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国桢叫板蒋二代遭迫害(1)承蒙蒋、宋知遇之恩

 兰州家长 2023-08-07 发布于甘肃

承蒙蒋、宋知遇之恩

吴国桢出生于湖北建始凉水埠,三岁时即入私塾读书,不数月便能流利背诵《三字经》,且能倒背如流,被族人称为“神童”。5岁时与哥哥吴国柄跟随母亲赴北京,来到父亲身边。其父吴经明是清朝秀才,早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时任北京陆军部军学司司长。兄弟两人到京后进府学胡同小学读书。

几年后吴国柄考入天津南开中学,放假回家时吴国桢便翻阅哥哥的课本,有些功课与哥哥一起做,时间长了其功课竟与哥哥相差无几,有几门课甚至比哥哥学得还要好些。吴经明便将幼子也送到天津南开中学就读。当时吴国柄15岁,吴国桢刚刚10岁,成为南开中学年龄最小的学生。

南开中学是著名爱国教育家严修、张伯苓于1904年创办的一所著名中学,多年来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对国家有杰出贡献的知名人士,周恩来总理、温家宝总理皆毕业于该校。国民党高层数十人曾就读于该校,如吴国桢、张道藩等人。当时由于吴国桢年幼,夜里常把被子踢掉,校长张伯苓晚上巡查学生宿舍时,经常为他盖被子。一些生活上的事,吴国桢也难以自理。其兄吴国柄虽然也在该校,但由于父亲一直夸弟弟聪明,说哥哥笨,吴国柄不服气,对弟弟很少照顾。

当时,15岁的周恩来也在南开中学就读,便常以大哥哥的身份照顾吴国桢,两人常常一起学习,一起外出,天长日久,感情倍增,情同手足,于是结拜为异姓兄弟。1914年周恩来、张蓬仙、常策欧等人发起组织“敬业乐群会”,由于该会旨在联络同学感情,增强社会活动能力,并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适合青少年的活动,吴国桢入会后进步很大,活动能力提高很快。原来性格内向羞于与人说话的他,后来在演讲比赛中获奖。

毕业前夕,周恩来与吴国桢为了留念,两人合摄照片一帧,周恩来坐在长靠椅上,吴国桢站在椅子后面,两人手携手,面带微笑。以后尽管两人站在不同的政治阵营里,但是私交一直很好。

1917年中学毕业后,吴国桢考取了北京清华学校,当时的清华是一所留美预备学校,结业后相当于一般大学的一二年级。吴国桢1921年结业后被官费保送到美国爱荷华的格林奈尔学院留学,两年后获得经济学士学位,随后考取了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大学,攻读政治学博士。此间,一个意外的插曲差一点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1925年春,北洋军阀政府的临时执政段祺瑞的心腹徐树铮,以中国政府专使的身份,率领代表团到欧、美、日本等十几个国家进行考察。在从欧洲动身到美国之前,徐树铮给中国驻美公使施肇基发了一份电报,他出了一道题:“美国哪种政治(体制)合宜中国?哪种政治(体制)不合宜中国?”要公使馆通知学政治、经济、法律的留学生,就此题目写成文章,供他研究。

吴国桢在普林斯顿大学研究的就是政治,很快就写了一篇论文投寄到公使馆。在十几名应征的留学生中,吴国桢的文章写得最好,能联系中国的情况,坦陈利弊得失,徐树铮看了连连称赞,觉得吴国桢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吴国桢的父亲吴经明是徐树铮在日本士官学校的同学,也是徐树铮的部下,此前徐树铮一行在英国参观工厂时,急需一名懂工程技术的翻译,吴国桢的兄长吴国柄便担当了翻译工作。因此,徐树铮当即让吴国柄给其父发电报,说他决定把女儿许配给吴国桢,待吴国桢学成归国即完婚。

岂料徐树铮回到北京没几天,在廊坊被人枪杀。吴国桢与其女儿的婚事就此罢休。倘若徐树铮不死,以其在段祺瑞政府中炙手可热的权势,又是吴国桢父亲的顶头上司,吴国桢有可能成为徐树铮的“乘龙快婿”。如此一来,吴国桢的一生或许将会是另一种境况。

1926年,23岁的吴国桢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到上海国立政治大学任教,后毛遂自荐,上书给武汉政治分会主席李宗仁《整理财务税收方案》万言书,对武汉的财政窘迫状况提出若干改进意见,深受李宗仁赏识。李宗仁特设汉口烟酒事务局,任吴国桢为局长。

当时外商大量进口洋烟洋酒,由外国俱乐部和洋行直接销售,从不纳税。吴国桢到任后,立即制定烟酒纳税条例,令行法随,上任9个月便创下烟酒税收90万元的佳绩,给当时的湖北军政首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为他日后屡次升迁奠定了基础。

此后,吴国桢又担任过汉口土地局长与财政局长、湖北省政府委员和财政厅长等职务。

1931年夏天,湖北发生水灾,汉口被淹三个月之久,数十万灾民断炊,饿殍遍野。过去湖北省的财税收入近40%出自汉口,如今不但不能上缴财税,而且急需救济。湖北省政府主席何成浚派吴国桢前往南京,找财政部长宋子文拨款湖北赈灾。

吴国桢与宋子文素无来往,又无熟人联络,到达南京后,上海、南京追了一个来回,总也见不到宋子文的踪影。后来他用20块银元买通宋子文在南京官邸的门房人员,等宋回到南京,果然在财政部见到了宋子文。

一见面,宋子文用英语说:“国桢,我只能给你5分钟的机会。”结果,吴国桢用了3分钟时间,便把湖北水灾灾情的严重性讲得一清二楚。宋子文听了很受感动,立即拍板同意:中央每月贴补湖北50万元,帮助湖北渡过困难。但宋子文有一个条件,那便是:只有吴国桢在湖北财政厅长任上,宋才会拨款,换了其他人做财政厅长,宋即终止此项财政补贴。可见宋子文对吴国桢才干与为人的欣赏。

1932年蒋介石坐镇汉口,自任“剿匪总部”总司令兼豫、鄂、皖三省总司令,急需一名熟悉当地情况,精通英语的年轻秘书。经湖北省政府主席何成浚推荐,吴国桢被调到蒋介石侍从室任秘书。此间,吴除了陪蒋会见中外宾客外,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有:整理和搜集若干有关资料,供蒋介石参考;为蒋介石起草文件或记录、整理蒋的口述讲话;将每天报纸上的重要消息勾出,供蒋翻译并阅读英文报刊的重要消息;出席各种会议,为蒋充当耳目,反映情况;代蒋回复来自国内外的信件。

这些工作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达到蒋介石满意,蒋介石从1928年重新上台到1975年去世,47年中用过的秘书不下25人,真正令蒋介石满意能够得到器重和知遇的极少,吴国桢便是这极少数人中的一个。

吴国桢在蒋介石身边工作了仅仅几个月,但这几个月为他今后的飞黄腾达铺平了道路。同年秋,宋子文点名要吴国桢去江西榷运局帮他整顿盐税。吴国桢征求蒋介石的意见,蒋介石说:“子文的事就是我的事。”便同意了这项调动。

吴国桢到江西榷运局工作了三个月,将机构重复、架床叠屋的盐务税收机构榷运局撤销,由省盐务稽查处统一税收,使原来因双重税收而远离江西的外省盐商纷纷而至。同时亲自拟定有关规章制度,堵塞原先偷税漏洞。

三个月后,盐务整顿基本完成,税收明显增加。在吴国桢离开南昌回汉口就职时,许多盐商在榷运局衙门前燃放鞭炮,为他送行。

1932年11月,蒋介石任命吴国桢为湖北省政府委员兼汉口市市长,从此吴国桢步步升高,成为蒋介石的重要政治助手。

主政汉口重庆得与失

吴国桢上任汉口市长后,先从改变市容市貌做起,他拓宽市区马路,扩建中山公园,修建沿江沿河的防水大堤,在沿江大道一带修建地下公厕,使原来又脏又臭的沿江一带,变成了宽敞清洁的林荫大道。不过,他的主要政绩还在于防洪抢险。

1935年汛期,长江、汉水洪水暴涨,洪水直逼武汉,姑嫂树一带大堤忽然崩塌数段,险象环生。该堤一破,整个汉口瞬间便会成为一片汪洋,80万人口的生命财产将毁于一旦。吴国桢亲自带领市府公务人员和士兵上堤抢险,并把抢险指挥所设在大堤上,与十万军民一起昼夜奋战在大堤上,在险情解除之前十几天未曾回家。

在抢险队伍中,有汉口市警备部队数千名士兵,警备司令叶篷也几次上堤视察。但由于各报记者纷纷报道吴市长领导军民奋战在抢险第一线的事迹,而未表彰叶篷。叶篷一怒之下,命令该部官兵全部撤离。吴国桢见状,百般解释,请求叶留下部队官兵抢险,但无济于事。最后吴国桢竟跪在叶的面前,请求说:“我代表80多万市民向您求情,请您留下士兵抗洪抢险。”叶篷断然拒绝,命令士兵撤下大堤。

吴国桢只好向军事委员长武昌行营主任张学良求援,张学良亲自驾机到姑嫂树上空视察,一看情况危急,立刻下令派兵火速赶赴汉口大堤抢险,终使汉口幸免于难。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的党政军机构纷纷搬到武汉,到1938年秋,武汉成为了战时的军政中心。吴国桢作为汉口市长,肩负着后勤保障、战时动员等重任。在战火逼近的情况下沉着应对,法治严明。

到1938年春节前夕,武汉城内已人心惶惶。吴国桢在汉口市政府任职的堂弟吴国干,向吴国桢请假送家眷去宜昌,吴国桢不予准假,并说:“你不能在民众没走前先走!我的家眷也都没走。”吴国干见吴国桢不准假,竟然不打招呼就悄悄带着家眷走了。吴国桢闻讯后毫不姑息,为了严明纪律,杀一儆百,吴国桢以“擅离职守”之咎将吴国干除名。

6月,日军兵分五路攻打武汉,吴国桢让夫人带着四个孩子随岳父母去昆明,免去了家庭拖累,一人留在汉口,全力以赴投入到组织指挥支援前线和民众撤退之中。

吴国桢不愧市政管理长才,组织撤退工作安排指挥得有条不紊。将武汉除老、弱、病、残及在武汉沦陷后有条件留下来的人外,其余的青壮年、妇女儿童、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全部统一分配车辆和船只,从9月上旬开始,每天安排2万人有组织有计划地撤退。

但工厂辎重的搬迁困难较大,特别是安排组织交通工具,有时安排好的车船会被中央某些部门强行占有,尤其一些有枪杆子的单位,根本不把市长放在眼里,以致强行上船上车者时有发生,坠江追车死于途中的不知凡几。但总的说来,汉口撤退的民众数量之大,死亡人数的减少,都远远胜于南京。特别是吴国桢抢救出来的中小民营企业,如裕华纱厂、洪发利营造厂、顺昌铁工厂、恒顺机器厂、福新面粉厂、江南肥皂厂、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等近百家之多,占各地迁渝工厂的一半以上。这批工厂恢复生产后,对抗战军需、民生用品的供应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吴国桢一直坚持到10月24日蒋介石下达总撤退令时,才随机关最后一批人员撤离汉口。次日汉口陷落。

1939年,吴国桢被任命为重庆市市长。当时重庆成为战时中国政治、军事和经济的中心,因此成为了日寇轰炸的主要目标。从1939年5月起,日寇连续不断地对重庆进行轰炸,每次派飞机百余架对重庆进行狂轰滥炸。大批建筑被毁,人民死伤不可数计。

吴国桢就任市长后,一方面着手重庆市的重建工作,即“疏建并重”,一方面恢复生产,并提倡开展保险业务,使遭受轰炸的厂店及早恢复生产和营业。但要以很大精力用于管理民防,修建防空洞、地下室,并以市长的身份兼任重庆防空副司令。

1941年6月5日,日机分批对重庆进行连续轰炸,由于持续时间较长,较场口大隧道中洞口堵塞,而洞内没有通风设备,聚集到洞内的人群拥挤,密不透风,近千名群众窒息而死,一时舆论大哗,各界人士纷纷指责防空部门玩忽职守。蒋介石一怒之下,将防空司令刘峙、专职副司令胡伯翰撤职,给予吴国桢“革职留任”的处分。

此间,吴国桢以戴罪之身,忍辱负重,严于自责,他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说:“一事不周,全功尽弃。一人疏忽,全体蒙垢。”在宪兵司令贺国光兼任防空司令后,吴国桢仍兼防空副司令,并自兼“防护团团长”,特地聘请其在英国学过工程的哥哥吴国柄出任防空洞工程处处长,兢兢业业地改善大隧道的设备和管理,以后敌机轰炸时,伤亡大为减少。

1943年,吴国桢重新被起用,出任外交部政务次长。此时外交部长宋子文常驻美国,他不想让其他政治势力插手外交事务,而吴国桢既是留美博士能力极强,又是蒋、宋都信任且可以委以重任的人,于是,蒋、宋一拍即合,吴国桢走马上任。

当时英美等国家已经对日宣战,外交部一些机密如有关盟邦的事,一般必须立即答复,宋子文不在国内,就由吴国桢直接向蒋请示。为了联络方便,蒋介石安排吴国桢住在他的隔壁。这样,吴国桢有事时可以一天数次与蒋介石通电话,或者面见蒋介石。无须通报预约便可面见蒋介石,不须征询蒋的同意便可直接与之通电话的,在蒋介石的幕僚中,只有孔祥熙与宋子文有此殊荣,吴国桢系绝无仅有。

同年11月,吴国桢作为蒋介石的外交顾问,随同蒋介石参加了著名的开罗会议,和罗斯福、丘吉尔讨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和对日作战问题。抗战胜利前,吴国桢出任国民党中宣部副部长,1946年5月出任上海市市长,直至1948年秋后卸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