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籍画家王立明与其花鸟画 摘自1988年6月8日泰国《中华日报》 侨团新闻版 王画家潮籍斯次来泰探望其叔父、曼谷侨商王松生先生,同其叔父枉临,茶余之后挥笔纵横。都能发挥物性,表现造物所赋予自然境界。充满欣悦之感受,一片生机呈现读者的眼帘,而觉得多姿多彩,风趣横生。谨祝他前程似锦,指日可待。 画家擅于从传统艺术中汲取养分,尤其对岭南画王立明先生是中国上海一位著名画家,并从事于中国画快速创作教学的研究,在中国首创《中国画快速创作教学函授专科》,亲授弟子三千余人,遍于全国各地,是位卓有声望的画师。先生所作的花鸟、山水、动物、水族、鱼类和蔬果题材广泛,画风别具一格。先生的花鸟尤为著名,作品浓艳而无媚俗之态。奔放却斥狂乱之气,格调高雅而富有时代气息。 画家笔下的枝头小鸟,犹如久别重逢的知友在亲密的交谈,又像是相濡以沫的恋人在窃窃私语,令人喜爱不已。在构图上,画家常以浓墨重彩画出花卉,而用工细传神描绘翎鸟,间或避熟就生,另寻蹊径用淡漠薄彩表现前者而以浓重艳丽刻画后者。殊途同归,体现了画家不断探索、创新的精神。这些运用工写结合的画品给人的感受是密而不厌其多,疏而不厌其少,协调而不过火,神采飞扬千姿百态奇趣横生韵味无穷。生出西洋画似的艺术效果,这恰恰是先生国画风格的特征。 牡丹、杜鹃、芙蓉、绣球、紫藤、荷花、松竹梅……是画家擅长的绘画对象;白头、红莺、翠鸟、喜鹊、鸳鸯、鸽子…….更是画家的拿手杰作。 可以说,笔调热情奔放,敷色绮丽浓艳构成他作品的主要风格。画家喜用朱磦、藤黄、三青这三种颜色,匠心独具的研调出与众不同的具有主旋律般魅力的色阶变化,使中国画产派和任伯年作者潜心研究。但画家却能做到“师心不蹈迹”,使自己的作品具有十分强烈的个性。即使把他的画和众多画家的画混在一起,观众也能一眼认出哪一幅是他的作品来。看王立明先生的画能使人得到美的享受和引起丰富的联想。 王立明先生与其父著名美术教育家画家王小雄先生合影(注:此照片摄于1984年王小雄先生在上海个人画展时的合影。小雄先生于1985年病逝) 当代名画家王立明与其海派重彩画艺术 摘自1991年7月25日曼谷《新中原报》 侨团新闻版 重彩画绘画是一种现时代欧美西方国家最流行,喜爱的中国画种之一。重彩画艺术起源于中国的古敦煌壁画,它把中国画的白描线条与丰富的色彩装饰在一起,以中国民间题材通过艺术加工将人体物象加以夸张,造型的变化处理,既带写实又有抽象,以装饰的手法使整个画面充满了丰富的情调与追思的联想。重彩画讲究画面色彩的装饰对比,给予一种美的享受,这种绘画艺术,所以能成为当今欧美西方国家人们的喜爱,主要还在于它把中国画的传统绘画艺术与西方绘画艺术融化在一起,以能被西方国家人们接受与喜爱。目前重彩画已不是云南重彩画为云南画家所作,而在中国各大城市涌现出一批风格各异的重彩画高手,重彩画艺术随着它的发展,题材也不仅仅只限于表现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这一狭小的范围,而被画家更广泛的去表现与运用。当代名画家王立明以中国画独特的风格闻名于海内外,近来又以他海派重彩画艺术博得了海内外行家、画商的注目。立明先生的海派重彩画作品题材新颖广泛,画面注重情调,意境以及色阶的变化装饰,此外立明先生又创作了另一种重彩图画把重彩画艺术推到了另一个新的高峰。这位当代名画家,著名美术教育家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熏陶及正统的中西画美术教育。出自于名门并拜于诸名门之下,其父王小雄先生是已故现代著名美术教育家、中西名画家。立明先生西洋画师从于已故现代著名油画大师颜文樑先生门下。早在七十年代立明先生的油画作品及仕女瓷盆画艺术就得到海内外行家、画商、收藏家的赞赏与收藏。作品流传于香港、澳门、新加坡、日本、法国等国。五十年代的神童,当今的名画家四十年的艺术生涯使立明先生的艺术作品遍于世界各国,被世界各国艺术团体及人士所收藏。 今年三月在韩国举办的东南亚八国著名作家亚细亚国际美展中立明先生的佳作又被入选亚细亚国际美术展作品专辑中。自从两年前这位当代名画家从中国移居泰国以来,画风开始又有所突破,意在追求一种艺术的意境与新意,以及情感的刻画,使其艺术作品更充满了强大的生命活力与耐人寻味的追溯。 王立明的海派重彩画《秋韵 》欣赏 当代画家王立明与其荷花艺术 摘自1991年3月8日曼谷《中华日报》 在曼谷《中华日报》1991年3月8日的华侨新闻版,有一篇题为“当代名画家王立明与其荷花艺术”。现把全文转载供大家欣赏 当代名画家王立明与其荷花艺术 莲出污泥而不染,灈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荷花的这些高雅形象特质,成为历来书画家的爱赏与描绘的对象。在佛教艺术中,荷花象征极乐净土和“再生”的生命意义被广泛用于佛像雕刻和壁画纹饰上,只敦煌一地就不可胜数,故以荷花为题材的名作高手也历代辈出,当今名画家王立明也是一位荷花高手。王先生早期画荷,曾受陈洪绶与任伯年之影响,后研究徐熙的“落墨法”,并经常在荷池写生、观察、探索,经过不断的提炼,创造出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画风来。 先生喜欢娇媚的新荷,更擅画凋谢的残荷,粗笔大墨,泼彩荷叶,纵横交错的枝梗,枯湿有别,令人产生傲然挺立的感觉,加上翠鸟小鱼的点缀,静中有动,,更得其趣 ,笔下荷花水墨也好,设色也好,风格奇异,境界深邃加上古人传统的泼墨技法,创新的运法更使画面带有浪漫的色彩,是位不为古法束缚的创新者。近来王先生在曼谷创作了一批以荷花为题材的佳作,这些作品得到了行家的赞赏,其中一幅四尺水墨画荷花“静趣”最近已被选送至韩国举办1991年亚细亚国际美展。 这里有二幅王立明院长近年来创作的水墨荷花藏品,供大家鉴赏。 画谈随笔六——少年王立明与林风眠大师 王立明手稿 2010年7月初上海卧龙堂 在我的记忆中,黑天黑地的“黑画”就是林风眠大师打右时的典型代表。“黑画”成了那个时代的专用名词。在那个时代里,艺术家都受到了冲击,林风眠大师也不例外。林风眠在上海居住在南昌路上与我家重庆南路只有一街之隔,从我家后弄堂能直通南昌路。在上海林风眠是个孤独的单身老人,居舍简陋,就如他画中的画一样纯朴。我小时候并不喜欢去林风眠家,因屋子阴暗简陋,自感胆怯。家父与林风眠是三十年代的老朋友,又是广东同乡。只是两人都有古怪的脾气个性,让人感觉深不可测。或许两人都有背井离乡之感,又是同乡,使他俩很投缘,常以广东话交谈,高兴时指手比划,时而哈哈大笑,令我摸不着头脑…….我叫林风眠大师为林伯伯,伯伯常到我家来做客,与父亲切磋西洋画、中国画及美术教育,我喜欢听林伯伯讲故事……“共产党的天是明朗的天,为什么你的画都是昏天黑地的,房屋连门窗都没有…….”我敬佩林伯伯做人的骨气,不畏强暴,对艺术执着追求的精神,画他自己感受的东西。林伯伯也常启发教育我,我从小就画石膏像,静物写生、人物素描可以画得很像很好。林伯伯没有夸我,只说我画的很像,他不主张我这么小就去画石膏像写生。有一次林伯伯看到我画的国画“鱼缸里的热带鱼”时兴奋地笑了:“画的太好了!”转而慢慢的对我说:“阿明(我的小名),画画不仅是对着东西去画,更要用心去画,才是真正在画画呀!”我茫然了,疑惑的问林伯伯“画画怎么才能用心去画呢?”“阿明,你看你画的鱼缸里的热带鱼画的多好啊,每条鱼都在水里游动,尾巴摇来摆去,这个就是你用心去画的呀,而不是照着鱼缸去写生的。写生出来的东西是死的,而用心想象去表现才是有生命、活的呀!”我那时似懂非懂的点点头,似乎又恍然大悟了……. 想想我们这一代艺术家与我们前辈艺术家相比那真是太幸运了,我们今天可以无忧无虑的创作,随心所欲的画自己的感觉,黑的、白的、红的尽情挥洒,不会有人讲你是“黑画”,背上政治罪名。艺术就是艺术,艺术本身就是反映作者对现实与社会的一种真实感,表现其美的、丑的、恶的,有讽刺有嘲笑却都是深刻的再现,这就需要我们这些艺术家去表现那些精神与灵魂。我喜欢林风眠的画,他的作品就是他生活的真实表现…….我从小就是在周围这些伟人名家 如丰子恺、林风眠、孙中山秘书梁烈亚、朱孔阳、颜文梁、钱君匋、张大壮、王个簃、沈迈士等等老前辈潜移默化的熏陶下,逐步走向更完美更成熟的艺术人生之路。“美丽的绘画是由一颗真诚的心创造出来的”这是林风眠大师为我童年画集留下的墨迹。而林风眠大师给了我少年时留下的话却永远成为我艺术上的座右铭“用心去作画…..画自己的感受……” 林风眠大师为我少年画册题字《一岁至十岁》 画谈随笔(三) 与钱君匋吾师在上海的点滴…… 我应邀大连工学院六百人讲学 在我没有出国前几乎三天两头与钱君匋先生在一起。说来也是我们住的太近了。我家住上海市重庆南路太仓坊,钱老也住重庆南路我们后面一条街,加上家父与君匋先生老一辈的交往,我叫钱老为钱伯伯。我们走得非常近,我常常去钱老家串门,大伯母、二伯母都对我挺好,故也常常随意在钱老画案上动笔作画,画好之后钱老也常常兴奋之余提笔为我题上一些字,所以那一时期我作画君匋先生题字的作品至少也有二三十幅之多吧《见附图》。 记得那是在二十七年前(1983年),应大连市人民政府、市文学艺术界、市文物商店、大连市南山宾馆联合邀请,在大连市文物店举办“钱君匋先生作品与收藏展暨钱君匋弟子作品展”君匋先生因年事已高身体欠佳,特委托我代表钱老暨弟子前往出席十月一日至十五日在大连文物店的展出。展前先生叫我搬出了他收藏的近百幅藏画,让我将立轴一幅幅拉开与先生一起挑选,最后君匋先生挑选了其中五十幅近代名家精品,有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谢稚柳等名家精品,同时先生也挑选了自己近年来得意之作,书法与国画精品三十幅……画展在大连文物店隆重举行,大连市崔荣汉副市长剪彩并讲了话,画展受到了大连市各界、新闻媒体、电台电视台等报道(详见1983年10月8日《大连日报》)。君匋先生未能前去,我作为钱君匋先生的弟子一下变成了焦点人物,本来安排由钱君匋先生去讲学的,现在只能由我代先生演讲了。我接受了大连工学院第二天六百人的讲学之邀请。 我一踏进工学院礼堂,顿时掌声四起。礼堂内座无虚席,面对六百多位大学生、教授、社会各界名流、 首长讲学,这样的演讲场面于我还是第一次,心情激动且兴奋。几名记者扛着摄像机来回转动、奔走,演讲台下涌着一群大学生,高高的举着笔记本争着要我签字留念,我匆匆边签字边点头答礼。上了演讲台我才松了口气,我的第一句话是“感谢大连工学院对我的邀请!感谢在座的大连市各位首长、领导、教授、大学生对我热情洋溢的掌声欢迎,谢谢……” 我的演讲分三个内容,第一个内容我主讲了传统与创新……艺术创作在于表现真实的现实生活.….时代造就了一代艺术家,艺术家再现了社会的真、善、美.….演讲的第二个内容是自由提问与解答,顿时礼堂的气氛活跃起来,一位记者抢先登上演讲台:“请问王教授,当你成功之时面对记者的麦克风你想回答的第一句话是什么?”我微笑着拿起麦克风不加思索的回答:“有多少心酸血泪就有多少成功!”“王老师绘画作品美的标准是什么”?“老师怎样理解现代美术的抽象作品?”“ 毕加索的作品为什么把眼睛画成了几个视觉?”,“王老师认为梵高的画好在哪里?”接连不断的提问一个接一个的解答。那时仿佛我不是在演讲,而变成一位被许多老师提问答辩的学生。我的气质、精神、学术上的见解赢得了阵阵热烈的掌声,给予了我更浓的激情,这激情现在想起来仍然心潮澎湃……演讲最后一个内容是要我即席挥毫为这次讲学现场表演,礼堂里开始有很多人站起来,有人在朝前挤,秩序有些乱了起来,我忙挥手“大家安静,请大家坐回原位,我保证每个人都能看到我的挥毫。”我请员工找来了一块五六尺高的整块台板竖立在讲台前,把四尺整宣挂在板上,我悬空提笔挥毫表演。掌声如动听的音乐,又如浓醇的美酒令我情绪振奋灵感四溢。我一手托着一个注入各种颜料的菜盘当调色盘,一手拿起一支羊毫长锋大笔,朝着四尺竖立的白纸泼墨绘彩。十五分钟后我画完了梅花、石头,枝上添了两只小鸟。表演完了,掌声爆起,我松了口气,心想演讲总算结束了。突然一个声音打破了热烈的气氛“王老师您刚才演讲说的非常好,感人至深。您刚才说一幅好的艺术品必须有作者真实的情感思想的表现,请问老师这幅画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全场一下子肃静继而出现窃窃私语,我心里沉了一下,这是在即席挥毫表演啊,然我不慌不忙的接过麦克风“这问题提得好!有谁替我解释一下这幅画?”全场一片安静,我接着说:“我的画面上画的是一株古梅,梅花象征冬去春来,万物苏醒。画面上的石头象征永固、天长地久之意;梅枝上站着两只小鸟在唱歌,这正意味着上海与大连两地艺术家在互相切磋交流;友谊地久天长就像这块石头一样永远长存!”我边演讲边双手比划着,全场掌声如雷,久久回响在礼堂中…..真诚的演讲、感人的场面将永远留在你我心中,成为一种永远的追溯…… 王立明作于上海卧龙堂2010年6月11日稿 画谈随笔(9)只有看得懂的艺术品—— 才能让外国人去理解、欣赏、喜欢 1990年6月我应前经纪人法国托玛斯先生之邀请,带我到泰国闻名的水上市场,这里有号称东方威尼斯之美名。去体验生活,要我创作一批具有南国特色的水上风光,用中国的水墨画表现,我与托玛斯先生来到了这美丽的热带水岛风光。啊,真是太美了!两岸房屋都建筑在水上,一只只小舟穿梭往返,煞是热闹,乃名副其实的水上市集!人们在小舟上做生意,小舟上载着各种蔬菜瓜果、干货杂粮、土特产、手织工艺品,各色小吃应有尽有。在河上划着小舟赶集,真是一大奇观胜景。我情不自禁取下画板,放上宣纸,用眼神捕捉我的灵感直接用水墨写生······住了三天,我竟画了十五幅水上市场水墨创作,满足了外国朋友的需要,这批水上市场的画早已被外国朋友收藏一空,唯有世界日报记者当场拍摄刊发的这一幅,被我留下作了纪念。其实外国人对中国的水墨画还是非常喜欢与欣赏的,只是外国人对中国画的理解与认识需要有一个过程,而我们艺术家如何用中国画的水墨去表现现实的景物再现生活,让外国人能看得懂,只有能看得懂的艺术品才能让外国人去理解、欣赏、喜欢 名国画家王立明假水上市场作画 转载1990年6月15日《世界日报》新闻版原文报讯与图片。 (本报讯)著名国画家王立明先生假水上市场国画创作,闻名于世界被称为东南亚洲唯一具有南国独特风光景色的名胜游览地——曼谷水上市场,吸引了世界各国旅游者的观光,也为不少艺术家们的珍视,用西洋画、油画、水彩画、水粉画、抽象画来表现曼谷水上市场的景色,用中国画形式来表现水上风光,这在泰国还是第一次见到。留泰著名国画家王立明先生用中国画水墨,来描绘泰国的景物,最近王先生正在创作一组水上市场的画题,这些新作引起了许多外国人士的赞赏,这里我们刊登王先生近期创作的其中一幅水墨画(水上市场)先睹为快,我们能看到画面构图新颖、笔墨简练,以传统的白描勾勒线条,用墨色敷彩,或浓或淡或干或湿,用水墨渲染,再用线条表现其水的动态,以墨色的浓淡及留出自然的空间,再在渲染的淡墨与线条中加以焦墨的擦笔,以增加画面的浓淡、黑白、强烈的对比,以达到完美的效果及意境。读画后令人自有身入其境之感! 王立明作品欣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