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跑步进阶提升,你需要知道的两大训练体系:汉森&丹尼尔斯训练法

 睿泽静明 2023-08-08 发布于陕西
跑步进阶提升,你需要知道的两大训练体系:汉森&丹尼尔斯训练法

爱上跑步,我们在经历各种磨炼和坚持,度过新手期后,随着跑量的积累、能力的提升,内心想变强的欲望愈来愈无法抑制。

本文介绍目前主流的两大跑步训练法,帮助各位跑友弄懂训练逻辑和训练体系系统、科学的制定训练计划,在跑步的路上不断实现梦想。

高楼大厦平地起,打实基础最重要。在阅览本文前,如果你刚开始跑步,建议先看下面两篇文章,了解跑步入门的基础知识后,再进阶提升。不要忘记咱跑步的初心是健康。

1.夏季晨跑注意事项十条。

2.跑步入门的25条建议:别纠结先迈开腿,带你从跑步新手到健康跑者。

下面进入正文,提纲如下,方便阅览:

跑步进阶提升,你需要知道的两大训练体系:汉森&丹尼尔斯训练法

一、20种跑步训练法分类

目前能够找到的跑步训练方法一共约有20种,为了咱普通跑者能够更容易理解,我武断的将20种训练法分为五大类:两大体系、演变跑法、功能训练、跑步的尽头。如果有不妥之处,请跑友们评论区批评指正。

跑步进阶提升,你需要知道的两大训练体系:汉森&丹尼尔斯训练法

本文提纲 帮助阅览

功能训练主要是针对特定的能力提升或特定作用,设计的跑步方法。

很多资深专业跑者说过:跑步的尽头是越野跑。不知大家是否认同

越野跑严格说不能称为一种跑步训练方法,但是如果主要目标是马拉松训练,那么越野跑作为一种强化身体平衡和腿部支撑强度的训练,也算是一种训练方法。

二、两大训练体系简介

汉森马拉松训练法和丹尼尔斯训练法,与其说是训练方法,我更愿意称为训练体系。几乎所有的训练方法都能在这两个训练体系中找到影子,也有多种训练法是其演变。

汉森马拉松训练法是由汉森和弟弟共同创立。汉森全名弗里德里希·鲁道夫·汉森(Friedrich Rudolf Hansen),是20世纪著名的德国长跑运动员和教练,被誉为“马拉松之父”。他在1948年至1980年期间参加了超过700场马拉松比赛,赢得了其中的64场,并且在1966年创造了当时的世界纪录——波士顿马拉松比赛的2小时4分40秒。

丹尼尔斯经典跑步训练法由运动生理学博士杰克·丹尼尔斯创立。他跑步训练领域最卓越的教练和专家。他培训出来的选手总会出现在各种领奖台上,无论什么比赛。他的著作 《丹尼尔斯经典跑步训练法》被公认是世界最佳跑步公式。丹尼尔斯经常跟他的队员说:“每次训练前都要问一下自己, 今天的训练目的是什么?如果没法回答这个最关键的问题,那么最好不要进行任何训练。”

两套体系均有非常完整的训练理念、方法和计划,非常的系统。

跑步进阶提升,你需要知道的两大训练体系:汉森&丹尼尔斯训练法

三、汉森马拉松训练法(汉森体系)

【核心理念】累积疲劳原则。围绕目标配速设计训练类型。

通过持续不断的轻松跑来积累跑量,然后在达到一定的训练量后增加强度和难度,通过配速来逐渐提高心率,最终实现有效的跑步表现。即:反复训练,实现疲劳的累积,在你疲劳没有完全恢复时继续训练,身体疲劳时可以激发潜能,训练到非疲劳状态所不能训练到的部位或肌肉,达到提升跑步能力的目的。

通俗理解就是:通过训练让你达到快累死还没累死的时候,然后休息,在你还没完全休息恢复好时,让你起来继续跑到快累死,如此反复

(一)五种训练法

汉森体系将跑步训练分为5种:轻松跑、速度跑、力量跑、节奏跑、长距离跑。

围绕节奏跑的配速为中心配置其他四种跑法,节奏跑的配速就是你想要通过训练达到的马拉松成绩对应的配速。可理解为:围绕你马拉松目标配速开展五类训练

(配速:跑步1公里所用的时间,一般用分秒记,如:五分配,就是跑1km用时5:00。)

1.轻松跑

【配速】比节奏跑慢37—74秒。

【目的】让身体适应脂肪氧化供能。跑步过程中身体消耗脂肪的能力越高,糖的消耗就会越少,从而增强耐力,马拉松比赛的“撞墙”时间就会推后。

(撞墙:指跑者在马拉松的后半程,随着身体内糖原消耗殆尽,身体会出现到体力极限的状态,出现抽筋、酸软、无力甚至晕厥。一般通过提升耐力,可以推迟撞墙时间点,另外提前补充糖原可以让人安全度过撞墙点。)

这就是为什么经常有大神说“要堆有氧提升耐力”,就是这个道理。

【练法】按轻松跑配速,跑20-150分钟,也就是平时说的有氧跑。

一周跑3-4次,不要超过150分钟。

跑步进阶提升,你需要知道的两大训练体系:汉森&丹尼尔斯训练法

​​​2.速度跑

【配速】最大摄氧量的80-95%,处于无氧跑区间,几乎是拼尽全力奔跑。

(最大摄氧量:指在人体进行最大强度的运动时,身体摄入的氧气含量。单位是毫升/公斤/分钟,mL/kg/min。一般运动员(包括跑者)处于最大摄氧量50%~80%时,就会达到乳酸阈值。乳酸阈值,即:有氧与无氧的临界点,在下面讲丹尼尔斯体系时会再说明。

【目的】训练肌肉的最大速度能力,锻炼快速肌肉。

【练法】跑2—8分钟,休息(休息时长为跑步时长的50%—100%),跑休各一次为一组,反复几组,总的最长训练距离不超过5km。速度跑一般从 400m开始练起,随着能力提升,逐渐延长速度跑的距离,到600m、800m、1600m、2000m。

​​​​​3.力量跑

【配速】比节奏跑配速快6秒。

【目的】力量跑的目的提升身体对于乳酸的代谢能力、耐受能力,提高氧气的携带能力等,在推迟疲劳出现的同时,使跑友在较快配速下坚持更长时间。

【练法】间歇时间不超过训练时间的50%,每组训练1.6—5km,单次训练课的总量不超过10km。在汉森训练法中,力量跑训练计划中通常进行1.6km、2.5km、3.2km、5km等距离的训练,其中1.6km训练时进行400m慢跑的间歇休息,超过1.6km的力量跑训练都进行800m的间歇休息。

跑步进阶提升,你需要知道的两大训练体系:汉森&丹尼尔斯训练法

​​4.节奏跑

【配速】节奏跑的配速就是你想要通过训练达到的马拉松目标配速,这是汉森体系的核心。

【目的】模拟比赛时的配速,找到、熟悉和适应节奏,让你在比赛时能够充分发挥。

【练法】最长距离为16km,初级跑者是从8km开始进阶12.8km、14.4km、16km,高级跑者是从9.6km开始进阶,逐步进阶到11.2km、12.8km、14.4km、16km。

(为什么里程不是整数,主要是以400m标准跑道体育场来计算的,即:初级跑者20圈开始进阶到32圈、36圈、40圈;高级跑者从24圈开始进阶到28圈、32圈、36圈、40圈)

​​5.长距离跑

【配速】长距离跑的配速与节奏跑一致。

【目的】模拟马拉松后半程的极限状态,锻炼耐力和撞墙后的调整能力。

【练法】长距离跑一般安排在周日,周四进行节奏跑或者力量跑,周五、周六连续2天进行轻松跑,这样周日跑长距离时,可以让身体在疲劳的状态下完成26km。

形成疲劳累积,这就很好模拟了马拉松后半程。

在汉森训练法中长距离跑的距离为周跑量的25%—30%,训练时间为2—3小时。

(二)训练计划的制定

了解了汉森体系,不想跑休的跑友们应该会很开心,终于有专业训练体系证明了跑步可以不用跑休

实际上汉森体系的疲劳积累不是过度消耗身体,还是需要休息的,休息可以是停跑,也可以是短距离轻松跑,都算休息。

跑步进阶提升,你需要知道的两大训练体系:汉森&丹尼尔斯训练法

1.一周训练计划

汉森体系一周的训练安排(只是概念,根据各周期,排的跑步类型占比有侧重):

跑步进阶提升,你需要知道的两大训练体系:汉森&丹尼尔斯训练法

看了周计划,感觉汉森体系训练起来真的好累

实际汉森体系还有一个原则,不能过度训练,所以在一周的训练中,根据疲劳程度,应该安排适当的休息。

(这里我觉得汉森体系不如丹尼尔斯体系的是,汉森体系对疲劳程度的量化不便于普通跑者直观测量和评估,需要非常专业。丹尼尔斯体系建立在心率基础上,一个运动手表就可以让普通跑者进行量化和评估,比较方便。)

2.训练周期

训练体系,讲究训练周期,以比赛为目的,汉森体系将训练分为四个阶段:基础阶段、强度阶段、力量跑阶段、赛前减量阶段。训练周期时长从18周-24周。

新手训练时长为18周(也叫训练周期)。

注:无氧能力的提升会让你跑的更快,有氧能力的提升会使你跑的更久。

按周期,分配不同的跑法比重到每周里面,就是比较完善的训练计划。

下面附上初级跑者进阶的马拉松训练计划,供参考:

跑步进阶提升,你需要知道的两大训练体系:汉森&丹尼尔斯训练法

四、丹尼尔斯经典跑步训练法(丹尼尔斯体系)

【核心理念】以心率和配速划分训练类型,通过不同类型的组合,提升跑步能力。

以最大心率来讲五种跑法,更适合咱们普通跑者理解。更专业的“最大摄氧量”概念较为复杂,量化也需要更专业的设备,不适用。

最大心率可以按通用的“180-年龄±5”计算有氧心率或“220-年龄±5”计算最大心率,但是这两个公式是通用意义上的统计平均值,往往不是你真正的心率。较为科学的测量方法:佩戴运动手表或心率带,全力跑800米,跑4-6组,配速无法再提升的那组为最后一组。跑完查看心率记录,尤其是倒数第二组,这期间的最高心率即为自己的最大心率。注意年龄大的测试有风险。

(一)五种训练法

丹尼尔斯体系,将跑步分为五个类型:轻松跑、马拉松配速跑、乳酸阈值跑、间歇跑和冲刺跑。

6.轻松跑(即E跑,Easy run)

【配速】以最大心率65%-78%完成跑步训练。

【目的】训练身体消耗脂肪的能力,打好有氧基础,增强耐力,推迟撞墙时间点,与汉森体系的轻松跑一样的目的。

【练法】在轻松跑心率下,完成30分钟定速跑或更长时间。最长训练时长不超过150分钟。E跑应占总跑量的大部分。注意不要在平时训练长距离的国产中喝任何功能饮料,这样身体就会渴望功能饮料而失去强化燃脂能力的作用。这样比赛时使用功能饮料、能量胶或盐丸才能有比较好的效果。

7.马拉松配速跑(即M跑,Marathon run,也叫节奏跑)

【配速】以最大心率79%-87%完成跑步训练。这个也是你马拉松比赛时的心率区间。

【目的】让身体适应比赛配速,快速进入比赛状态。

【练法】训练时长在110分钟或者29公里以内,以先达到那个量为上限。一般在比赛前才用此配速,平时占训练的比例应很少。

这里有个很多跑者甚至是成熟跑者都会陷入的误区,就是平时大部分时间是在马拉松配速跑的心率区间,看着每天跑的强度很大,认为应该能力会提升,实际上既没有很好的用轻松跑的心率锻炼耐力,也没有真正到提升速度的强度,反而效率不高。在M跑的心率下,心脏长期负荷较大,反而有害身体。

跑步进阶提升,你需要知道的两大训练体系:汉森&丹尼尔斯训练法

​​8.乳酸阈值跑(即T跑,Threshould run,又名乳酸门槛跑、抗乳酸跑)

【配速】最大心率的88%~90%之间。区间很窄,需非常精准的控制。

【目的】推高有氧与无氧的临界区间,使身体清除血乳酸的能力提升,使血乳酸能够在更高的配速下被身体分解,从而提高身体的耐力。

人体在高强度运动下,肌肉会分泌乳酸,乳酸是导致肌肉疲劳和酸痛的物质,人在无氧状态下奔跑,身体产生的乳酸无法及时分解,逐渐积累导致无法再维持无氧跑的状态,所以无氧跑的状态,人是无法长时间保持的。乳酸阈值跑就是让你能分解乳酸的配速越来越高,这就是为什么基普乔格可以2分配跑42公里,而我们跑4分配1公里都已经身体无法承受,气喘如牛,浑身无力了。

【练法】两种练法:

一种是持续跑。在T心率下连续跑20分钟以内。

这个心率下强度会比较大,非常辛苦。在此强度下,心脏负荷大,训练时长不要超过20分钟。如5分配,大概就是4公里。

一种是跑休结合。类似于下面的间歇跑,只是休息时间较短。

T心率跑1公里,休息约30秒,再跑1公里再休,如此循环4-6轮。训练时长30分钟以内。

​​​9.间歇跑(即I跑,Interval run)

【配速】可以通俗理解为快慢跑,一快一慢为一组,重复多组。

快跑应接近自己的最大心率,理论上在最大心率的97%-100%,属于无氧跑范畴。

慢跑可采用低于轻松跑心率的配速进行调整休息,也可以改为走路甚至直接停下来休息。但最好不要用停下来休息的方式,普通跑者这样容易受伤。保持慢跑做休息为佳。

【目的】充分刺激和提升心肺功能,提升肌肉强度。

这也就是平时有跑友说的,想降心率就先把心率拉起来。这里说的拉起来,就是跑间歇或冲刺。心脏能力提升了,心率就下降。肺部能力提升了,呼吸就更平稳绵长。

【练法】间歇跑的练法很多,主要是快速跑距离与慢速跑休息时间的不同组合。

间歇跑训练的要点是每次快跑的配速不能下降,多轮快跑的配速越一致效果越好,否则就不是高质量的间歇跑。慢跑的休息阶段,在重新开始快跑前,心率降至轻松跑心率区间最好。

跑步进阶提升,你需要知道的两大训练体系:汉森&丹尼尔斯训练法

相对高质量的间隙跑

间歇跑的快跑,不一定要跑到自己的极限速度或最大心率。可以用一个APP来计算各个训练的配速(APP名称VDOT),也比较方便。

跑步进阶提升,你需要知道的两大训练体系:汉森&丹尼尔斯训练法

非广告哈,只是个人觉得比较好用的东西,仅供参考

如下图,以1公里1小时的配速能力,设计各阶段的训练配速。比如:自己现在的能力是跑10公里,配速6分。那么间歇跑就按5:17的配速跑。不同的距离,对应不同的配速或时间,比较方便。

跑步进阶提升,你需要知道的两大训练体系:汉森&丹尼尔斯训练法

不同的练法就是不同的快速跑距离+慢跑时间的组合。但有个原则,由于间歇跑强度非常大,十分艰难,心脏负荷几乎到极限,每次快跑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休息时间2-3分钟,一般为快跑时间的一半。

另一个循序渐进原则:即刚开始训练间歇时,可以单次快跑的距离从400m开始,逐渐到800m、1000m、1200m。距离长度取决于配速高低,配速高,跑得远,快跑的时间在3~5分钟为最佳,也可少于3分钟,两次间隔休息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2分钟。

​​​​10.重复跑(即R跑,Repeat run,我觉得用冲刺跑更生动贴切)

【配速】要求以最大速度完成多个短距离跑。

在保证跑姿等技术正确的前提下,尽量提高速度。我有时叫它拼命跑

【目的】R跑的主要训练目的是提高无氧能力、速度和跑步效率。让人在自己的极限速度下,感受全身肌肉发力的状态,提升速度能力,锻炼快速肌肉和爆发力。

【练法】冲刺+休息,反复多轮。

冲刺的距离随能力提升可以跑50m、100m、200m,一般最长不超过400m。一般在400m标准跑道的体育场训练最好。

冲刺后,休息时间一般是冲刺跑用时的2~3倍。如你冲刺100m,用时13秒,那么间歇的休息时间为23-39秒。

也可以采用冲刺100m,慢跑100m做休息,配速就是冲刺速度的1/2-1/3,这样比较好训练。

一次冲刺跑的总距离控制在8公里或周跑量的5%以内。

注意:冲刺跑不适合一群人一起跑。冲刺跑姿主要保持,不要拼变形了,否则容易受伤。另外拼命跑时不要闭眼睛,免得撞到操场的人。

(二)训练计划的制定

丹尼尔斯训练体系,以心率为基础,结合配速,设计训练计划。

1.一周训练计划

丹尼尔斯体系一周的训练安排(只是概念,根据各周期,排的跑步类型占比有侧重):

跑步进阶提升,你需要知道的两大训练体系:汉森&丹尼尔斯训练法

2.训练周期

丹尼尔斯体系,把训练周期定为18周-24周,也是从马拉松比赛日倒排训练计划。

跑步进阶提升,你需要知道的两大训练体系:汉森&丹尼尔斯训练法

以下是丹尼尔斯体系给训练新手制定的18周马拉松训练计划,可以参考:

跑步进阶提升,你需要知道的两大训练体系:汉森&丹尼尔斯训练法

借书里一用,比较专业和复杂,供参考

可以用VDOT反向计算各个类型的配速。比如自己马拉松目标是破四,即全马42.195km跑进4小时,那么这里各个距离的配速,可以用APP:VDOT来计算等效配速,用这里面的配速来跑相应的距离和训练。

跑步进阶提升,你需要知道的两大训练体系:汉森&丹尼尔斯训练法

以3小时39分,计算各个训练阶段的训练配速,但主要还是看心率

五、跑量及跑休的安排

(一)跑量

跑量一般用20倍原则计算。

举例:目标全马,那么18周的总跑量应不低于42kmx20=843.9km,均到每周跑量就是843.9/18=46.9KM,月跑量就是46.9x4≈188km。

再用月跑量设计对应5种类型的训练法在每周的安排,就基本上是一份比较合理的跑步计划。

注意跑休:

(二)跑休

健康跑者和马拉松爱好者:每周至少要训练三天,每周至少休息一天,出勤在4-6次也可。健康跑也要达到至少3次,否则锻炼效果会打折。不休息的话,很容易受伤。

精英级别跑者,每周也会休息半天到一天,也有的把慢跑作为休息。

一般认为连续休息超过3天,跑步能力会开始下降。

跑步进阶提升,你需要知道的两大训练体系:汉森&丹尼尔斯训练法

写在最后

跑步训练没有一招无敌,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存在,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愿你在跑步的路上,弄懂训练体系,找到适合自己的训练类型,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科学跑休,持续提升能力,无伤奔跑并实现自己的PB梦想!

跑步进阶提升,你需要知道的两大训练体系:汉森&丹尼尔斯训练法

总体两种跑法对比

(各位跑友收藏时不要忘记点赞,有什么疑问可以留言交流,必将尽吾所能答疑解惑,共同提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