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虹口的这些“转弯角子”,你留意过吗?

 黄之中 2023-08-08 发布于上海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Image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Image

在虹口街头等红灯时

能遇见什么风景

小虹记录下了几处转角

和关于虹口的

那些故事



Image

虹口大楼

虹口大楼原名虹口大旅社,位于四川北路875-895号,是一幢7层钢混结构建筑,墙面分别用深褐色机制砖和白色仿石砌面,色彩明暗搭配清晰。大楼于1927年竣工,以转角处立面为构图中心,顶端建有一座风格迥异的亭子,整体上呈弧形,与大楼的自然弧度保持一致。大楼经历过战火也见证过繁华,如今安静地站在路口自成一道风景。





Image

中行大楼

中行大楼位于四川北路894号,初名中国银行虹口大楼,由华籍建筑师陆谦受、吴景奇设计,泰康行营造厂承建,1932年竣工,1958年改名中行大楼。大楼占地扁长,采用四周设柱,一二层之间阁楼以大梁悬其柱上,独具特色。1994年2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中行大楼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Image

浦西公寓

浦西公寓建于1931年,位于蟠龙街26号、乍浦路199-215号、塘沽路411-429号,是一座西式现代派建筑,原名“披亚斯公寓”,现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Image

德龄公寓

位于江西北路崇明路口,始建于1935年,房屋平面形式呈日字型,具有现代派风格的折衷主义建筑,带西班牙建筑特征。公寓东南和西南两个入口仍保持原貌,整幢建筑具有活泼轻快的个性又不失稳重,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一定的历史人文价值。





Image

大桥大楼

原名大桥公寓,坐落于四川北路85号,1935年初建,由仁昌营造厂承建,为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大楼整体为现代派风格,局部采用装饰艺术修饰。转角处弧面处理,中间高起,两面对称,分别形成次轴线,局部阳台外凸。1947年末,中国银行购入大桥大楼作职工宿舍。2003年虹口区人民政府公布大桥公寓为虹口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005年10月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Image

金山大楼

位于金山路43号。大楼于1903年由香港英商礼查洋行建造。大楼系5层砖木结构英国式建筑,占地2000平方米,原设计作旅馆之用,计有正式套间112组。金山大楼当年用途是浦江饭店的客房,早于浦江饭店一年开始兴建,两处建筑基本浑然一体。大楼在太平洋战争后,被改作“上海日本陆军偕行社”供尉级以上军官使用。抗战胜利后,房主将大楼租给华商地产公司,由该公司租予居民,解放后由政府接管。现为民居。2015年被列入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Image

新亚大酒店

新亚大酒店创始于1934年,楼高9层,地处市中心商业街,临近外滩,迄今已有八十余年历史,是上海最早由中国人自己集资、自行设计、自己兴建和管理的大型综合饭店,在东南新亚、港澳及闽粤一带享有盛誉。新亚大酒店作为上海市中心的标致性历史保护建筑,曾是远东规模最大的酒店之一。2018年,经改造后作为上海外滩郁锦香新亚酒店全新开幕。






Image

上海邮政大楼

坐落于上海市四川路桥北堍。大楼始建于1924年,造价为320万银元。由当时沪上著名的英商思九生洋行负责设计,本埠知名的余洪记营造广负责营建。大楼拥有号称“远东第一大厅”的邮政营业厅,气势雄伟。上海邮政大楼是全国邮政系统唯一建成后一直在使用、独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是上海市近代优秀建筑、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大楼内设上海邮政博物馆,为国内首家邮政博物馆。






Image

浦江饭店

浦江饭店(原名礼查饭店),始建于1846年,坐落于外白渡桥东侧,是上海开埠以来乃至全国第一家西商饭店,被誉为“上海著名的里程碑建筑”,也是中国及远东最著名的饭店之一。中国第一盏电灯在此点亮,中国第一部电话在这里接通……罗素、爱因斯坦、卓别林、萧伯纳、周恩来等都曾下榻于此。1990年12月19日,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证券交易所就设立在浦江饭店孔雀厅。1999年9月,浦江饭店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2018年12月,中国证券博物馆在上海浦江饭店揭牌成立。






Image

万岁馆旧址

位于东长治路与闵行路口,英国文艺复兴时期风格,三层红砖建筑,顶部带'老虎窗',内实际有四层。建于1904年,早期来沪日本人在此开了一家旅馆名曰'万岁馆'。1921年3月30日,刚刚抵达上海的日本小说家芥川龙之介,就下榻在早期的'万岁馆'里。2015年8月1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万岁馆旧址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Image

同仁医院旧址

位于虹口区南部长治路桥西堍,长治路159、177号,均座北朝南。系旧西式砖木结构楼房。始建于1866年,是美圣公会兴办的教会医院,为上海成立最早的近代医院之一。设立时在虹口救主堂旁以门诊为主的诊疗所,取名“同仁医局”。同仁医院旧址是北外滩现存历史最悠久的近代建筑之一。2015年8月1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同仁医院旧址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Image

角田公寓

位于闵行路171-181号、201-211号、峨眉路70-80号。现代派公寓,建于1933年。先由英商经营,后转让给日本人'角田',故称'角田公寓'。2005年10月3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角田公寓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Image

西童女校

西童女校由工部局于1893年建造,翌年竣工。建筑面积864平方米,砖木结构单层,对称排列,坐北朝南,典型外廊式建筑,具有英国安妮女王时期的建筑风格特征。西童女校为英国商人托马斯·汉璧礼爵士创办的公共学校。建筑保存完好,墙体有精美砖雕,外观十分漂亮。西部有突出门廊,北面建附属用房。2005年10月,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图片:杨伯荣

编辑:龚乐

来源:上海虹口官方微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