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农潜伏台湾42年宁死不降,晚年回广东惊动政府,揭开他真实身份

 君临天下100 2023-08-07 发布于湖北

在中国台湾省台东地区,有一个深山老林中的偏僻小山村,里面的村民几乎都是高山族人。村民们都知道,在1950年某天的一个晚上,一位不速之客打破了村子的平静,从此以后,村子里便多了一个本该早已死去的人。

谢汉光

这个人来到村子以后,很快他就融入了农村的生活,每天他都会和其他村民们一样,下地播种、锄草、施肥、洒药、收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随着时间的推移,村民们都认可了他的存在,再也没有人在背后谈论他的来历了,直到1988年,他已经70多岁了,在交代完了一些事情之后,突然就离开了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小山村,消失在了所有人的眼中。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也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要离开?

这个老农名字叫叫谢汉光,那么当年他如何去的台湾?又为什么要跑到那个小山村?几十年后因何事神秘离开?

这一切的一切,还要从头说起……

参加革命

1919年,谢汉光出生在广东省丰顺县埔寨镇的一个农民家庭,兄弟姐妹11人,他排行第2,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六年之后,随着国内土地革命运动的开展,打土豪分田地以后,谢汉光家中也分到了两亩薄田。

父母拼了命地耕种着这些土地,辛苦地劳作着。这些谢汉光都看在眼里,所以在很小的时候,他就显得比同龄人更加的懂事一些。

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幼小的谢汉光,学会了帮父亲捡拾柴火,稍大一点之后,他开始帮助家里打猪草、洗衣做饭。

很快谢汉光就到了上学的年纪,看着同村的很多孩子都开始读书,他也十分的羡慕。父亲看着儿子眼中的渴望,狠狠心将家中的口粮拿出来一部分,换取到了孩子上学的名额。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小孩子读书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家中的两亩薄田,收成好的时候,半糠半菜的能凑合着过一年,遇到天灾基本上是颗粒无收,就只能靠挖野菜、做苦工为生了。

正因如此,父亲能够分出家中的口粮供谢汉光读书,这是一件十分难得的事情。所以,年少的谢汉光十分的争气,每年的成绩都是名列前茅,颇受教书先生的喜爱。

就这样,在艰难困苦的生活中,父母一直没有放弃给谢汉光读书,他们期盼着等他学业有成的时候,能够安安稳稳地找一份工作,娶妻生子延续香火。

1940年,谢汉光准备报考大学法务专业,但是由于正逢当年取消了法务专业,结果被“国立广西大学”农学院森林专业录取了。

谢汉光

当时在这所学校任教的,就有我国著名的学者竺可桢、李四光、陈望道、陈寅恪、王力等一批教育名家。

在校学习期间,谢汉光和三个校友梁铮卿、陈仲豪、张伯哲等人过从甚密,后来这三人也成为了他的战友。他们受到学校里中共党员教师的影响,经常参加抗日活动,在思想里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1942年,23岁的谢汉光从广西大学农学院森林系毕业,学校安排他到了一个当地的农业试验场,担任技术指导员。

在工作期间,谢汉光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由于工作能力出色,很快他就升任黔桂铁路柳州农场任主任。

在柳州农场的时候,有一天,一名共产党员在国民党士兵的追捕下,逃到了农场。他看到谢汉光以后,告诉他希望能得到他的帮助。

谢汉光将他带到了农场里面,成功地掩护他躲过了敌人的搜捕,在此期间,他更是接触到了更多的进步思想。

共产主义信仰渐渐地在他的内心深处播种,后来这份信仰,陪伴了谢汉光的一生。

由于谢汉光待人诚恳,不畏强权、不怕牺牲。后来从潮州、汕头等地逃难的共产党员和一些进步人士,都会寻求谢汉光的帮助,前往柳州农场避难。

而谢汉光也开始真正地投身到了革命事业之中,他将柳州农场,发展成了一个潮汕籍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的联络站,保护了许许多多的党员群众躲避了敌人的搜捕,为潮汕地区的共产主义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44年,侵华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接连入侵我国西南部。谢汉光所在的广西桂林很快就沦陷了,为了逃避战乱,谢汉光随着难民潮向四川转移,先后在高县和邛崃等地教书谋生。

这一段逃难的经历,让谢汉光深刻感受到了中国老百姓所遭受的痛苦,也彻底点燃了他内心的爱国热情。

抗战胜利以后,在一位共产党员的介绍下,谢汉光秘密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因为谢汉光会写字识字,而且头脑灵活主意多,所以组织上安排他到华南分局,主要从事情报的收集工作。

前往台湾

不久之后,华南分局要派人前往台湾从事地下工作,谢汉光跟随着一群人,前往台湾。

当时,谢汉光和新婚的妻子曾秀萍结婚只有9天。正值新婚燕尔,正是如胶似漆之时。虽然心中满是不舍,但是为了革命的胜利和妻子的安全,谢汉光必须抛下妻子前往充满未知的台湾。

临行之际,他不知道如何和妻子说这件事情,所以就告诉妻子,自己离开一段时间,很快就会回来的。随着走后,曾秀萍怀孕了,在老家生下儿子谢定文。

但是,谁料这一次短暂的告别,竟然成了两个人的一次42年的离别,直到谢汉光回乡以后,两位古稀之年的老人才再次重聚。

到达台湾以后,谢汉光和同事陈仲豪等人,开始筹办了一个叫《光明报》的革命期刊,印刷了许许多多的海报进行宣传。

一时之间,台湾地区的很多地方,全部贴满了宣传革命的海报,还有大大小小的革命标语。台湾本土的爱国人士纷纷做出响应,掀起了一股国家统一的热潮。

谢汉光利用台湾省林业试验所所长这个身份,安排了一批从大陆派来的人员。校友梁铮卿先后在台中农林总场、台湾省农林处畜疫血清制造所任技术员;陈仲豪、徐懋德等人安排在基隆中学任教;张伯哲担任林业试验所科长等。

但是好景不长,厄运还是降临了,国民党特务破获了《光明报》事件,后将这件事情告诉了蒋介石,老蒋十分的气愤,立刻召集了国民党三大政治机关高层开会。“限期一个月,抓捕所有和《光明报》印发相关的人员。”

要想在短时间内找到《光明报》的来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想找到宣传《光明报》思想的人却不算难事。蒋介石很快就派人前往了谢汉光等人所在的基隆中学。所幸有人提前告知,谢汉光等人才逃过一劫。

但是,当时基隆中学的校长钟浩东及一批台籍教师,全部被国民党特务抓捕了。钟浩东被押赴刑场的时候,高唱着革命歌曲,他的妻子平静地说道:“我们虽然牺牲了,但是为了伟大的祖国,即使流尽最后一滴血,我们也是光荣的死去!”

因为谢汉光、陈仲豪等人的逃脱,蒋介石很快就封锁了台湾的海陆空三处通道,四处搜查、大肆逮捕我党在台的情报人员。

1949年9月,台中地区的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梁铮卿、黄道中、周碧梧、郭鲁林、赖河汾、马慰常等同志相继被捕。谢汉光侥幸逃脱,宁死不降。

不久之后,谢汉光被列为了未获要犯,国民党特务到处追捕他,在国民党安全局的机密档案中这样写着: “谢匪汉光,迄今未获案,希各有关单位注意追查”。

四处都是国民党特务在活动,谢汉光历经千难万险,一路假扮乞丐流浪,最终逃到了一个台东地区的一个偏僻小山村。

连日来在山林中穿行,谢汉光的衣服已经变得破破烂烂,用衣不蔽体来形容他都不过分。那天晚上,又渴又饿的谢汉光实在走不动了。就在停下休息的时候,他突然发现了树林里面依稀透露出一点灯光。

精神一震的谢汉光,咬着牙迈动着早已经酸痛十分的腿,慢慢地向村庄走去。在村头,他敲响了一户农民家的大门,接待他的是一位40多岁的农民。

这位农民十分的纯朴,看到谢汉光的惨状,很快就给他准备了食物和水,而且还找来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后来在二人的交谈中,谢汉光得知这个农民是村子的村长。

村长听说了谢汉光逃难的经过之后,对他十分的同情,并且询问他今后有什么打算?

经历了九死一生的逃难生活,此时的谢汉光已经产生了不想继续逃下去的想法。他提出希望这个小村庄能够收留他,让他结束这样逃难的生活。村长听到这个要求之后,他将一个失踪多年的村民“叶依奎”的户口给了谢汉光。

从此以后,谢汉光用别人的身份,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生活了整整38年,从一名教书先生、地下党情报人员,很快就融入到了农民的生活之中。

刚开始村民们对于谢汉光这个陌生的面孔,大家还有一些抵触,甚至背后还会谈论他的身份。

随着时间的推移,村民们发现谢汉光这个人很老实憨厚,种地干活一点都不马虎,更重要的是,谁家有困难了,他都会第一时间去搭把手!

作为一个地下党情报人员,谢汉光为人处世依然十分谨慎,38年的时间,他从来没有向村民透露过自己以前的事情,而且也没有人知道他读过书认得字。

孤身一人,漂泊他乡,谢汉光的内心深处,无时无刻地不在思念着故土,他是多么希望能重新回到组织的怀抱啊!

回乡之路

直到1987年,一个30岁的汉子熬成了一个古稀之年的老人,谢汉光终于等来了这个机会,台湾当局宣布解除“戒严”,消息传遍了台湾地区的大街小巷,爱国台胞们纷纷回国探亲,促进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谢汉光焦急万分,他十分害怕台湾当局会临时变卦,所以在第一时间,他就安排好了村中所有的事情,离开了深山,踏上了回乡之路。

然而,身无分文的谢汉光,只能一边在城市里面干苦力,一边沿路求人资助,省吃俭用下终于凑够了回去的路费,趁着“回乡探亲”的机会,坐上了从台湾飞往大陆的飞机。

直到1988年12月8日,白发苍苍的古稀老人谢汉光,历时一年多,手持着台籍农民“叶依奎”的身份证,终于回到了广东省丰顺县的老家。

谢汉光老人

离开之际,妻子正值青春年华,归来之际,却已经是白发苍苍,子孙满堂。谢汉光悲从心中来,和发妻相拥而泣,哭得肝肠寸断。

广东老家的亲人,全部以为谢汉光失踪了,甚至是已经死在了外面。谁料时隔四十多年,他又出现在了家人的面前,这种久别重逢的喜悦,却又掺杂着一股一言难尽的悲伤。

回到家乡以后,当地政府很快就来看望了谢汉光,因为当时台胞回乡,是一件不小的事情,有利于促进两岸的和谐关系,更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台胞回来。

刚刚回到家乡的谢汉光,并没有透露自己是情报人员的消息,因为他始终把情报人员,身份保密的事情放在了第一位。所以当地政府看到他手持台湾同胞“叶依奎”的身份证,只以为他是贫困台胞,为他申请到了每个月120块钱的补助待遇。

谢汉光当年在台湾的战友陈仲豪,很多年前就在组织的营救下,安全回到了大陆。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一直没有忘记曾经的战友谢汉光。所以只要有时间,他就会亲自或者托人去丰顺县谢汉光的家中看看。

陈仲豪

就在陈仲豪得知了谢汉光回来的消息后,他非常希望能够为过去的同事恢复名誉,于是开始了四处奔走求助。

1993年,陈仲豪联合了十几名潮汕老干部上书,提交材料,为自己的曾经最亲密的战友们证明“烈士“身份,最终将情况反映到了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组织部收到来信,对这件事情非常的重视,很快就派遣了一位司长级领导,到相关人员单位调查落实。

经过几年的调查取证,谢汉光的身份终于在1995年得到了证实。

同年5月23日,中共丰顺县委组织部发出文件,全文是:

关于谢汉光同志参加革命工作时间及办理离休的通知

县民政局:

根据省委粤组审(1995)16号、梅市干函字(1995)11号通知,中央组织部决定,一九八八年从台湾回归丰顺定居的谢汉光同志的参加革命工作时间从一九四七年初算起,从一九九五年四月五日起按一般干部(科员)办理离休。月标准工资按科员六档123元,科员九级164元,基础工资90元,工龄津贴49元,共计426元。办理离休后,离休费按有关规定执行。

后来,谢汉光的战友陈仲豪曾在《谢汉光传奇式的革命人生》一文中写道:

“我和谢汉光认识和交往已久,且有着深厚情谊,到台湾工作之前及之后,联系一直不断。我深深感到谢汉光的为人做事,在中国革命知识分子中是一位纯挚、朴实、所谓'听党的话,跟党走’的典型人物,其传奇式的革命经历可歌可泣,应该流芳史册。”

阔别家乡、离别妻儿,潜伏台湾四十二年宁死不降的谢汉光,组织上终于恢复了他的党籍,享受到了离休干部的待遇。谢汉光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无比的兴奋,因为他不再是台湾高山族的农民“叶依奎“了,他是中国共产党员谢汉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