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首唐诗,写尽命运沉浮,人海漂泊,古来悲欢几人同?

 zhp001007 2023-08-07 发布于上海

一朵女子,风轻云淡

图片

图片

图片

人这一生,到底在追求什么?

用了十几年读书,学无所用,23岁走向社会,一晃就过了而立之年。

回望过去,许多梦想都没有实现,或者,已经不打算去实现了。

城市中的脚步,匆匆忙忙,机械而又麻木,有时候甚至忘记了,自己为何要这般努力。

就像同事问我的,你一个女孩子,这么拼命干什么呢!

是啊,为何呢?

其实也不过是想过上普通人都能过上的生活。

近十年的职场生涯,没学会更多本领,倒是对“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领悟颇深,人前人后习惯着仰起微笑,但并不卑微的脸,一切都拿捏得恰到好处。

只有晚上回到家中,自己独处的时候,才觉得异常放松。

偶尔会想,这世上有没有那样一个地方,没有纷扰,没有人情世故,就是简简单单地活着?

也许是没有的。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我们谁都没有逃离的勇气。

能做的,就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不争不恼,身处人群而不入世俗,居闹市而不浮躁。

所以今天我们读一首古诗。

图片

他叫刘复,唐代不著名诗人,代宗大历年间登进士第,公元792年以监察御史分司东都,后官至水部员外郎。

史料中关于刘复的记载并不多,笔下仅存诗作16首,最著名的便是《春雨》:
草色行看靡,花枝暮欲低。晓听钟鼓动,早送锦障泥。
并且,刘复也送过汪伦,就是李白诗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之汪伦,并且刘复的这首送别诗也写得很美:
春江日未曛,楚客酣送君。翩翩孤黄鹤,万里沧洲云。

《大历诗略》对刘复的评价是:刘水部诗肌理细腻,气味恬雅,殆无一字类唐人,真绝尘品也。

下面我们就来品读刘复笔下,今天要讲的另一首诗。

图片

步出东城门,独行已彷徨。

伊洛泛清流,密林含朝阳。

芳景虽可瞩,忧怀在中肠。

人生几何时,苒苒随流光。

愿得心所亲,尊酒坐高堂。

一为浮沉隔,会合殊未央。

双戏水中凫,和鸣自翱翔。

我无此羽翼,安可以比方。

出自刘复的《出东城》

这首诗作于何时,史书中并没有明确记载,但根据诗意推断,但是写于刘复辞官监察御史离洛以后。

故,诗中的“东城”当指洛阳城东。

伊洛:指伊水与洛水。两水汇流,多连称,位黄河下游,河南省西部,在洛阳平原腹地左携涧水,右带伊河,东出平原,北入黄河。

下面我们就深度解读一下这首诗。

图片

“步出东城门,独行已彷徨”

信步走出洛阳城东门,独自离开,内心许多迷茫,未来不知道会怎样。

“伊洛泛清流,密林含朝阳”

伊洛两条河流在此交汇,清波荡漾,晨起的朝阳穿过树林,挥洒在大地之上。

“芳景虽可瞩,忧怀在中肠”

虽然有如此美景相伴,可内心依旧很伤感,此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

“人生几何时,苒苒随流光”

人生能有多少岁月可以蹉跎,生命就像流水一样,奔流不止,永不停歇。

“愿得心所亲,尊酒坐高堂”

希望以后还能有机会与知心人举杯痛饮,坐在高堂之上吟风弄月,不叫这一别成永远的遗憾。

“一为浮沉隔,会合殊未央”

然而命运沉浮,再相见遥遥无期,想到这内心就更加难过。

“双戏水中凫,和鸣自翱翔”

远处,成双成对的野鸭在水中嬉戏,互相鸣叫着表达心中的爱意,一起翱翔于空中。

“我无此羽翼,安可以比方”

可惜,我没有一双翅膀,无法比翼双飞,只希望你能过得比我好。

图片

刘复这首《出东城》,除了离情,还有隐晦的思念,也许是和心上人分别,再见难以说出口。也许是洛阳的朋友,让他感慨前路再无知己。

但无论如何,漂泊之苦都很让人感同身受,这种悲欢从古至今,可真正能懂的,又有几人?

生命就如同伊洛之水,不停的流转,一些人散落天涯,说了再见可能就再也不见。

一房两人、三餐四季的平淡生活,往往更是一种奢念,越简单的东西越难得到,内心的迷茫和现实碰撞,往前走是未知,往回看是遗憾。

止步不前,连过去和未来会一起丢掉,也许这就是很多人的无奈吧!

惟愿,我们都能看开、看透,不为世俗中的名利纷争,只为内心的平静而守望。

人的快乐,不在于拥有的多,而在于计较的少。多是负担,是另一种负累,少非不足,是另一种更为宽广的拥有。

作者:槐序姑娘,以文字为梦想,热爱古诗词,喜欢请多多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