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庄战斗,明月山的血色黎明

 富平人原创馆 2023-08-08 发布于陕西

康庄战斗,明月山的血色黎明
文/荆增利


明月山前炮声隆,威震敌胆逞英雄;
康庄战斗著史册,烈士英灵贯长虹。

一九四八年,全国解放战争进入了全面战略进攻阶段,三大战役相继打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所向披靡,捷报频传,而国民党军队则节节败退,由强转弱。彭德怀领导的西北野战军一边对国民党胡宗南军队进行牵制,一边逐步开展解放大西北的伟大战争,富平康庄战斗也籍此而来……

图片来源:富平党史

北方盛夏,烈日当头,坐落在明月山前的富平英烈纪念馆肃穆端庄,一座高耸入云的纪念塔矗立在烈士墓前,苍翠的草木衬托处每一处黝黑的墓碑;一方“忠魂”石刻彰显着对英雄们无上的褒奖,一声声蝉鸣似乎更显得陵园的寂静。走进英烈事迹展馆,一尊尊威武的雕塑、一个个英雄的肖像、一组组感人的画面,连环画一般的呈现在参观者的眼前,让人肃然起敬。八一节建军前夕,我有幸参观富平英烈馆,这时此行最深的印象。

告别陪同我参观英烈馆的小李,一种强烈的冲动,前去实地查看当年英雄们战斗过的地方。距离富平英烈馆往北不远处,一道新砌的护墙吸引了我的眼帘,上书“康庄战斗遗址”。残存的城墙依然那么耸立不群,这里的老巷道依然残存着一些旧迹斑斑的石头,几处陈旧不堪的老屋似乎在诉说着当年的故事。 

沟龙村是富平北部一个古老的村子,它与庙西村、韩村、康庄村自东往西分布在明月山前的沟沟坎坎之间。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拂晓,一阵急促而响亮的枪声,打破了这里的黎明。原来,是深入到这里准备攻打铜川军台岭国民党驻军的西北野战军右翼部队在庙西村与敌第三军第十七师守军遭遇,经过一番激战,敌人被俘五十余人,溃逃回村固守,由此拉开康庄战斗的序幕。野战军部队也根据敌情进行了分兵部署,一部攻打庙西村不远的沟龙,一部攻打西边的康庄村,并部署外围警戒,以防敌人援兵赶到。

图片来源:富平党史

沟龙村是明清时期修建的老城堡,土筑的城墙又高又厚,砖砌的城门楼相当坚固,国民党某军四十七师一个营驻守在这里,城楼上有二十几位敌军,易守难攻。见此情形,我军命令警三旅八团三营从南门主攻,二营为二梯队,一营盯防外援。拂晓时分战斗打响,趁敌人还没睡醒,工兵排排长张茂盛带领工兵,炸开城门一角,部队迅速跟进,九连向左翼推进,八连向西进攻,七连向西北进发,守军也借助有利地形顽固抵抗。正在这时,城楼上敌人的机枪疯狂地向战士们射来。原来是守在城楼上的敌人被震晕后苏醒了过来,端起机枪就是一阵扫射,我军腹背受敌,处境非常危险,一些战士应声倒下,伤亡很大,进攻受阻。解放军立即撤离,调来两门山炮,安排二营继续猛攻。几声炮响,城墙和城楼轰然倒下,刚才还在负隅顽抗的机枪手被炸的血肉模糊,命丧黄泉。解放军战士一拥而进,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刺刀、手榴弹并用,逐巷、逐屋与敌人展开巷战。直到晚十九时攻克全村,战斗胜利结束。除打死打伤敌人外,俘敌二百八十余名,我军也有许多烈士永远的长眠于此。

二十二日拂晓,立冬时节的北方,天下起了阵阵冷雨,而在离沟龙不远的康庄,一场攻城战也在突然间打响。负责攻打康庄的警三旅五团用迫击炮摧毁城外的几处碉堡,随着嘹亮的冲锋号声,一营、二营和三五八旅同时对敌人发起冲锋,外围防线很快被我军突破。解放军以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攻入城中,与敌展开了激烈巷战。然而,由于我军后续部队没能及时跟上,突破口面临得而复失的危险,警三旅五团二连连长李应般、团政治部副主任路克杰同志,身先士卒,带领战士们坚守阵地。子弹打光了,手榴弹没有了,他们就搬起房上的砖块、瓦片与敌周旋,巷战的喊杀声此起彼伏,血水混着雨水流淌在康庄的每一条街道,一直坚持到后续部队到达。广大指战员同仇敌忾,英勇杀敌,他们采取火力压制、短云梯登房、以及炸药包爆破等手段,有效杀伤敌人,扫清前进中的障碍,逐步夺得巷道屋院;以短促火力,迅速击垮敌人的负隅顽抗。晚上七点多,全部消灭康庄守敌,敌十七师师长王作栋被击毙,五十团八连全部被歼,一百余名敌人毙命。随后,我军于二十二日晚上二十时,进攻困守韩村之敌十七师余部。但因而敌兵前来增援,韩村之战只好作罢。二十三日清晨,雪雨交夹解放军战士脚踩着泥泞的山路,奉命向铜川军台岭方向转移。

一路沿着英雄们战斗的足迹,采访了几位亲眼目睹当年英雄风采的耄耋老者,时光的穿越令人记忆犹新。老天似乎有眼,毫无征兆的下起一阵骤雨,不远的明月山前,一道彩虹挂在清澈的天空,又让人想起七十多年前那个写满英雄色彩的血色黎明。

讲述富平人的故事,

凝聚富平人的力量。

弘扬富平人的精神,

打造富平人的品牌!

《富平人》投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