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岁登基在位仅18年,就彻底打败匈奴,让西域50国称臣

 茂林之家 2023-08-08 发布于湖南

前言

汉朝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帝国,其国力鼎盛、疆域辽阔。在这一伟大帝国的崛起过程中,汉和帝刘肇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在短短18年的在位时间里,完成了匈奴的征服和西域的并入,使汉朝真正成为东方霸主。一个少年皇帝如何依靠超强的政治手腕与胆识,将汉朝带入鼎盛盛世,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9岁登基在位仅18年,就彻底打败匈奴,让西域50国称臣

一、9岁登基,刘肇被窦太后控制

公元前92年,汉朝第八代皇帝汉章帝驾崩,年仅9岁的皇子刘肇继位,是为汉和帝。按照惯例,幼主即位需要由太后临朝称制。当时实际掌权的是刘肇的养母、章帝遗孀窦太后。

刘肇生母本是章帝一位贵人,地位不高。一直无法生育的窦太后看中了这个婴孩,将他抱为己子。贵人因此遭到窦太后的迫害而死,刘肇成了窦太后的养子,并获得了嫡长子的地位。

自刘肇登基那一刻起,窦太后就派自己的兄弟窦宪等人把持朝政大权,培植自己的势力,刘肇只是一个傀儡皇帝。为了巩固权力,窦氏一族肆意弄权,贪赃枉法,朝野上下都在窃窃私语,但无人敢公开反对。

9岁登基在位仅18年,就彻底打败匈奴,让西域50国称臣

在深宫之中,刘肇表面听从窦太后的摆布,但内心却早已看清这场权力游戏的真相。他明白要想翻身做主,就必须联合官僚力量对抗窦氏外戚。于是年幼的皇帝开始暗地里联系自己信任的官员,通过他们传递信息,待时机成熟再行动。

当时的刘肇内心无时无刻不在反抗窦太后的控制,他表面顺从地生活在皇宫之中,却暗中观察着每一个大臣的言行举止。他敏锐地意识到,想要获得真正的权力,就必须结交朝堂上的重要力量。

有一次,刘肇装作无心地询问侍女:“我的生母之死,到底是有多可疑?”侍女本不愿多言,但看着他天真烂漫的样子,还是忍不住道:“陛下生母死得极不寻常,许多人都认为......”说到这里侍女突然住口,意识到失言,但刘肇已经从她的话语中确认了自己的猜测。

9岁登基在位仅18年,就彻底打败匈奴,让西域50国称臣

刘肇经常独自一人在御花园中散步,面带微笑,看似在赏花,实则在沉思。有几位大臣偶尔会趁着太后不在,跟小皇帝聊几句话。刘肇也会露出天真烂漫的笑容,问一些让大臣措手不及的问题。

“什么是仁政?什么又是暴政?”

“为何古来贤明的君主都能深得民心?”

聪颖过人的刘肇通过这些谈话,在心中逐渐建立起自己对朝政的认知,同时也在试探这些大臣的真实立场。

9岁登基在位仅18年,就彻底打败匈奴,让西域50国称臣

二、少年皇帝凭智谋夺权

15岁这一年,刘肇终于认为自己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势力。这个时候的他已不再是当年那个调皮可爱的孩子,取而代之的是隐藏在温和面具后坚定果决的眼神。朝政多年,他详细地了解了朝中各方势力的布局。

一天夜里,刘肇命人将掌管禁军的窦宪引到殿内,然后亲手将他杀死。太后得知此事,欲发兵讨伐刘肇,却已来不及了。因为早在此前,刘肇就通过自己的人马联系了朝中反对窦氏集团的重要大臣,他们此时纷纷表示效忠新君,窦氏一族无力翻身,刘肇正式掌控大权。

9岁登基在位仅18年,就彻底打败匈奴,让西域50国称臣

在夺权的过程中,刘肇小心翼翼,做事滴水不漏。他先期暗中布置,争取了臣僚的支持,这才进行最后的致命一击。窦太后欲发兵的举动已经在刘肇的计划之中,当她想要依靠禁军力量时,却发现禁军已易主。

权力转移的整个过程几乎无声无息,宫廷内外的普通人并未觉察到异样。等一切尘埃落定,百姓们才隐约听说,皇帝亲政了。刘肇凭借出众的智谋和决断力,终于在这场权力游戏中取胜,一个15岁的少年坐上了真正的龙椅。

得到权力的刘肇并不像窦太后那般目无法纪,而是很快展现出非同寻常的政治魄力和治国才能。他清醒地认识到,想要长治久安,就必须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9岁登基在位仅18年,就彻底打败匈奴,让西域50国称臣

三、勤政兴国,百姓安居乐业

和前朝帝王不同,刘肇对待政事极其勤奋,每天都会早早起床,接见群臣商讨国家大事,直到深夜才休息。

有一次,值夜的官员看到已经过了后半夜,殿内灯火通明,便小心翼翼地进去探看,原来皇帝一个人还在看奏折。官员忙问道:“这么晚了,陛下怎么还不睡?”刘肇轻轻一笑:“朕睡得晚些,百姓就能睡得早些。”

刘肇经常巡视全国各地,亲自查看民间疾苦。有一次,他路过一个偏僻山区,听说这里的百姓生活艰苦,就驻跸下马,和大家坐在田埂上聊天,询问他们的需要。一个老农感动地说:“这么年轻的皇上,不嫌我们脏,和我们平等交谈,我们能不拥护他吗?”

9岁登基在位仅18年,就彻底打败匈奴,让西域50国称臣

刘肇是一个对百姓极为关心的君主。他会亲自检查大型水利工程的进度,了解灾区的救济情况。有几次夜深人静时,他甚至藏身平民衣服,混入集市查看糖价粮价,看百姓生活是否安居乐业。

刘肇相信,国家兴旺源于百姓幸福。他数次下诏减轻赋税,且告诫官员不要因征收过多的赋税而损害百姓利益。为了维护民众权益,刘肇还设立御史大夫监察官吏是否贪污受贿。

在他的治理下,社会秩序井然,商业发达,百姓安居乐业。人们享受着太平盛世所带来的幸福生活,真切地感受到皇上的恩德。刘肇也因此在民间获得“明君”的美称。

9岁登基在位仅18年,就彻底打败匈奴,让西域50国称臣

四、大破匈奴,永久解除边患

打从汉朝建立,北方的匈奴单于一直是一个心腹大患。他们频繁侵扰边境,给北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刘肇登基后,匈奴看准他年幼即位,又想趁机犯边。汉军此役志在必得,大破匈奴军,单于逃回漠北。汉军乘胜追击,生擒匈奴右贤王,匈奴军再无还手之力,只得暂时退兵。

次年,刘肇再次率大军深入漠北。这一次,匈奴溃败得更为彻底。单于仓皇出逃,汉军取得了匈奴的大量财富,共缴获牛羊100多万头。匈奴的国力从此大损。

9岁登基在位仅18年,就彻底打败匈奴,让西域50国称臣

此次北伐,刘肇亲临前线,深入敌境。寒风凛冽的北方草原上,他与士兵同甘共苦,以身作则。受到皇帝鼓舞,汉军士气高昂。战场上刘肇冲锋陷阵,为将士们所景仰。

两次北伐取得大获全胜,刘肇凯旋班师。他召见参战将士,亲自为他们颁发金银财物,以示嘉奖。百姓们也自发前来迎接凯旋的汉军。一个老人激动地说:“多亏陛下率军征伐,我们的生活终于能够安稳下来了!”

此后匈奴再也无力南下侵扰,只能老老实实地驻守北方腹地。刘肇的两次北伐,使汉朝永久摆脱了匈奴的边患之灾。北方百姓也因此免受战乱,得以安居乐业。

9岁登基在位仅18年,就彻底打败匈奴,让西域50国称臣

五、收服西域,建立汉朝霸业

西域自古就是各路势力争夺的对象。这里小国林立,经常发生纷争。西域强国贵霜屡次想吞并其他小国,控制整个西域。

前89年,在汉使者的请求下,时任朔方都尉的班超带领汉军出兵西域,大败贵霜军,使其对西域的野心破灭。其他西域小国见汉军锋芒毕露,也不敢轻举妄动。

两年后,刘肇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驻扎西域,以汉朝的名义直接管辖这里。在汉军的监督下,西域50多个国家遣使向汉朝朝贡,彻底纳入汉朝版图。至此,汉朝的势力范围不仅南至南海,西至碣石,东至朝鲜,更远及新疆西域。刘肇的功绩与汉高祖、汉武帝相提并论。

刘肇派遣班超出使西域,招抚各国,使之归顺汉朝。起初一些国家还有所顾虑,担心汉朝会限制他们的自主权。于是刘肇明确表态,汉朝只是名义上的宗主国,不会干预西域各国内政,这才消除了他们的疑虑。

9岁登基在位仅18年,就彻底打败匈奴,让西域50国称臣

有几个较强的西域国家起初拒绝臣属。刘肇便指示班超用力威慑之。在汉军的步步紧逼下,这些国家也最终选择了归顺。刘肇对手下留情,没有过多惩罚先前犹豫不决的国家,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西域各国的反感情绪。

在汉朝的庇荫下,西域各国得以免受战乱,安心发展经济。这些国家也逐渐认识到,归顺汉朝对他们长治久安比较有利。到刘肇去世之时,除少数孤立的小国外,西域各国基本都已内附汉朝。

9岁登基在位仅18年,就彻底打败匈奴,让西域50国称臣

结语

刘肇在位时间虽短,但他勤政爱民、英明决断的政绩,使汉朝国力达到鼎盛。通过对内兴修水利、减轻赋税,对外征伐匈奴、安抚西域,刘肇奠定了汉朝不可动摇的霸主地位。可以说,正是有了刘肇这位少年明君的胆识与作为,汉朝才走向辉煌,成就了第一個盛世。刘肇留给后人的不仅是盛世的汉朝,更是一段传奇与震撼的创业史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