里讲的不能专对”指的古代的使节只接受使命,至于如何交涉应对只能随机应变独立行事,不可能一切如事前准备的那样,不能事事去请示汇报,这就叫做受命不受辞

春秋战国时期的外交酬酢和谈判很多是靠背诵诗篇来代替语言。因此赋诗成为表达自己意思和反驳对方的重要方式。可见》是外交人员必读书。孔子认为为政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因为书本知识丰富未必有相应的工作能力,而道德能力社会经验,只能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再说孔子讲的也并非要让政治家去做诗人。因为诗经》在当时被认为是包括了一切知识的通才之学。而要培养政治人才,须先具充分的学识,成为通才方可这个标准衡量现在的为政者有多少人是合格的呢

心有山水不造作,静而不争远是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