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邮票里看就是一道山沟的梵音洞!

 取经的兵 2023-08-07 发布于湖北

梵音洞为普陀山的重要景观,位于在岛屿中段青鼓山老鹰窠东端,与潮音洞南北相对,它和潮音洞的与潮音洞在地质构造基本相同,多灰褐色花岗岩,但也各俱特色,合称为“两洞潮音”,其名称也来源于《妙法莲华》。

名为洞,实为一道狭窄的裂隙,两壁陡峭下劈如门,纵深约50米,高70米,宽不过数米。峭壁危峻,称梵音洞。

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梵音洞苍崖兀起,距崖顶数丈的洞腰部,中嵌横石如桥,宛如一颗含在苍龙口中的宝玉。两陡壁间架有石台,台上筑有双层佛龛,名“观佛阁”,前可望海,后可观洞,相传为观音大士显圣处。

清康熙《南海普陀山志》描述梵音洞“洞口峭壁危峻,石色青黝,高三四十丈,陡壁两崖如门。洞深广百丈余,海潮入洞,激宕有声……礼佛求现者拜不绝踵……与潮音洞东南相峙,此二洞者,灵壤之眉目也”。该书同时记载,康熙“三十八年皇上南巡,驻跸杭州……御书'天花法雨’额并'梵音洞’额赐后寺”。

梵音洞南坡有蒙、藏等文石刻多处,应为晚清民国时期所遗。内容与西天门、珠宝岭等地同类石刻相似,皆为释家咒语。坡上残垣立面竖碑刻一通,青褐色花岗岩质,高0.9米,宽0.53米,厚约0.5米。

清代孙谓游梵音洞后留有一首诗句:“水石搏击无昼夜,不断轰雷成古今。何年斧劈两壁分,日暮风雨蛟龙吟。”

“梵音洞”T(6-5)特种邮票,是1999年6月3日为了展现《普陀秀色》壮美风采,国家邮政局发行特种邮票,全套六枚中的一枚,面值80分,采用彩写版印刷,材质为白报纸,规格大小是50毫米×30毫米,齿孔度数为12度,材质为白报纸。

邮票画面采用竖式构图,以拉长图式,既展现出了梵音洞磅礴的气势和倏忽变幻的奇景,也创造出了一种身临其境,仰之弥高的境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