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筑结构丨我国地震区划图的历史沿革

 三泰书斋 2023-08-08 发布于上海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三十五条明确规定,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照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其余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地震烈度区划图或者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对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抗震设防能力。

    由此可知,对于建筑的抗震设防而言,地震烈度区划图或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是前置性条件。对于既有建筑的抗震鉴定而言,对我国地震区划图的历史沿革进行了解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的大部分内容摘自罗华春、任志林、刘影发表在《城市与减灾》2016年第003期的“中国地震区划图发展历程简介”一文。

     中国从 20 世纪 30 年代开始进行地震区划探索工作,迄今已有 80 年的历史。回顾我国地震区划的历史,大致经历了以下 4 个重要发展阶段:一是探索阶段,发布了我国第一张地震区分布图;二是确定性方法烈度区划阶段,发布了我国第一代、第二代地震烈度区划图;三是危险性概率法烈度区划阶段,发布了我国第三代地震烈度区划图;四是地震动参数区划阶段,发布了第四代、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一、我国第一张地震区划图

     1920年12月16日,在我国的宁夏南部和甘肃东部发生 8.5级地震 ,宏观震中位于海原县干盐池一带,震中烈度Ⅻ度,极震区面积达 2 万余平方千米,是我国历史上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大地震,史称“海原大地震”。次年4月, 翁文灏先生奉政府委派率领考察组前往震区调查,开展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地震地质科学考察。在此次调查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其对中国历史地震研究成果,翁先生用法文撰写了《中国某些构造对地震区分布之影响》,其中的“中国地震区分布图”展现了我国历史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如图 1 所示),给出了我国地震活动区带划分的轮廓。这应当是我国最早论述断裂构造和地震空间分布关系的文献,开创了我国地震区划和地震地质学的历史先河。

图片

二、新中国第一代地震区划图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亟须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一五”期间,原苏联援建的 156 项工程亟待建设,需要当地的地震基本烈度数据,有些重要的流域规划,如黄河流域,需要有整个流域的地震区划。因此,新中国迫切需要一张全国地震区划图。

    1957 年,以李善邦为首的编图组完成了新中国第一代地震区划图的编制工作,采用了两条编图原则:其一,曾经发生过地震的地区 , 同样强度的地震还可能重现;其二,地质条件(或称地质特点)相同的地区,地震活动性亦可能相同。

    该图将全国地震烈度划分为Ⅴ度、Ⅵ度、Ⅶ度、Ⅷ度、Ⅸ度及以上 5 个等级,比例尺为 1∶500 万,提供了全国350 个场点的地震烈度(如图 2 所示)。这是我国编制的第一张全国性地震区划图,首次全面论述了我国各地区的地震危险性。

图片

三、第二代地震区划图

    1966 年 3 月 8 日,河北省邢台地区隆尧县发生了 6.8级强烈地震,震中烈度达到Ⅹ度,史称“邢台地震”。邢台地震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毁灭性大地震。此后,我国加强了全国地震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制订了地震研究计划,开始了地震预报的探索和实践。在地震活跃区,陆续建设了一些地震台站,地震监测预报也从邢台地震现场逐步发展到全国,我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唯一一个由国家组织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地震监测预报的国家。

    1977 年,国家地震局发布第二代地震区划图,该图将全国地震烈度划分为小于Ⅵ度、Ⅵ度、Ⅶ度、Ⅷ度、Ⅸ度和大于等于Ⅹ度等 6 个等级,比例尺为 1∶300 万(如图 3 所示),经国家建委和国家地震局批准,作为国家建设部门规划、中小型工程的抗震设防依据。

    该图是以邓起东院士为首的编图组编制,首次引入了地震趋势性分析的概念,采用了具有明确时间期限的地震烈度区划方法,明确了基本烈度的概念,即在未来 100 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该地可能遭遇的最大地震烈度,并首次考虑到场地效应,提供了平均场地的地震烈度值。

     编图主要技术途径:一是根据区域地震活动、地震地质条件,划分地震区和地震带;二是评价各区、带未来百年内的地震活动趋势,以及最大震级和各级地震的次数;三是研究和总结各地震区、带内不同强度的发震构造标志;四是制定各地震区、带内未来百年可能发生的各级地震数和地震发生地段,勾画出各级地震危险区;五是按该区地震烈度衰减的统计数据,圈定地震影响烈度及其分布范围。

图片

四、第三代地震区划图

   1976 年美国学者 Algermissen 等采用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编制了新的美国地震区域划分图,该图采用地震复发周期为 475 年,即 50 年超越概率为 10% 的基岩地震水平峰值加速度分布图,当年即被美国 ATC 采纳,成为美国的抗震建筑规范(ATC-3)。之后世界许多国家相继效法应用,在方法上也不断进行改进。因此,采用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编制区划图成为国际主流方法,也是当时最先进的编图方法。

    1989 年我国新颁布的抗震设计规范 (GBJ11-89) 也引入了具有概率含义的三级设防准则,其中多遇地震对应于 50 年超越概率为 63.2% 的地震,重现期为 50 年;设防烈度地震对应于 50 年超越概率为 10% 的地震,重现期为 475 年;罕遇地震对应于 50 年超越概率为 2%~3% 的地震,重现期为 1641~2475 年。因此,我国原来采用确定性方法编制的地震区划图急需更新,以满足国家抗震设防的需求。

    1990 年,以高文学、时振梁为主编的编图组完成第三代区划图的编制工作,首次以超越概率的形式定义了地震基本烈度的概念,即以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作为区划指标,将全国地震烈度划分为Ⅴ度、Ⅵ度、Ⅶ度、Ⅷ度、Ⅸ度及以上5个等级,比例尺1∶400万,提供了全国各地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值(如图4 所示)。1992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地震局和建设部联合颁布, 供各级政府和建设部门使用。(与上海市第一本抗震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防规程》DBJ08-9-92的发布时间基本一致,两者之间应该有一定的关联)。

    第三代区划图的编图技术思路为:一是采用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二是反映我国地震活动时、空不均匀分布的特点;三是吸收地震预测方面的科研成果。

图片

五、第四代地震区划图(GB18306-2001)

   进入 21 世纪,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城市建筑的主体,而烈度难以反映0.2s以上的中、长周期地震动特性,第三代地震烈度区划图已经不适应工程抗震设计的需要。而国际工程界已进入采用地震动参数进行工程设计的时代 , 依据反应谱进行抗震设计更为科学合理,故此迫切需要以双参数表述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1997 年,我国启动第四代区划图的编制工作,以胡聿贤院士为主编,高孟潭研究员为副主编,编图的基本原则为:一是采用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充分吸收地震、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及地震预测的新成果;二是考虑地震动参数的不确定性影响;三是采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反应谱特征周期双参数为区划指标;四是考虑场地土层的影响。

    2001年2月2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式发布《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首次成为强制性国家标准,从2001年8月1日起在全国施行。

    该图是首次以地震动参数为指标、提供与场地特性相关的反应谱特征周期的区划图,并首次提供不同类型场地的特征周期调整方法,其技术要素如下: 

     第一,《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如图 5所示)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如图 6 所示)的比例尺为 1∶400 万。

图片

图片

     第二,《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 的设防水准为 50 年超越概率 10%。

     第三,《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的场地条件为平坦稳定的一般(中硬)场地。

     第四,《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调整表》采用四类场地划分法(见表 1)注意表中3区软弱场地土的特征周期为0.90s,与上海市抗震设计标准中的特征周期一致,这应该不是巧合

图片

     此外,第四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峰值加速度分区分为 7 档 , 并给出了其与地震基本烈度的对应关系(见表 2)。

图片

六、第五代地震区划图(GB18306-2015)

    2008年汶川8.0 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一次地震,也是继唐山大地震之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汶川地震极震区烈度远大于当地的抗震设防烈度,发震断裂沿线的破坏尤为严重,地震引发滑坡、泥石流等一些严重的次生灾害。因此,在规划选址、工程设防、地震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准备等环节,需要考虑罕遇地震和极罕遇地震的影响,防范地震造成灾难性后果。而第四代地震区划图提供的是50年超越概率10%的基本地震动参数,罕遇地震动参数由此参数乘以一定的系数直接外推。用基本地震动参数乘以系数的外推方式,存在罕遇地震动参数估计偏低的问题,难以保证抗倒塌目标的实现,而这些地区往往是大地震活动频繁的地区,因此需要科学合理地确定罕遇地震动参数,以控制遭遇大震时的建筑倒塌率,防止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第五代区划图的编图原则为:一是吸收地震学领域研究成果;二是以人为本,将抗倒塌作为编图基本准则,以50年超越概率10%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与50年超越概率2%地震动峰值加速度/1.9 中的较大值 ( 基本地震动 )作为编图指标;三是采用三级潜在震源区划分方法;四是不低估罕遇地震的作用。区划图编制技术方法使用具有我国特点的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建立了三级潜源模型和相应的地震活动性模型,采用新的潜源方案、活动性模型和地震动参数预测方程,分别计算 4 种超越概率的峰值加速度和峰值速度,在此基础上分别计算峰值加速度和反应谱特征周期,据各点值进行分区和确定不同概率参数的比例系数。

     2015年5月15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第15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新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8306-20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正式发布,并将于 2016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技术要素如下。

    第一,《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如图 7 所示)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如图 8 所示)为全国Ⅱ类场地条件下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值和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分区值。

图片

图片

    第二,《全国城镇Ⅱ类场地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列出了全国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 ) 乡镇政府所在地、县级以上城市的Ⅱ类场地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

    第三,场地类别依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 ( 或岩石剪切波速 ) 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值,划分为 4 类(见表 3)。

图片

    第四,提供各类场地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和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调整方法和调整系数(见表 4、表 5)。

图片

图片

   第五,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将抗倒塌作为编图的基本准则,采用地震构造模型的三级潜源划分,提供四级地震作用,多遇地震动、罕遇地震动、极罕遇地震动与基本地震动的比例系数分别为 1/3、1.9 和 2.9,提供地震动双参数土层双调整技术方法,地震动参数明确到乡镇,全国取消了不设防区域。

来源:老陈聊房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