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个真实又凄惨的故事,告诉你不具备相应能力和见识去创业投资,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觉知爱 2023-08-07 发布于江西
图片

图片




我以前认识两个朋友,一个是在七八年前,炒白银的,这个人的性格,就是天天只会吹大的,画饼很大,出手阔绰,习惯给人好处,领人去洗个澡,吃个饭什么的,看似很有办法,其实他给你几回好处,就要开始问你借钱了。

那种人是非常习惯于装孙子,装的又可怜又诚恳,有时那诚恳程度呀,简直是可以哭出来,跪下来,握住你手打颤,但实际上,他说的话都是假的,都是骗人。

他为了填他炒白银的坑,骗了老同学七八万;又骗一个老太太二十多万;身边亲友,几百的,几千的。前前后后,差不多蒙骗了大家四五十万,他那个时候呀,就是到处要钱,多少不计,只要见个人就是设法要钱,能要多少就要多少,已经成这种人了。

后来事情败露了,人问他要账的时候,他没有,人就把他告了,告了之后他没钱还,他自己说自己炒白银,被别人骗了,但实际上,谁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不管你什么原因,反正你是骗钱了,所以后来就把他抓了,判三年,那老赖的信用布告,贴满了大街小巷,各大小区公告栏上都是,名声已算是彻底毁了。

但是,就算判三年,你的钱该还,还是得连本带利的还呀!

三年后出来了,家里搬迁,老房子拆了,分两三套房,法院直接做主,将毛坯房给他收了,拍卖,还钱。

现在他账是还完了,但一家人挤在一个小房子里,过的也不是太好,自己也上了信用黑名单,很多公司都不要他,送个快递人也不要他,只能去一些私家小厂打个零工。

他现在似乎很窘迫,可当年他也是烧的不行呀,

他年龄跟我一样大,其实也很有福报,很会说话,但是用不到正地方,都糟蹋了,他进笼子之前,有天半夜打电话,带着哭腔问我借两万,我劝他不要这样,兔子不吃窝边草,他口上说着听听听,很老实,但还是问你借钱。

我那时候还在厂子里上班,一个月也就三千来块,干一年也就攒个两万块,你一开口就是借两万,这是岂有此理,所以,对他借钱这件事,我只好表示不好意思,无能为力。

虽然我从没跟他吃过喝过,也没欠他啥人情,但那时候,心里还是会有压力,负罪感还是很强,要搁现在,根本不会有压力,就是事就不能那么办。

一般情况下,人开口了,你这样拒绝他,大家就结怨了,彼此也就不好意思再见面了,但他这种人不记仇,他回头缺钱了,还是问你借,装孙子装的很诚恳,很像那回事,其实就是个赖皮,赖着谁算谁。

我有个发小经不住,就借了两万给他,结果这钱,他到现在都还没还,他没钱还呀,你也拿他没办法,都是村里村外的,父母辈都认识,相处不错,他的父母也很可怜,被他拖累的家里也就没钱了,人也就没有问他要的太过份,但每提起这件事,还是恨恨不已。

他出狱以后,又来问我借钱了,说是没生活费,我看他很可怜,连生活费都没有,就前前后后,借他个生活吃饭的钱。两年多,借出了两千来块,每次两三百,每借一次,给我打个条,我说说他,给他个两三百,不至于叫他没饭吃,可怜吗,挺可怜,但也抹不了他的可恨处。

这都是看在咱学佛了,不跟他一般见识,知道他难,现在时间又过两三年了,他可能是宽裕点了,也没在问我借钱,他去别的地方打工了,大家也基本很少见面了,我也就不指望他还钱,他大帐还多着呢,天天这边打个零工,那边打两天零工,还喜欢吸烟,好聚会,能不问人借生活费就不错了,等他还账,驴年了。

还有个人,也是同村的,比我大四五岁,不是一辈人,没咋玩过,所以不太认识,但听村里人传的故事,是这样的:他父母残疾,父亲小儿麻痹,腿不好,母亲是眼睛不好,所以他从小也很有志气要做事情,但实际上没这福报。

成年后娶了老婆,有个闺女,在电脑城开了个门店,卖电脑等等,干了几年,觉得挣的少,就去贷款想挣大钱。

我不知道他怎么贷的,也不知道贷钱做了什么,只听说是欠了一百多万高利贷之后,人跑了,抛家弃子的跑了,跑了之后,人高利贷的人来村里要账,看见他家里这样困难,父母这个样子,也不忍心伤害他们。

他父母是残疾人,在老家土房子里喂牛,一头牛可能有好几千,就靠这几头牛过日子,大牛小牛,加起来有七八头,他父亲说:你看吧,我这里啥也没有,就这几头牛,你看能牵的话,你们牵走吧。

就这样,人还是叫人来把牛都牵走了,折了一小部分钱,但还是远远不够呀,那咋办,他父母又还不起,他人又跑了。

于是人放贷的人,就来村里泼油漆了,用那个大红油漆,在那个墙上写字:XXX,欠债不还,死X家,大概就是这些不堪入目的骂词。

他一开始结婚有个老婆,生个闺女,闺女都六七岁了,结果在他开电脑城的时候,离婚了。后来他又找个年龄更小的,结婚了,但因为这事,也不知跑哪了,不知所踪,至今至少也四五年了,还没见人影。

可是欠的钱咋办呢?

人放贷的也不担心,我们这那时快拆迁了,人就等弄他房子呢,房子分三四套,估计就还差不多了。

但现在,我们那个地方,基本已经搬完了,还有几家钉子户,其他几家,都是有钱有势的麻缠人,盖的新建房多,打算要多点,所以不搬,唯有他一家也没有什么新建房,还是死活不搬。为什么呢?就是怕人问他要账呀,要是一旦房子拆了,那么也是直接就拿去还账了,然后,一家人就得去流落街头或租房了。

可以说,他们家几辈子攒下的一点家业,一朝就败的干净。

我讲的这两个故事,意在告诉大家,千万不要超前消费,不要高估自己能力,去盲目投资,贷款,创业等等,说句确切的实在,这种创业的事,不是那脑子十分聪明,内心十分有见识,毅力十分卓越坚定的人,根本就做不成。

要对自己,对社会现状有清醒的认识,不要非得靠亏大钱,栽大跟头,来把自己惊醒,有些亏原本是不必吃的。

按着自己福报,就着自己本份能力,挣多挣少,不卑不亢过个平常生活,就可以了,不要妄想那些高大远而不切实际的东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