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等不到的问候

 新用户8249cTO6 2023-08-08 发布于陕西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吧~


1306







转眼之间又到了八月天,每年的八月我的心情各外沉重,心里总有着难以忘怀的思念与回忆。
记得那是15年前的八月中旬,我接到电话,他告诉我,说儿子考上军校了,我也非常的高兴。我要他把帐号给我,好转点钱过去表示一下祝贺。他给我说“嫂子不用,把你自己照顾好,有时间了我去看你”。当时我正在享受着升级的幸福之中,“孙子诞生了”!
照顾孙子就成了头等大事,没日没夜的把所有事都抛在脑后。
有了事干,时间就过得飞快,转眼间到了春节。每年春节的第一个问候电话准是他们打来的,从部队回来后年年如此,可今年!三十晚上,初一至初六也没等到他的电话,心里不免有着牵挂。怎么了?为什么没有电话?是忘了还是,,,,,!初六的晚上我拿起电话拨通了他家的座机,接电话的不是他,而是一位老人,我还以为电话拨错了,我便问“这是谁家的电话吗?他说“没打错”我说“那他本人呢?”他答应给我叫去,很快叫来了夫人”夫人接的电话明显的能听出来,她在哭泣,我问怎么了,她说人没了,“我忙问什么时候什么事情,她说八月下旬”。我的天哪!这突如其来又好比五雷轰顶的消息把我打晕了,当时抱着电话豪声大哭。天夺英才呀!怨老天不公,为什么好人不长久?夫人在电话那头哭,我在这头哭!最后我问发生了什么事,弟妹告诉我“战友去看他,他开车送到北京机场回来的路上,出了车祸……”。哦!我按慰了几句挂了电话,随后就想起了自己曾在八月下旬做的一个不详的梦! 
就在上次打电话报告了儿子考上军校不几天,我和夫君晚上做了同一个梦。好多的警察围着他一个人转,好像当时他在地上躺着,我从梦中惊醒,告诉了夫君,夫君说他也做了同一个梦,也有好多警察围着他转,当时也没有往多的想,原来是他出了车祸,在像我们告别。
他和我们的关系是上下级关系,当年一块从军校毕业分配到连队。三个军校生,他是二排长,他人长的秀气,不高不低,说话总带着微笑,军事技术也很好。他有事没事就到我们家来坐坐,所以感情也特别好,聊天中知道他是内蒙军区司令员的儿子,每当说起妈妈,他都非常自豪,说起爸爸他并没有多说什么,从他记忆中爸爸很少回家,都忙于工作,回来了见到他们都是以教育的方式对儿子说话,显得很严肃。说起他的妈妈,他很骄傲,妈妈很辛苦也很能干,什么活都难不住她,他们兄妹所有衣服都是她亲手做的。他到我们家来就像自己人,有什么就吃什么,有时候他开玩笑的说“嫂子你好像我妈妈”!记得有一次回家探亲,回来时给我带了一个穿针引线的器械,并告诉我缝纫机做活穿针很难,有了这个就容易多了。我说“我年轻用不着”他说“是妈妈都会老,老了就用上了”!
后来他调到师部宣传科,只要到团里办事他都会抽时间到家里来坐坐。聊聊家常,聊最近部队的各种变动,多年如一日,我们就这样走动着,像亲兄弟一样。
我们转业时大家都来看望,团里还破格把院子里的大树挖了,让木工为我们做包装,这在二一六团是前所未有的。团长说“这样的人为人忠诚,为团立功了就应该别样对待”这件事情当时在团里确实还真是轰动一时。
师部离团还有六十里,除了他下来有事才能相见。就在我们到北京站候车室等车时,看到一个军人跑着四处张望,通信员说“那不是二排长”,我们一起望去,就是他!通信员快歩跑过去问他干什么呢?他说“听说我们走了于是就追过来送送”。我的天啊!承德到北京四百多里啊。我们大家眼睛都含着泪水,有多少话却无法表达。大约一个多小时,他告诉我“回家别上班,做生意,开个店卖毛线,在温州毛线是论麻袋买,进货渠道有他来供应,让我只管经营门店”。…时间过的真快,喇叭里传出播音员甜美的声音。北京开往西安的列车准备进站,希望旅客按顺序排好队。我们该进站了,他和通信员送我们上车,千叮咛万嘱托回家一定来信。当列车开动的一刹那,我们双方都控制不住留下了不舍的泪水。
一别就是十年,2004年5月10号,他打来电话,在山西出差,问离我们家还有多远,我也不知道有多远,说过来看看。11号中午他坐韩城的车来到我家我和夫君带着他在大茘城里转了转,他看到大荔县城是一个不错的县,地势平坦,文化都很好。十二号是两个孩子的生日,他给孩子们买了礼物,还说“嫂子约你和老连长去唐山”我说可以,有机会一定去!我们走后部队搬家到山海关,师部在唐山。送他走的时候到大荔汽车站,他一句话让人心暖,他说“你们这个县城不错,家安到这里我也就放心了,我还以为你们是山区没想到这么好一个县城,以后有什么困难就直接给我打电话”。他还说“嫂子,特别是你不要亏待了自己,把身体养好,我还会来看你们的”。目送他坐车离去,我和夫君含着泪回到了家,战友情,这就是战友情!
又到八月天,也是他离开我们的弟十六个年头,他的身影时不时的在我们的眼前出现。有在一起吃饭聊天的回忆,有在一起喝醉时摔倒了又站起来的笑声,有离别时眼含泪水的不舍情景。我只想说“你在天堂还好吗”!永远等不到你的问候!兄弟……

文/张玉兰
图/网络

END


往期回顾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苜蓿花与军人风彩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老屋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槐花香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黄河,人民的幸福河

【大荔文学·诗歌·张玉兰】等我们老了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心中的大姐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感恩节中说感恩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一只菜虫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疫情防控中党员和志愿者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再看红旗渠

【大荔文学·随笔·张玉兰】螃蟹真的能变成蝎子吗?

【大荔文学·游记·张玉兰】大荔金龙塔

【大荔文学·游记·张玉兰】岱祠岑楼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儿时记忆中的麦收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金水沟畔玫瑰香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家乡的路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老家的银杏树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好想再去延安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战士的情缘

【大荔文学·年味散文·张玉兰】蒸碗子

【大荔文学·随笔·张玉兰】是预言准确还是凑巧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妈妈的零食篮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我最尊敬的老师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养生园中芦花美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做酸菜的回忆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灰灰野菜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农家臊子面的味道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老屋菊花开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随礼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母亲的爱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喜迎十四运,做好东道主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情缘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姑姑鸟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大嫂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东三支大渠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蓖麻蚕
【大荔文学·随笔·张玉兰】安乐村由来
【大荔文学·随笔·张玉兰】又到雷雨季
【大荔文学·随笔·张玉兰】村西头的大渠
【大荔文学·随笔·张玉兰】有灵性的猫
【大荔文学·沙苑采风·张玉兰】沙苑行
【大荔文学·吃在大荔·张玉兰】蒸面,妈妈的味道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我有一棵蝴蝶兰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沙苑的风,沙苑的路——沙苑(二)
【大荔文学·随笔·张玉兰】采桑叶 ——沙苑(一)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战友,亲如兄弟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为孩而疯的小姨,你在哪里?
【大荔文学·随笔·张玉兰】二十四小时缘份
【大荔文学·随笔·张玉兰】挠粉
【大荔文学·随笔·张玉兰】槐花飘香
【大荔文学·影评·张玉兰】观看《跨过鸭绿江》有感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父亲微微驼着的背好像弯了好多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又到腊月二十三
【大荔文学·随笔·张玉兰】相伴一生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愚蠢的爱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非遗让夕阳更美丽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四十年的时光
【大荔文学·随笔·张玉兰】我的歌友姐妹们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三十年前热河结缘,今天故乡共团圆
【大荔文学·游记·张玉兰】再游黄河岸
【大荔文学·随笔·张玉兰】母亲每天盼望着我的归来,现在我也盼望着与母亲在梦中相见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北京的哥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三河口记忆
【大荔文学·随笔·张玉兰】“老年大学”让我圆了大学梦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我老家的邻居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满天飞的故事

作者简介

张玉兰,生于1957年1月,初中毕业,退休职工。

总编:夏春晓

副总编:田小勇

顾问:张仕德

主编:李跃峰

编辑:张爱玲  高华丽

小说编审:田小勇

散文编审:常盈  杨发兴

诗歌编审:官华  高明

主办单位:大荔县作家协会

杨坚故里,美丽大荔。

原创高地,温馨舒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