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会宁通安刘刚老师连载(14)​​​​走马换将弊端多 刘刚剖析要害处 || 作者 刘军

 天南地北会宁人 2023-08-08 发布于上海
耕植乡村基础教育
点亮孩子人生梦想
——记基础教育默默地奉献者刘刚老师

作者    ‖    刘军

14

走马换将弊端多

刘刚剖析要害处

小学教师这个光辉职业,不是一般人能干好的。哲人曾说,语言这东西硬是实事求是,你想投机取巧,它就对你不客气。小学教师难当,难在它要有雄厚的基础知识功底,全面的学科素养,综合的艺术管理,日理万机的工作能力,爱岗敬业的工作精神和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等等。

一个好的小学教师,一肩挑着数职,他既是校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政教主任和班主任,另一肩又挑着语文、数学、政治、自然、音乐、体育和美术等沉重的教学任务;既要有严父的威严、当群孩子的爹,又要有慈母的善良、当众学生的娘。刘刚就是这样一位小学教师,他是深受百姓拥戴的小学教师,他一肩挑行政,一肩挑业务;他爱岗敬业。为了通安村及周边一代代学子们的成长,他付出的太多太多!他一心一意为一代代老百姓的希望,勤勤恳恳奋斗在教学一线;他为了孩子们走出大山、放飞梦想,白天教学夜批作业;他潜心于教学事业,酷爱于教学工作,起早贪黑,默默奉献;他得到了什么?在任民教的18年里,他收入微薄,一天只能得到中等劳力的10分工。

18年来,除了那个特殊的日子外,他从没有离开过自己心爱的教书育人岗位,从没有离开过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阵地。和他一起战斗过的公派教师、民请教师,光20世纪70年代的10年间,走马灯似的换了20一30位,唯有他不弃不离,深爱着自己的事业,意志如磐石一样,纹丝不动。

他从心窝子里掏出了这样的话:没有一个好的校长,就办不好一所好学校;没有好的教师,就教不出好的学生。连自己都管不住的人、千万不能当教师,更不能当校长;水平差靠山硬的教师,是教育战线的害群之马,应移出教师群。不努力学习、不思进取的教师将会被时代淘汰,文盲不能当教师,教师必须要爱岗敬业,不断学习;那些自吹自擂,华而不实,马马虎虎的人不能当教师……教师队伍不稳定,频繁调出调入式的走马换将,致使学校教学质量每况愈下……

刘刚说,教师频繁地调出调入不利于教师的教也不利于学生的学。因为新来的教师,既不了解学生又难选择适合新生的教法而无法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学生对新来教师的教法不能很快适应,学习效率大大降低;造成师生双方的不适应,教师要花大气力了解学生,掌握学生,吃透学生还得一个过程;同样,学生要适应新教师的教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法等也得一段时间的调整、适应。“频繁换老师”弊端不少啊!

刘刚说,由于农村小学请老师不容易,所以频繁换老师的现象比较严重,有的每个学期换,年年换。不像县城的教育,一个老师一直从一年级带上来,正常情况下,不会无缘无故地换老师,只有这样才便于教师的管理,才能保证绩效的优秀率。

刘刚说,乡下教书的老师,家长体会最深,任课教师一批接一批地换,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导致学校成绩大滑坡。

刘刚说,贫困山区学校的教师留不住。因吃住不便等,一般只呆一年,甚至是一个学期,所以有的教师一来就想走,教学态度很随便,想请假就请假,抱着完任务的思想,出工不出力,对学生该管不管,反正是要走了。据当地老师、家长和学生反应,他们以前的外地教师上课很随便,星期四就请假回家,到星期一才来,期末了,教学任务完不成:上课时,学生讲小话、搞小动作甚至睡觉,这些教师置若罔闻,熟视无睹。这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大因素。

刘刚说,新教师对新学生的了解是这样的:一位新老师的到来就要适应学校新的环境,了解认识新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对新的班级的了解。这就需要新的教师在一定时间内,摸清各个学生的性格特征,了解班上那几个带头的调皮学生,加强对纪律的管理;同时,通过教学发现新班级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基础,对以前知识的掌握等情况。但对于只呆一个学期的教师来说,等摸索出对这个班的管理方法和教学方法时,已经要走了。

学生对新教师的适应。刘刚说,学生对一位新到来的老师当然崇敬、喜欢。但新教师又有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方法,对学习又有不同的要求,对上课又有新的方式,有的教师讲的详细,学生容易接受;有的讲的重点突出,很生动。这时,学生又要适应新教师的教学模式,达到新教师的学习要求,这使学生很难适应过来。特别在高年级时,学生长大了,就越来越难管,要不是从小就把学生了如指掌的班主任老师,新的老师很难管好新的班级。任何一位教师,只要是从一年级一直跟上来的班级,才便宜行事,对师生双方都好。

教师的性格也影响学生的品味。刘刚说,性格或开朗或泼辣的教师是大多数男生所效法的榜样,因为这种教师有气势;有的教师或内向或温和。可原来是开朗性格的教师却后来换成了内向性格的老师;或原来性格内向的教师换成了开朗性格的教师,使学生一时很难适应。

刘刚说,教师的年龄也影响学生的心理。有的学生喜欢中年老师,就像自己的爸爸一样对待自己,有的喜欢年轻的教师,就像大哥哥那样儿,很随便,不那么严肃,没有压力。可教师换来换去,学生一下子接触到与以前性格悬殊的教师,或换成年龄差别较大的教师,使学生都不太习惯。

刘刚说,通过学生和家长对新旧老师的比较,有些家长认为,还是某某老师教得好,比较负责任;还是以前的那个教师好,现在的这个老师没有以前教得好,要是原来那位教师教该多好呀。把以前的教师换回来该多好呀!他教,我的成绩就一定会提上来。这些类似的话在群众的议论中很容易听到。

刘刚说,频繁换老师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要像县城那样,一个教师几乎是跟一个班跟到毕业,这样才能更好地加强班级管理。

最后,刘刚语重心长地说:教师队伍稳定有利于师资队伍建设,有利于传承优秀文化,有利于对学生教育管理,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形成固定的团体风格,打造特色鲜明的教育模式。

作者刘军,男,会宁大沟通安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会宁一中高级教师,现已光荣退休。

大家都在看

这个秘密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