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平遥,晋商精神的辉煌岁月印记04
2023-08-07 | 阅:  转:  |  分享 
  
平遥,晋商精神的辉煌岁月印记晋商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晋商文化指晋商商业活动创造的文化,从经商理念、价值取向、职业道德到经营方式、组织
管理手段乃至簿记、珠算、密押等技术方法,形成一整套伦理文化和制度文化。广义的晋商文化指晋商的生存和发展衍生的文化现象,主要包括建筑
、饮食、戏曲、武术、教育、艺术品以及名人名言等物质文化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清代山西串珠式盆地中充足的人口对农业形成反哺,而在农业
人才饱和之后,有更加多的人口借交通之利,选择了外出从商。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尤其在数年天灾的催化下,山西人的开
拓精神被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越来越多的人外出谋生,催生了碛口古镇等因商而兴的重要交通节点。摄影/中国国家地理采编团队商业的繁荣为这
片土地激发了更大的活力。“金太谷,银祁县,铜平遥”的民谣不是虚传,汾河左岸的三座城,串联起了当时最为鼎盛的华尔街。平遥古城内的兴盛
久会馆成为晋商留下的痕迹之一。摄影/中国国家地理采编团队晋商声名鹊起。“生子有才可做商,不羡七品空堂皇”,这类流行在当地人群中的俗
语不计其数。平遥古城最早建于西周定王时,距今已2800多年,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扩建至今,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明清县城世界遗产地
。平遥古城市楼,楼顶覆黄绿二色的琉璃瓦,一侧组成“囍”字,另一侧组成“寿”字。摄影/中国国家地理采编团队这座古城的建筑格局基本遵循
汉族“左宗右社”的规律,以市楼为中心呈“干”字形展开,按八卦布门,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蜿蜒巷,形成一座有头有尾、有趾、有套、寓
意长寿的“龟城”。平遥古城的城隍庙是全国仅有的集城隍庙、财神庙、灶君庙三庙合一的“庙中庙”。摄影/中国国家地理采编团队1823年,
中国第一家专营银两汇兑、存放款业务的私人金融机构“日升昌”票号诞生于此。彼时由于商品流通和货币周转的需要,“票号”(也称“票庄”或
“汇兑庄”)作为一种专营钱钞汇兑业务的机构产生了,全国的汇兑业被山西垄断。当时全国最大的票号共有17家,平遥人开的就占了7家。这几
家大票号的总号设在平遥,分号遍及全国各大城市及商埠码头,令平遥成为了当时中国最大的票号中心城市。而在现银时代,保障商路畅通的更多是
各路镖局。远足贸易的大量兴起、大宗货物银两的转运、民间武术团体的存在、官府的批准支持正是镖局产生的几大因素。平遥王家武林大师王正清
于咸丰五年(1855年)创立的同兴公镖局,是平遥县内唯一的一家镖局旧址。一个雄武的“镖”字正仿佛是有壮士拿着“金”属武器保护“票”
号里的钱。《坚瓠集》记载中出现于明正德年间的“打行”被认为是镖局的前身。摄影/中国国家地理采编团队历史之美人道PRAT3时间对这片
三晋大地显示出格外的偏爱。“地上文物看山西”,28027处古建筑使山西省以绝对优势成为全国古建最多的省份。这些古建中最引人注目的一
座座悠悠古刹,成为了记录历史的绳结,无论在熙熙闹市还是莽莽山林,都是守一方宁寂而历经繁华。 # 01 # 02位于大同的辽金古刹华
严寺和位于吕梁的净土宗祖庭玄中寺。摄影/中国国家地理采编团队
献花(0)
+1
(本文系ldtsg1957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