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秋:愿你熬过苦难,静候丰收

 无为馆藏 2023-08-07 发布于山东
癸卯年六月廿二,正值立秋。

此时节,让伏案的莫言落墨扉页,留下“初秋的阳光透过飘落的黄叶,映照出生命的美好和无常”,以作感伤。

凉风、落叶、长夜,从古至今,我们到底在哀些什么?

是热烈的夏一去不回,时光在遗憾中流淌;

是萧瑟的秋步步逼近,最初的梦不见模样;

更是四季变幻,人到中年,念着过往,又前路未卜的惶恐与迷茫。

然而,诚如曲黎敏在《生命沉思录》中所言:

“生老病死,人的一生,快乐成为奢侈,欢喜更是难得,但人活着,就要顽固地、坚强地离苦得乐。”

年有四季轮回,生命最是无常。

修一颗平常心,坐看花开花落,于夏末初秋时,静待结果。




唐代诗人沈佺期有诗云:

“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暑气消,凉风至。

立秋时节,金黄的落叶覆盖池水,棕色的树枝遥相映衬。

在冷清肃杀中独立远望,明月高洁悬挂,过往遗憾不由地乘着微风攀上心头,上了眉头。

早已定好的健身计划,被琐碎的事务绑架,五脏六腑又无奈贴上了“秋膘”;

约定的一家人外出旅行,在“过一段时间”里,成为了明日复明日的无疾而终。

我们无法阻挡叶微霜,寒蝉鸣,却又对漫野繁花难舍难分。

于是,一种虚妄的想法在心底悄然升腾: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一切会不会不同?

这个问题,也曾出现在赵安之的心里。

大学毕业后,24岁的赵安之怀揣万丈理想,成为甘肃镇原县贫困村的一名干部。

本以为是奔赴理想,谁知是“秋夜更微凉”。

去农户家拜访,第一道要克服的困难,是门口目露凶光的猎犬。

没有摩托车,20里的山路,走了一天,靠着羊粪和酸枣重见人烟。

团队成员文化水平低,边工作边写日记,为了给后人提供借鉴,3年50万字,汗水几乎磨干。

这样的苦几乎没人想吃,但他却十年如一日。

看到同龄人衣着光鲜,生活风生水起,反观自己满身污泥,很多朋友“打抱不平”。

但正如他所言:“谁说站在光里才算英雄,谁说污泥满身不算英雄。如果没有这段经历,我可能还会有别的收获,但一定不是今天这番模样。”

清醒的人明白,纵然遗憾如夏末,不见蝶舞,不闻虫鸣,但多彩的秋也别有一番风景。


蒋勋在《美,看不见的竞争力》中告诉我们:“面对遗憾时的从容,也许是发现美最重要的时刻。”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段激烈的往事,如昨夜下过的雨,影响了现在。

但也因此,我们感受到暖阳驱散雾气,微风轻拂脸庞。

往事若风,往事若茶,它的意义在于品过之后,去感受当下的成长。

一言以蔽之:不念过往,放下惆怅,人生自然如秋般,天高气爽。

 

在词典中,初秋被译为:秋季的头一个月。

农历七月,新秋刚至,处于中伏和末伏的缝隙,暑气也未完全消弭。

但从这天起,天空将渐渐高远,绿草逐渐枯槁,河流平稳不再湍急,候鸟亦扑闪着翅膀,收拾起南飞的行囊。

一切生机渐渐蛰伏,清冷的气息异军突起。

正如刘彻有诗云: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初秋里,看着满地落黄,人也极容易陷入“流年匆忙,万事未央”的感伤。

工作中拼成绩,努力来努力去,始终得不到赏识,整日陷在被裁员的担心里。

人际中苦周旋,陪着笑脸,说着赞叹,想方设法破圈,殊不知明天的圈子依旧坚固如山。

掌控一切是人的希望,但古往今来,圣贤告诫我们要遵天道而存。

倘若见春便伤,遇秋就悲,就会离幸福越来越远。


正如撒哈拉沙漠的土灰色沙鼠,为了应对干旱,它们从早到晚,进进出出,一刻不停地将草根运回洞中。

奇怪的是,当窝里的草根已经足够捱过旱季,它们依旧不知疲倦地咬断、搬运、收藏。

然而,它们并不需要这么为难自己。

一只沙鼠在缺水季节只需要吃掉两公斤粮草,十公斤的储存量已经远超需要。

对于明天过于担忧,让它们意识不到当下的状态是一种无休止的消耗。

如何才能不让岁月蹉跎?

一位哲人如是说:“没有人生活在过去,也没有人生活在未来,现在是生命确实占有的唯一形态。”

明天会发生什么,没有人知道,珍惜当下,走好脚下的路,是最好的选择。

就像故事里的小闹钟,换上全新的零件,开始自己的本职工作。

旁边一个资历深厚的“老闹钟”,告诉它,一年的时间,需要走完3200万次。

小闹钟担心自己无法完成,整日忧心忡忡,还没开始就泄了气。

这时另一只闹钟告诉它:其实很简单,你只要每秒钟滴答一下就好。

小闹钟尝试起来,每秒钟滴答一下,时光慢慢流走,一年后,它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真的摆动了想都不敢想的3200万次。


狂热的夏既然已经过去,就该换上行装,赏玩秋日的晴朗。

活在当下,是吃东西时,就一心一意地吃,走路时,就只管走路,不去听身边的叫卖和喧哗。

你要知道,此刻我们感受到的喜怒哀乐,已经是生活的全部。

珍惜春的悠然,夏的繁忙,秋的沉静,冬的高洁。

只要活在四时里,任谁都可以轻蹄快马,看尽天涯花。


诗人蒋捷在《虞美人·听雨》中写到: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青年似酷夏,是一掷千金只为开怀的畅快。

而人到中年,经历了几许意外和沧桑后,那份沉稳、淡然和超脱,又与秋景不谋而合。

秋季,是文人骚客笔下的悲凉,但也是物候应时收获的成长。

桂花飘香,取一捧金黄,捣碎融合,便赋予稻米难得滋味;

田野中,蟹美膏肥,伴着低头的稻谷,男女老少喜气洋洋。

恰如《皇帝内经》道: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季节有春夏秋冬,人生有纸短情长。

年少时,虽懂大道至简,但难在“悟则易悟,了却难了”。

只有在沉静如水的中年,才恍然,心静了,一切浮华便只是虚妄。

不再为了握紧机会,日夜辛劳,深知金山银山不如身体康健。

不再急于出头表现,脱下沉重的面具,让功名利禄随风飘散。


行过春夏,于秋风里,渐渐懂得:所得皆是命,心急亦无功。

急着豪车品牌,急着红颜相伴,急着上云端,不知等待的重要,便得不到想要的圆满。

相反,学会与时间为友,总是能获得丰厚回报。一如苏洵的故事。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

苏洵少不喜读,27岁才开始看书。

别人都是字字品味,他却总是认为自己聪明,一目十行,急于求成。

自认为学得很好的他,参加秀才选拔,谁知名落孙山。

他也曾苦闷、烦躁,但除了让自己难以静心读书外,毫无利处。

于是,他放下心中的千千结,静下心来苦读书,一篇佳作看好几遍,终于一举成名天下知,和两个儿子同为“唐宋八大家”,得后人景仰。

恰如《时间之书》的那句话:“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好三四月的事,在七八月自有答案。”

真正的成熟,不是面对收获面不改色,而是拥有辛勤付出,满眼硕果时的欣慰与从容。

在等待花开的时候,刻苦读书、谦卑做人,修炼一颗强大又沉稳的心。

秋已至,路行半,看开,看透,看淡,养得深根,枝繁叶茂后静待丰收。




夏末初秋,将四季分成两半;

人到中年,命运开始走向不同。

王小波说:“人生分界点,犹如站在十字路口,选择向左,会看到悲欢离合;选择向右,会看到苦辣酸甜。”

无论我们走向哪边,都是一次难以忘怀的生命体验。

不因夏季的狂热焦躁,不因秋季的肃杀哀嚎。

于时间里,亦步亦趋,步履轻盈。

愿你摇曳心灵的舟楫,渡过苦难的海,四季皆顺心顺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