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唯一被老外命名的城市,一直沿用至今,名字家喻户晓

 阿里山图书馆 2023-08-07 发布于北京

在中国,差不多有300个城市(此处特指地级市),它们的名字由来多种多样,有依据山川地形命名的,例如黄州市、兰州;也有因为靠近河流而得名的,例如柳州等;还有受到人文因素影响的,例如因为秦始皇而得名的秦皇岛市,因为孙中山先生而得名的中山市等等。

不过,在那么多个城市中,仅有一座城市是被“老外”命名的,一直沿用至今,这座城市叫什么呢?它的名气还非常大,你一定听过。

这座城市就是大连市。

大连地理小常识:大连市位于我国东北辽东半岛最南端,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北依辽阔的东北平原,总面积12574平方千米,人口户籍人口608.7万人。

大连的历史十分悠久,在夏朝时就有了记载,不过那个时候,大连还属于地广人稀的地方。

进入封建社会后,大连还是没有属于自己的名字,它大部分时候都被划给不同的城市管辖。

直到清朝末年,大连因为靠海,拥有众多的优良港口,既是东北地区的出海口,又扼守着渤海咽喉,与山东半岛隔海对望,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大连才开始慢慢得到世人的重视。

清光绪五年(1880年),李鸿章给朝廷上了一份奏折,希望在如今的大连一带建立一个军港,里面就提到了"大连湾"。

如果说,不是清朝腐败无能的话,大连这座城市的命名也轮不到“老外”来。

1898年,沙俄利用德国人强占胶州湾的时机,胁迫清政府签订了一份中俄旅大租地条约》,租借旅顺口和大连湾及其附近水域,租期为25年。

大连沦为沙俄租借地后,沙皇尼古拉特意下令将此地命名为达里尼,为俄语叫法,音译与大连十分相似,是“远处”的意思。

不过,在沙俄租借期间,大连这个名字还没有流行开来,他们还是习惯俄语的叫法。

这时,日本人也盯上大连这块肥肉,磨刀霍霍。

从1903年开始,日本多次与沙俄谈判,意图重新分配在远东的势力范围,但沙俄未予理会。1904年,日本宣布与沙俄断交,未经宣战突然袭击沙俄驻扎在旅顺口的舰队,日俄战争爆发。

很可笑的一件事情是,清政府竟然以日俄两国“均系友邦”为由,宣布局外中立。

日俄战争以日本的胜利告终,双方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旅顺口和大连湾及其附近水域等地方被移交给日本人。

日本人占领大连后,不想继续叫俄语的名称,于是就直接叫“达里尼”的音译,也就是大连,这便是大连的名称由来。

新中国成立后,大连曾改名为“旅大市”,更是在1953年成为中央直辖市(次年取消直辖市地位,降为省辖市)。

到了1981年,旅大市改回大连市的称呼。这或许是为了让我们铭记那段屈辱的历史,牢记过去,才能有更美好的未来。

如今的大连市,发展得相当不错,既有港口,也有机场,交通便利,风景宜人,经济发达,还是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特大城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