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24章 周平王 迁都洛邑

 秋夜白露 2023-08-07 发布于山东

         一些小故事的集合,喜欢的话,就订阅“东周往事”合集吧。

        话说四国联军一战肃清了犬戎之患,再扶助前太子宜臼即天子之位,是为周平王,平王即位之后发布了一系列旨意。

        当所有的事情结束之后,申侯和秦伯因为自己的领地与西戎接壤,不便久留,于是告辞回国,晋侯亦回归本国。卫公和郑伯因为承担了王朝的官职,卫公主武,郑伯和周公咺主文,所以留在了京城。

        如今周王朝虽然一切平顺,然而日子却依然过得十分艰难。一个原因是犬戎虽然被驱逐出了王朝,但是其力量并没有被削弱多少,反而这一次因为申侯带路,犬戎得知了一条隐秘的路径能够直通王朝境内,于是三天两头来找麻烦,王朝西面的岐山等地被犬戎一再侵占,就连镐京也是警戒不断,动不动就得点烽火求救,真是不胜其扰。

        另一个原因则是,镐京实在被毁得十分严重,就连王室宫殿也只剩一片残垣断壁,处处都是危房,居住和办公都十分不方便,而且不安全。天下雨,屋里也下雨;天刮风,屋里也刮风,所有的印信和重要文件等几乎都露天放着,实在不妥。眼看着冬天就快到了,这实在是太艰苦,也太不成体统了。

        平王左思右想,就现在的情况来看,重建宫殿根本是遥遥无期,既没钱,也没人,百姓都在忙着拯救自己,士兵都在忙着防备犬戎。就算是将来能够重建,这个工程也实在是太浩大了,基本上就得全部推倒重来,真是太愁人了!

        平王想到,当年先祖武王建国之后,为了方便各诸侯国朝觐,在镐京之外,天下之中的一块地方,建立了洛邑,作为东都。那洛邑整个的宫殿规模和仪仗安排都和镐京一模一样,而且洛邑是天下之中,四通八达,交通便利,一向也是经济重城,十分富庶。如今重建镐京如此困难,而且镐京这里天天披兵,就没有一日安宁,不如迁都洛邑吧!

        于是第二天早朝,平王便提出了迁都的想法,文武百官基本上都同意。每天在危房或露天办公,镇纸和遮雨布都不知道消耗了多少,关键是动不动就是犬戎又打过来了,整天提心吊胆,这样的日子大家是过够了。

        太宰周公咺道:“洛邑为天下之中,在先祖成王之时兴建成功,号为东都,那里的宫室制度和镐京完全相同。以往每当朝会之年,天子便会前往东都,接见各路诸侯。如今镐京城宫室被毁,重建的工程极其浩大,就算是平顺的丰年,对百姓也是极其沉重的负担,何况现在每日战事不断?倘若百姓因此而怨恨朝廷,而西戎各部又在此时侵犯边界,朝廷既失民心,又无财力,如何能够抵御外寇?如果确实能迁都洛邑,实在是最为方便的选择。”

        百官纷纷表示同意,却只有司徒卫公默然不语,低头叹息。

        平王一向非常重视卫公的意见,此时见卫公如此反应,便开口问道:“老司徒有什么想法?”

        卫公道:“老臣今年已经年近90,承蒙陛下不弃,仍然让我这样老迈的人承担司徒之职,位列六卿。臣感念陛下的大恩,如果有话不说,那便是不忠;然而,臣与诸位同僚同朝为官,如果违逆众人的意愿,那又是不讲朋友义气。微臣反复思量,宁可得罪朋友,不敢得罪陛下!”

        平王和百官听卫公说得如此严重,都有些纳闷,纷纷等待着卫公继续说下去。

        只听卫公接着道:“镐京这个地方,其地理位置左边有殽、函之险,右边有陇、蜀之艰,背山而面水,周边又有无数肥沃的田地,纵观天下所有的地区,再没有比镐京这里的地理位置更好的了。而那东都洛邑,虽然是天下之中,但却是一马平川,位于一片大平原的中间,毫无险要之处能用来守御,其地理位置是个四面受敌的局面。所以先祖武王、成王时虽同时建造了两座都城,却是将镐京作为真正的京城,因为只有这里才能震摄天下,而那东都只是作为朝觐之时的临时都城,方便而已。如果陛下果真要放弃镐京而迁都洛邑,臣恐怕王室从此以后会走向衰弱。”

        若论这风水之说,其实很有科学依据,只是现在被弄得太玄乎了,而且有些居心叵测之人故意混淆视听,弄得好像跟迷信一样。在古时候,定都造楼肯定都是要看风水的,镐京这里,也就是现在的西安,那当然是个出皇帝的地方,卫公说的话是十分有道理的。百官听了卫公所说,也都没了反驳。

        平王道:“老大人所说虽然不错,只是如今这犬戎三天两头就打到了镐京城外,实在是朝不保夕。而且宫殿也损毁得太严重了,无论何时重建,花费都太高了。寡人想要迁都,也实在是没有办法。”

        卫公道:“那犬戎本就是狼子野心,怎么能引入卧室之中?申侯前番确实是犯了弥天大错,导致先王被杀,宫殿被毁,这本是不共戴天之仇,怎么能逃避了之?如今我们虽然处于被动,但只要陛下励精图治,带头节俭,抚恤百姓,使上下一心,再操练兵士,壮大军容,仿效先祖南征北伐,必要取犬戎主之头,贡献宗庙,雪洗前耻,这才不失为大丈夫!倘若我们就此隐忍,逃走避灾,只恐怕我们退后一尺,敌人便要前进一丈。那犬戎将来会侵夺的土地,恐怕就不只是岐山一带了。至于宫殿,当年尧、舜之时,其居所也就是稍好些的茅屋,门前同百姓们一样,都是土垒的台阶,即便是大禹即天子之位时,他的宫殿也只是很简单的屋子。京师的雄壮,在于人心,而不在宫殿。孰轻而孰重,希望陛下好好想清楚。”

        我们现在人都知道卧薪尝胆的故事,人只要肯吃苦,把最艰难的时期熬过去,只要不放弃,就会有转机,如果放弃了,就真的什么都没了。可是平王那时候,勾践还没出生呢,天下又能有几个真正的大丈夫?眼前的困难是生死难测,放弃了固然就什么都没了,人死了也一样什么都没了,而身后就有那么好的一条退路,平王实在是很难坚持。

        太宰揣摩到平王的心意,再次提到现在犬戎之患无法可解,长期留在镐京实在是太过危险。

        卫公也很无奈,周王朝自夷王开始,军事能力日渐变差,经厉王的百姓造反,宣王的千亩之败,幽王的犬戎之乱,基本上已经等于没有军事力量了。要想重新培养起像王朝早年那样战无不胜的强悍军容,即使是和平时期,都需要君臣一心,励精图治,何况现在一直战事不断!卫公就算再有本事,也无法作为。

        然而,卫公实在不能眼看着平王放弃镐京,就带着这样的实力迁都到洛邑。洛邑那个地方太开放了,什么秘密都藏不住,根本就不可能安安静静地发展军事。各大诸侯国现在的实力就已经比王朝要强很多,如果王朝陷入他们的监视中,将永远也不会再有翻身之日!

        卫公想再做最后一次努力:“陛下,既然申侯能联合犬戎来进攻镐京,想必也应当有抵御犬戎的办法,陛下不如向申侯请教一二,如果确实有好办法,也省去了百姓们搬迁之苦。”

        平王正在犹豫间,忽然有告急文书送到。平王展开一看,竟然是申侯的求救书信,称本国被犬戎日夜侵袭,已经难以抵御,希望陛下看在国亲的分上,发兵救援,否则宗祠不保矣。平王道:“申侯自顾不暇,哪里还能有主意教孤!东迁之事不必再议了,就这样决定了。”卫公孤掌难鸣,无可奈何,也只好听旨行事。

        于是卫公出榜,晓谕百姓迁都的决定,想要跟随的,即日起抓紧做准备。天子都要走了,百姓们哪里还敢待在镐京?纷纷收拾行囊,几辈子的基业,也只好放弃了。

        太史占卜吉日,平王祭告宗庙。到了日子,大宗伯抱着七庙神主,历代祖宗牌位,率先登车,向东而去。秦伯赢开听说平王迁都洛邑,亲自带兵护驾。

        平王对秦伯道:“如今岐山一带已经被犬戎所夺,卿若能驱逐犬戎,夺回失地,则夺回的失地尽赐予赢氏一族,作为封地,以酬谢卿护驾之功。”

        有如此重赏,人怎能不拼命!那秦国刚刚晋升为伯爵,正愁土地太过窄小,无法发展,此时得到平王的许诺,秦国倒是励精图治,不过三年,便将犬戎杀得七零八落,第一勇士孛丁,第二勇士满也速都死在战阵之中,犬戎主远远地逃遁而去。于是岐山一带都成了秦国的封地,秦国的疆土开拓千里,这才终于成为了诸侯大国。

        再说回平王,到了洛邑,平王见到城市繁华,更胜镐京,宫殿轩昂,这才是王室气度。连日来提心吊胆,到了今日,平王才终于睡了一个好觉。

        大家如果还记得,先周宣王时,有一年大祭,宣王曾经在祭祀的头夜梦见一个美貌女子,大哭三声,又大笑三声,然后捆着七庙神主往东走了。如今再看,那大哭三声,应在幽王、伯服等死于战乱;那大笑三声,应在撕钱取乐,千金买笑,烽火戏诸侯等荒唐之事;美貌女子的喻意自然十分明显;捆着七庙神主往东走了,应在平王东迁。这一梦,实在是准啊!

        大家如果还记得,那时太史伯阳父曾经占过一卦:哭又笑,笑又哭,羊被鬼吞,马逢犬逐。慎之慎之,檿弧箕箙。哭、笑之说,与上相同。羊被鬼吞,是宣王46年,即己未羊年,宣王遇鬼而亡,跟檿弧箕箙有点奇怪的关系。马逢犬逐,是幽王11年,即庚午马年,幽王死于犬戎之乱,正是与战乱有关。从此西周结束,东周开始。伯阳父的占卜和解释,基本上都是对的。

        预言之说,永远都是事情发生了之后才能明白,想要避灾,确实只有依道德而行事,绝不能刻意规避,越避来得越快,古今中外,并无例外。即使是现在那些穿越时间的电影故事,也不敢改变一定会发生的事情,所以一个人无论穿越回去多少次,他的爱人都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死去。果报现前,无法更改,想要改变未来,只能从现在开始做对的事情。

        东周终于开始了,先从哪个国家的故事说起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