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汉仁惠中医巧用​“扎四缝+敷贴中脘和神阙”治疗小儿疳积,一次见效!

 华民 2023-08-08 发布于吉林

小儿疳积是由于喂养不当或疾病影响,导致脾胃受损、气液耗损而形成的一种营养障碍性慢性疾病。临床以形体消瘦,面色无华,毛发干枯,精神萎靡或烦躁为特征。因其起病缓慢,病情迁延,故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

引起小儿疳积的病因很多,临床以饮食不节、喂养不当、营养失调、疾病影响,及先天禀赋不足为常见。其病变部位主要在脾胃,亦可涉及五脏。基本病机为脾胃受损,津液耗伤。

四缝穴是治疗小儿疳积的一组经验穴,是经外奇穴,位于第2至第5指的掌面,在第1、第2节指横致中央,左右各4个。“扎四缝”一直是中医用来治疗小孩积食、胃口不开的良方,见效快,简便、实用,再配合中药敷贴,一次见效,三次痊愈,谁用谁知道,深受广大宝妈们欢迎。

四缝穴与五脏六腑的关系

为什么扎四缝穴能够治疗小儿疳积?因为四缝穴与五脏六腑关系密切。四缝穴上有一根小血管通过,并且联系着五脏,扎的时候就要对着这个小血管扎下去,血流出来,就能疏通与这个手指相通的脏器病变。在给孩子治病的过程中,每个手指挤出来的不只是血,还有黄水,黄水多少与孩子的身体状况相关。手指与脏器的对应关系如下:

○食指——脾胃

食指因为有大肠经经过,所以与消化吸收的功能有直接关系。胃口不好的孩子,在食指的四缝穴中,挤出的黄水最多,其他的手指都要少一些甚至没有。

○中指——心脏

中指有心经经过,所以与心脏、心气虚还有心火旺都是相连的。在中指四缝穴上挤出的黄水多,孩子的舌尖多是红的,手指甲边上容易长倒刺,这样的孩子容易上火,脾气也急躁。

○无名指——肝胆

无名指有手少阳三焦经通过,与肝、胆的关系密切。无名指挤出的黄水多的现象,多见于多动症的孩子,这类孩子往往汗多、脾气暴躁、自控能力差。

○小手指——肾脏

小指有肾经和小肠经经过,与心、肾、子宫、睾丸等部位联系密切。小指挤出的黄水多,则多见于肾脏虚弱、有遗尿、肾炎的孩子。

扎四缝穴的操作流程

先用棉线绳将食指的根部缠绕,勒紧。

食指中间的指缝处用酒精棉签消毒。

等酒精干了就用“血糖针”对准指缝的最中间扎下去。

挤血,多数挤4~6滴血就可以了。

之后就将中指、无名指、小手指、大拇指的四缝穴,都用同样的方法扎一遍,再之后就扎另一只手。

注意:如果小儿太小、太虚,或者是家长在家不能随便尝试针刺的方法,可以用掐揉的方法。从示指的四缝开始,每个手指的四缝掐1次、揉3次,做5~20遍。

扎四缝穴+中药敷贴也可以治疗少年和成人许多疾病,如果身体虚弱的人,可以在喝过生姜红枣桂圆羹后去扎更加安全,太虚弱的人看到血会晕针的。

巧用四缝穴+中药敷贴辨证治疗小儿经典案例

小儿患者1:男孩、2岁零3个月,形体消瘦,面色萎黄,食欲不振,食多便多,大便干稀不调,精神不振,烦躁不安。舌苔白腻、脉细滑。

辨证:疳气

治则:调脾健运。

处方:针刺四缝穴,敷贴中脘、神阙、脾俞。

治疗两次(两天)后痊愈。

小儿患者2:女孩、4岁零1个月,形体消瘦明显、脘腹胀大,青筋暴露,面色萎黄,毛发稀疏易落,善食易饥。舌质偏淡,苔黄腻,脉濡细而滑。

辨证:疳积

治则:消积理脾。

处方:针刺四缝穴,敷贴中脘、神阙、足三里。

治疗三次(三天)症状明显改善,七天后痊愈。

小儿患者3:男孩、4岁零5个月,形体消瘦明显、脘腹胀大,面色萎黄。晚上咳嗽厉害,食欲不振,口臭。舌苔厚腻。

辨证:积食咳嗽

治则:消食健脾理气。

处方:针刺四缝穴,敷贴中脘、神阙、双肺俞穴、双涌泉穴。

治疗三次(三天)症状明显改善,五天后痊愈。

小儿患者4:女孩、5个月,形体消瘦、腹胀伴口臭,大便有不消化奶瓣面色萎黄,舌苔厚腻。

辨证:积食泻

治则:消食健脾。

处方:按揉四缝穴,敷贴中脘、神阙。

治疗两次(两天)症状明显改善,五天后痊愈。

小儿患者5:男孩、8岁,患者食欲不振,对任何食物都不感兴趣,消瘦、头大、鸡胸,面色青白无光泽,少气懒言易感冒。舌苔白腻,脉滑数。

辨证:脾失健运

治则:健脾助运。

处方:针刺四缝穴,敷贴中脘、天枢、足三里、脾俞、胃俞。

治疗三次(三天)症状明显改善,七天后痊愈。

半年后随访,患者判若两人,面色红润光泽,身高体重增加明显,很少感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