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男子看到一乞讨老人,便给老人买了一碗面,老人:你真抠,该买肉

 胡侃社会百态 2023-08-07 发布于河南

引言

“乞讨”是一种状态。

“乞讨”一词出自明·唐顺之所著的《条陈蓟镇补兵足食事宜》一文中,在该篇文章中有这么一句话:“各关夷人乞讨无时,旬抚月尝,悉出穷军。”自此以后,便有了“乞讨”一词。

《词语新解》中称,所谓的“乞讨”是指乞求别人施舍或者救济。

那么,社会上为什么会有乞讨者呢?

乞讨者又称乞丐,是指以乞讨为生的人,民间也有称乞讨者为“叫花子”或“要饭的”的。

一位历史学家指出,中国乞丐的历史,几乎与文明社会同时开始。由于乞丐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贫民,历来都不为统治阶级所重视,因此,正史中很少有关于乞丐的记载。不过,在文人墨客的私家笔记或野史中,关于乞丐的历史记载还是比较多的。

我们从文人墨客的私家笔记或野史的记载中可以发现:上至帝王、文人才子,下至平民百姓、骗子盗贼,均有成为乞丐者,尽管他们的行乞历史或长或短,但他们的行乞历史却令人赞叹。

据称,最早的乞丐为春秋时期的楚国人伍子胥。由于伍子胥的父亲被污蔑为“谋反”,因此,伍子胥的家人基本上全部被楚平王所杀害。

在楚平王杀害伍子胥的家人时,伍子胥因外出打猎而并不在家,所以伍子胥逃过了大难。不过,由于伍子胥已经无依无靠,因此,他只好出外乞讨,当他来到吴国都城苏州时,他的身上已经没有了分文,为了能够讨口饭吃,他只好吹奏随身携带的长箫,以乞求人们的施舍。

后来,伍子胥遇到了吴国公子姬光,姬光见伍子胥气度不凡,而且,口才出众,便将伍子胥请进宫中委以重任。等到姬光继位后,便任命伍子胥为大将军。成为大将军的伍子胥苦练兵马,在与楚国的交战中大败楚军,当他将楚平王杀死后,便鞭尸楚平王的尸体,为自己报了大仇。

由于伍子胥在苏州要过饭,因此,苏州一带的乞丐便尊称伍子胥为“乞丐王”。

在宋代时,由于货币经常贬值,因此,有的人在早晨时还是富商,但到了傍晚时,便成了一无所有的乞丐了。据称,宋代时的乞丐非常多,在东京汴梁的街头,随处可见成群的乞丐。

清代的友石子在《京都新竹枝词》中记载称,清代对乞丐群体实行了制度性管理,北京街头的所有乞丐均需登记造册,并推选出一个“乞丐头”,实行挂牌乞讨。

到了民国时期,乞丐群体中还出现过“乞丐互助会”组织,乞丐群体中推选出一名会长,以便有计划、有组织地乞讨,从而导致乞讨成功的概率大大提升。

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普及,乞丐职业曾经一度消失。然而,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街头上又重新出现了乞丐群体。

这位历史学家接着指出,据调查,目前街头上出现的乞丐一般有三种人。第一种人:“乞丐骗子”,这些人的家庭生活并不困难,他们之所以上街行乞,其目的就是为了利用人们的善良而骗取钱财;第二种人:无依无靠的老人,这些人会因为无人赡养而行乞于街头;第三种人:暂时生活困难者,这些人会因为种种原因而暂时遇到了生活上的困难,在困难一时无法得到解决时,便在街头行乞。

一位资深网友指出,真正的行乞者是以讨饭为主的,而且,对于饭菜的好赖他们并不会计较,他们讨饭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果腹。而那些假的乞讨者,他们会以乞讨金钱为主,即便有时候也会讨饭,但他们对于饭菜的好赖是会计较的。

那么,这位资深网友的说法是否正确呢?

下面,我们就说说发生在10月21日的一件事情-----



事件

10月21日将近中午,湖北的一位男子冯某在大街上“游荡”,当他走到一偏僻处时,发现了一名行乞的老人,只见这位老人躺在一张木床上向四处张望。

冯某说:“我之所以会在大街上'游荡’,是因为我的目的是想找一些活干。我家住在乡下,家里比较贫穷,我有两个孩子分别在读初中和高中,我的父母还常年有慢性病,家里开销很大。为了补贴家用,我想来城里找一些活干。然而,由于受疫情的影响,尽管我已经进城半个月了,但仍然没有找到活,而我所带的盘缠已经不多了,基于此,我心里非常着急。一旦我在三两天内找不到活干,我就只有回家了,否则,我就会饿肚子。”

冯某接着说:“当我看到这名行乞的老人后,我的心里涌起了一种莫名的伤感,于是,我便到附近的一个小饭店里给这位老人买了一碗热干面。可谁知,当我将热干面递给这位老人时,他竟然对我说:'你真抠,你应该给我买些肉,我已经有两三天没吃肉了。这个热干面,我根本就吃不下去。’”

冯某继续说:“我听这位老人这么一说,我对他的怜悯之心瞬间消失了。我是一个来自乡下的农民,我是来城里找活的,我每天还饥一顿,饱一顿的,别说吃肉了,就是每天能吃三顿粗茶淡饭就不错了。而这位老人居然埋怨我没有给他买肉,世界上有这种道理吗?我看这位老人不愿意吃我给他买的热干面,我便坐在路旁将热干面吃了,反正,我还没有吃中午饭呢!”

以上所述,就是这一事件的一个大致过程了。想必,通过这件事情就能够证明那位资深网友的说法还是较为正确的呢!

当众多网友从网络上看到这一事件后,网友们便纷纷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网友声音

网友花花公子:这位老人并不是一位真正的行乞者,他家是安徽的,有儿有女,家庭条件虽然不是很好,但也一般。他出来行乞就是为了赚钱。在平时,我就看到过他用乞讨来的钱买肉吃呢!我所知道的是:他的老伴也来了,他的老伴就在附近转悠。

网友精致生活:哈哈!如果是一个真正的乞讨者,能够讨到饭吃就不错了,怎么会挑三拣四想吃肉呢?我觉得这位乞讨的老人就是一个假行乞者,他是出来骗钱的。对于这种老人,根本就不值得可怜。

总之,网友们的议论有很多。



老胡观点

我们中国人都很善良,当我们看到有些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就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对需要帮助的人进行帮助。然而,我们的善良往往会被一些骗子所利用。

就此次事件来说,我们还不能够说这位行乞的老人就是骗子,不过,从他要吃肉的表现来看,最起码,他也不是善良之辈。基于此,我觉得这位老人不值得同情。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可以行乞,但不能行骗。行乞是为了生存,而行骗则是为了使自己生活得更好一些。

一位社会学家指出,骗取别人的爱心是一种可耻行为。因为爱心是无价的,是不能够用金钱衡量的,所以一旦某个人用极其卑劣的手段去欺骗了别人的爱心,就是一种最大的可耻。

老胡认为:冯某的爱心值得赞扬,而那位乞讨老人的“贪心”则值得批评。但愿那位行乞的老人端正一下自己的心态吧!能回家就尽量回家,如果长期以这种方式在街头乞讨,总会有那么一天,恐怕自己连一个铜板都讨不来了呢!

大家以为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