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年夫妻(二)

 新用户3134eDv6 2023-08-08 发布于陕西

      其实还在大学上学的时候,小刘去跟自己的老师坐,老师就告诫他:“要注重学业,还要有个兴趣爱好。以后工作的时候,很可能这些兴趣爱好就能给你创造出一个机会来。”

      如今,当自己坐进县文史办公室里的时候,这句话恰逢其时地冒了出来。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马丁·伊登》这本小说。这部小说对我们触动最深刻的就是主人公一直纳闷的问题:“我还是原来的那个我,原先我贫困,被人瞧不起;现在我有了大笔财富,人人都来巴结我讨好我。我这个人没有变,为什么我在人们心目中的价值不一样了呢?”——很简单:人,挪了地方,换了位置,价值就不一样了。

      小刘进了县城,而且还是去了政府大院工作,——虽然当时才是抽调过去属于借调性质的,但是已经完全在大家的眼中成了不得了的事情了。全县五六千教师呢,单单小刘被抽调,就已经非常叫大家吃惊羡慕了。小刘跟那个女娃的婚事,自然很快就有了眉目。就算是再没文化没见识的农村人,女娃的父母也知道女儿的对象在县政府里头工作意味着什么。

      三个月后,那一年的中秋节的时候,小刘提着跟着一个充当媒人的领导礼上门提亲,女孩儿父母和亲戚朋友高兴的啥一样的,热情招待。媒人在回来的路上说,“单就女孩儿妈给你打那么一碗荷包蛋,就能看出来他们对这桩婚姻满意的很!”

      小刘的婚礼虽然是在村子里举办的,但是单位很多领导和同事都来了,小刘父母和女方亲戚朋友们都很觉得长脸撑面子。“这么多县上人来参加婚礼,而且那么多的领导呢,啧啧啧!”那种打心底里透出来的羡慕,毫不掩饰地流露出来。

      农村人的势利,永远一点儿不遮遮掩掩。以前,因为家庭状况窘迫,小刘家在村子里简直就是雾一样的存在,根本没有被人正眼瞧过。现在,不一样啦,小刘父母掂着锄头下地干活儿的时候,远远地就有人高声打招呼:“叔,婶儿,下地去呀?这么勤快的!”话语里的那份套近乎的味道,都能溢出来了。

      小刘呢,人家给安排了宿舍,便于他工作。小刘让媳妇给自己准备了简单的行李带过来,他周内大多住在宿舍;不忙不加班的话,偶尔一两个晚上骑车子去媳妇学校。周末的时候,他们就一块儿回老家。

      有时候,周日下午,小刘媳妇就跟他一块儿上县,去街道逛一逛,买点东西,在他宿舍住一晚上。那个时候,能在县城有个落脚的地方,能把人眼红死了。小刘媳妇学校的领导同事,还有小刘学校的领导同事,都拿仰慕的目光看着他们。尤其他们聊天的时候,说到吃罢饭去街道溜达一圈儿,那些一直待在乡村的教师们简直不敢想象。就像我们对北京人遛个弯儿都能去天安门广场走一圈儿一样,很觉得羡慕。因为没地方待,大家也就基本不上县,买东西就去附近的集市就近买。他们要上县,得跑三十多里路。在没有汽车,没有摩托车,甚至自行车都不是很多的年代,很多人几年也上不了一次县城。他们成年四季,就像被装在一个火柴盒子里一样,出了教室这个匣子,就是学校这个匣子,好像被圈在那个地方了一样。

      有人说,生活就像一条河流,泛着浪花向前奔涌着,一路风景一路风光,汇入大海。有人说,生活就像驴拉磨子,在不停地周而复始地转着圈圈儿中,平淡平常平静地熬着,直到大家都老去,像锈跟铁紧紧地黏和在了一起。各种说法,都有自己的道理。“条条大路通罗马。”其实人生的道路又何尝不是这样子的呢?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世界上也同样没有完全相同的两条人生路,即便是父子之间。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环境改变人。”也可以这么说,“环境塑造人。”长期的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你的眼界,你的思维方式,你的处事方法,也都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于是,原先在一块儿牵手走的人,可能就有了不同的方向。

      世界上最幸福最快乐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的个人爱好干成了工作。小刘现在就是这个样子的,他爱整理村史的事情,现在成了他每天的工作。跟在学校教书比较起来,是另外一种乐趣。这就像糖跟蜂蜜,虽然都是甜的,但是到底不一样嘛。

      每每有点闲暇的时候,小刘常常还会想到自己那些朴实的同事,还有活泼可爱的学生。“他们都该参加初中升学考试了吧?”

      学校的工作和生活很单纯,单纯得叫人没有一点关于世俗的杂念。师生之间的那种单纯,那种快乐,就像冬天夜里落下来的厚厚的白皑皑的雪,干净得他们在上面打滚儿欢叫。小刘特别喜欢白色,就是因为白颜色看起来干净,纯洁。所以,他经常是白衬衫白短袖白色的回力运动鞋,这可能也是他深得学生们喜爱的原因吧。

      得知他要走的时候,——那一天他收拾好东西,去班上跟孩子道别,孩子们的惊愕,不舍,居然一下子压缩成了哇哇大哭和汪汪的泪水。孩子们跑过来,拥住他,抓着他的衣襟拽着他的胳膊拉着他的袖子,笑盈盈的小脸蛋儿上挂满了泪珠,就像雨后的小草上沾满了露珠。

      “好好念书,想老师了就给老师写信,放假了来县上找老师。”他轻轻摸着孩子们的后脑勺。

      现在,他就经常能收到他的学生们的来信,有说在课堂上学习的,有讲学校的发生的趣事的,也有学习上的困惑的和跟同学交往中的委屈的。尽管里面还有像把“终于”写成“中于”的错别字,但是那种很信任,还纯真的对老师的想念,还是毫无保留的露诸笔端。读着这些来信的时候,他的心里和情绪就会得到很好的梳理和平静。

      由于工作的需要,加之一直出入政府大院这个环境里,小刘这个机灵,好学,又很懂得谦逊的小伙子,真的是如鱼入水。他才工作了大半年,政府办公室就要,自己的娘家教育局也舍不得,而他在忙的文史馆更是不搭茬儿,只说工作正在关键处,就像烧窑,才到要紧处,咋说都不能放人。小刘一下子成了被人争抢的香饽饽。但是,小刘完全没有因此而显露什么情绪,反而更加低调,更加律己,一心扑在手头的工作上。一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架势。也是的,像他这样的,能怎么样呢?他就像个棋子儿,往哪里放哪里由得了他呢?

      “侯门一入深似海。”进了政府大院,小刘机敏地感觉到了很多不同的东西。对于经常观察经常思考的他来说,他想到的很多很深刻。

      “学校里你给孩子们教圆就是圆,方就是方;直就是直,曲就是曲。可是,社会上就不是这个样子的:圆可能不是圆,方可能不是方;直未必就是直,曲也未必就是曲。”

      如果说原先在学校里待着的时候他是站在半山坡,那么现在他就是登上了山顶顶,视野开阔了,眼界打开了,看待问题的方式和思考的深度也上了一个台阶。他感觉自己就像一只展开翅膀,正在攀升的大雁,一点一点地向上提升。

      (作者简介:陈启,“南山白丁”,陕西西安人,写作爱好者。2008年歌曲《因为有你,因为有我》(词,曲)发表于《中国音乐报》。散文《吃麦饭》入编2019年中考冲刺卷陕西专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