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丹心从来系家国,于无声处听惊雷

 书逅 2023-08-07 发布于新疆

中国青年网常州7月18日电(通讯员 于真真)张太雷,1896年出生于江苏武进,青少年时期就立下救国救民的高远志向。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他有着为天下人谋幸福的崇高理想,张太雷站在时代前列,投身革命运动,四方奔波求索,传播马列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创建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了重温红色精神,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探寻红色基因小队的队员2023年7月18日来到了位于常州市的张太雷纪念馆开展寻访活动。

走进张太雷纪念馆,小队成员首先能看到的是张太雷的雕像他身穿军装,腰间佩戴着枪,眼神坚定。在他背后刻了七个大字"谋将来永远幸福",这是太雷的初心,也是他用年轻的生命践行一生的革命信仰。 

时钟,拨回百年之前,我们看到斑驳的历史影像,如吉光片羽,勾勒一个灾难深重的古老国度在一次又一次耻辱击打中缓缓沉没的轮廓。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东方巨龙贫病积弱、列强环伺、任人宰割。 

“将来”,这又是一个多么美好的词语呀。短短二字寄托的是我们的希望,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这里我想到了食指的《相信未来》——“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这又何尝不蕴含着有力的革命精神呢。 

不同的是,张太雷先生相信未来、热爱生命,但更无惧牺牲生命。因为他的“未来”有着更高的境界,超越生死和个人。1927年,张太雷同志牺牲在起义战斗最前线,年仅29岁,虽然他英年早逝,但他的革命者的意志品质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将永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史册,长留天地之间。 

回望历史,像张太雷一样的青年比比皆是,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无惧生死的青年人,中国古老的身躯中骤然迸发出复兴的精神,青春的地火喷涌成革命洪流,青春的呐喊一刹那震动寰宇……历史的长河,在此处转弯!在这个纪念馆里,我了解到很多那个艰苦岁月中的故事。确实,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都是他们用生命和青春换来的。 

纪念馆里,有着先生的画像,有着先生的奉献,有着先生的青春,有着先生的使命,这里面诠释了先生的一生。走出纪念馆,看到外面灯火绚烂、高楼林立,看着这个纪念馆,我想起了张太雷同志说过的一句话——“世上是没有什么上帝的,要是有,那就是我们自己,我们就是自己命运的主宰,我们只有靠自己辛勤的劳动创造财富,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渡尽劫波,山河无恙。作为后代的我们,不仅“不用打仗了”,而且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这样触手可得甚至习焉不察的幸福,不正是先烈们孜孜以求的愿景?无数革命先烈用献血染红了我们的旗帜,换来我们的幸福生活。我们更应当不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 

在过去,先辈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在漫漫长夜中寻找光明,在为了,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继承了你们的精神,正在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定进发……年轻干部当砥砺“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高尚品格,以“有我”的担当追求“无我”的境界,以“小我”的热血书写“大我”的华章,让青春在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我们不会忘记,百年前的中国,九夏蜩螗,中原板荡;今天的中国,海内升平,金瓯无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