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莲湖与濂溪书院(2)

 熟年人生 2023-08-07 发布于上海

5月25日上午。冒雨再次去爱莲湖公园。幸好濂溪书院开门。

大门口一对联:清风朗月,流水高山。门匾:莲园。周敦颐立像正好在门内的正中。

大雨中的周敦颐铜像神采奕奕,右手拿着如椽之笔,留着山羊胡,更显得清幽冷峻。

铜像下是一本摊开的书卷,刻着“爱莲说”篇章。

“濂溪书院”,对联: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这对联熟悉,长沙的岳麓书院见过。

照壁墙上也刻着“爱莲说”。

濂溪书院于2022年启动修缮工程。在保持原有端庄典雅古朴的建筑风格、书院氛围、书卷气息和艺术魅力的基础上,强化周子文化,优化服务功能、传承郴州文脉。

书院一层空间以理学鼻祖周敦颐为主题,集中展现了周子生平(事迹)、理学源流(思想)、历代褒祀(濂溪祠)和濂溪清韵(诗词),并增设问莲阁游客中心服务游客。

二层空间则展叙郴州文脉,通过秦少游的郴州、韩文公的郴州、徐霞客的郴州三位文学家和旅行家笔下的郴州,让人感受郴江之多情,郴山之奇伟,郴土之瑰丽。

周子生平

周敦颐(1017年﹣1073年),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世称濂溪先生。北宋五子之一,宋朝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

周敦颐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思想,其学以主静为圣人之道。他提出的太极、理、气、性、命等,成为宋明理学的基本范畴,其思想成就历来被认为是得圣贤不传之学,有道学宗主之地位。

庆历六年(1046)至皇祐二年(1050),周敦颐曾在郴州任郴县县令”。二年(1050)至皇六年(1054),曾在郴州任桂阳县令

周子与郴州

庆历六年(1046)至皇六年(1054),周子两令郴,可谓仕郴独久。他兴农桑、修水利、创县学、办教育,勤政廉明,卑躬亲行,惩悉劾贪在他的治理下,政治清明,民风淳朴,文运兴盛。

朱熹在《濂溪先生事实记》中称:部使者荐以为南安军司理参军,移郴及桂阳令。在郴、桂阳皆有治绩。周敦颐在郴州任职期间,正是他三十而立之后思想成熟之时,故而郴州亦是湖湘学术乃至中国宋明理学的重要源头之一。至周子之后,郴州从偏远之地转变为有着浓郁的崇文重教、文风巍然的文化沃土。

兴建县学、筑亭传道

《周敦颐年谱》记载:时当道诸公皆以先生治郴、桂有绩,交之荐。周子到郴州做的第一件事,是首修学校以教人,着有《修学记》。第二年又作书堂于郴之鱼降山。周敦颐在郴州期间,捐修孔庙,在大成殿讲学修教,传授理学思想。

《汝城县志·建置记》载:在县西桂枝岭对岸,峭石临江,先生筑亭于此,今圮,字迹犹存。周敦颐修建亭阁,以此为平台传播理学思想。明道先生程颢在县作簿时有诗云: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旁人不识予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这种影响,程颢自称是再见茂叔后所获得。

周程授受、启人心智

庆历六年(1046),代理南安军副职的程瑜见周敦颐气貌非常人”“为学知道,便要年少的两个儿子程颢与程颐拜周敦颐为师。程颢、程颐使周敦颐的理学思想得以传承与发展,后来成为宋代理学思想体系的创立者。

据《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六道学一记载,侯师圣学于程颐,未悟,访敦颐,敦颐曰:吾老矣,说不可不详。留对榻夜谈,越三日乃还。颐惊异之,曰:非从周茂叔来耶?其善开发人类此。

勤政廉明、木为伴

周敦颐治县期间勤政廉明积极督修水利。清·同治《桂阳县志》记载:县内最早建成的官塘是泉塘池,在县东六里许,尖岗岭下,亦说是宋濂溪凿,灌田数十顷。

民国《汝城县志》记载:时于桂阳县厅置木一,高四尺,阔视其高加尺焉,以贮文书。上'四年,桂阳县令周九字,书押于下

三仕郴州、经典传世

南宋郴州《新建濂溪祠堂记》《宋史》等载,周敦颐曾在郴州汝城县朱家湾见水蜿蜒呈太极图状而受其启发,其《太极图说》《通书》等哲学名著皆在郴撰著。

郴州喻家寨明嘉靖摩崖石刻上有濂溪独钟爱,续后孰相寿的字句,描绘的便是喻家寨白莲池,周敦颐的《爱莲说》也有可能受白莲池影响而成文。

周敦颐做官为人清白坦荡不善变通,常以自嘲,故用郴州人常讲的字作《拙赋》。

周敦颐的经典著述,左右了儒家思想体系八百年走向,蔚然形成了世界范围的影响。

周子理学

周敦颐理学思想的核心是,他从宇宙论进而推演出人道观,建立了以为本的伦理道德学说。是他关于天道、人道、天人合一之道的最高境界的表达。

在周敦颐看来,首先是宇宙存在的根据,是宇宙的本体,即天道本体论他把人的道德、人性看成是与宇宙生生过程相同的无极太极、阴阳五行的过程。

周子著作

据统计,周敦颐的主要著作有:《通书》2832字、《太极图说》249字、《养心亭说》140字、《爱莲说》119字、《拙赋》65字(含序)、若干诗词书信等,共计6000余字。著作字数虽然不多,但却深刻体现了他的哲学论述思想、为政理念与思想境界,很多作品传唱千载,被视为中华文化的瑰宝。

2023年8月7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