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宁海】袁月 | 第二故乡

 文化宁海 2023-08-09 发布于浙江

最近几天心里老堵得慌,朦朦胧胧中总能想到大学的一些人事物。想起有一个女孩子,洁白的牙齿,明媚的笑容,却早早与我们告了别;想起毕业归家时候,踏出校门,泪洒五里,对着妈妈痛哭流涕:“妈妈,我没有书读了”,随后哭得不能自已;想起新建的大会堂,有我们全班表演的痕迹,三次巡展,从学院到学校,再到面向全大市,我们的团支部文化节目火爆全院。于是乎,午夜梦回过后做出了个举动——回家。

前一阵子回了趟大学,这人啊,年龄上去了,未免思根。大学,是自己除家乡外待的最久的地方,自也成为了我的第二故乡。毕业7年,每逢心绪不宁,遇事不决,便总想着逃。家里自然是没有逃离的意境,第二故乡便成了首选。回第二故乡一望,追忆青春似水年华,看看过去的学校,寻寻过去的自己,心情总得好受些。我的大学台州学院,因坐落椒江,便成了我的第二故乡。

来到台州动车站口,下意识地去公交站台,可是毕竟城市大发展,公交车都给我发展到了其他出口,无奈,随着人潮流去。抬头一眼,公交号码越发繁多,可难倒了我,“该上哪班车?”很快便有了答案,电光火石间,“912”这个数字突然蹦出,跳动的心脏,手机打开百度,一察看:“嘿,神了!”原来骨子里刻着的记忆符号时隔多年不曾忘却,还如学生般呼之即出,检索便来。

坐上车,公交沿途的风景令我瞠目。只见高楼林立,车辆飞驰,豪车如云,我不禁陷入沉思:这还是我记忆中的小破城么?读书那会儿,漫天尘土,刺耳的挖机声此起彼伏,风吹来,除了沙还有泥。小贩成群,街上吆喝,掺和着风沙的食物,搅拌着人们的唾液就给你下了肚……也许真是我们读书那会儿经历着“播种”,而现在“开花、结果”了,那房价也应该是水涨船高了吧?我悻悻地想。

一大哥告诉我:“椒江啊,这一带房子贵的嘞,要6w一平呢,小伙子,再努力努力啊。”天啊,听完后我好想跟他说。“我可真难过,我难过的不是我高攀不起这里的房子,而是曾经有一份真诚的7000每平的价格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直到失去后我才追悔莫及!尘世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此,如果时光能够倒退,能够让我再来一次,我会对我室友说6个字,'来啊,凑钱盘它!’”

终于来到校园门口,立即被校园的蓝天白云所吸引。在这儿,空气都是香甜的,有我喜欢的青草刚刚收割完的清新味道,也有湖心吹来的海水潮味。远处,第二食堂不断开辟,艺术大楼也已从临海整个搬来,那新建的大楼又是什么?机械学院外为什么多了架大飞机?图书管里人来如织,穿梭不息,天啊,校园变化太大了!就着白云拍下了校训石“澡身浴德,修业及时”,一触摸就想到了7年前,我和好朋友们在此处定格了校园的最后一个镜头,也似今日这般——阳光,白云,蓝天。而我将头发梳起大人模样,穿上一身帅气学士服,对着镜头比耶,咔嚓一声,我穿梭了7年。

顺着路牌,我边走边感慨。校园内早已开辟了双车道,同学们的交通方式不止于电瓶车,湖心亭里多了许多摆设,教学楼下开放了很多咖啡馆,无数个午夜梦回的校园,早已物是人非。只有偶尔见到那自行车上嘻哈打闹的小情侣,才有当年的模样。

我试图从现在找到过去的影子。径直来到生命科学院门口,宛若当年,安静地坐落在西南角,走到学生会门口,想看看还有没有过去的合影,才发现,最早也得是20届毕业生,多希望还能找到12科教的合影,找到12团学会大合照,可显然失败了,我彻彻底底找不到过去读书的影子了。于是打开手机,看朋友圈过去的校园;打开QQ空间,看过去的记载,好窥得一丝昔日读书的光景,可记录在内的却也只剩一篇文章了。

以一种速度瞬间变故

就这么突然间,坐着意识到了一种很残酷的荒凉。有别于听到2012年12月21日末日的恐惧,也有别于小两口在一起没几天便劳燕分飞的无奈,更有别于哪吒削骨还父削肉还母的悲哀。这种荒凉从来就不是一个定义就能完事,也许是社会进步太快,现代人的思维,词典跟不上吧。就如同你会查不到“给力”“鸭梨山大”字典上如何释义那般。我的这种荒凉感源自于内心深处,对某些无知或已知人事物的恐惧无奈继而悲哀。时间太瘦指缝太宽,这种流沙式的度日年景我称它为流年,闭耳倾听,似是又听到王菲那令人心碎的声音。那首流年。

流年中,我来到了一所不知道本该不该抉择的学院,认识了第一批不知道本该不该认识的人,成为了一些不知道本该不该竞选的干事。不知道,不知道,我不知道!也许从高考之后,我的命运便被确定了,时光齿轮以一种不可探测的速度飞快旋转着。转动过程中,也许是我的那根齿轮脱离了原本预定的轨迹,以不可抗力飞向其他次元。

台院是小的,每个人都有故事的。这儿没有参天的树木,没有豪华的影院也没有明星的个唱,因为室内体育馆也是没有的,失望自是不言而喻,但是没有比失望更失望,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还是能很好存活下来的。哪怕我一个人,依然有自己的风景,我也会是别人的风景,坚信不疑。

早在暑假,便与一群台院吧友打了交道,他们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我的第一批朋友,也许是互不熟识,也许是距离产生美,人类在面对未知事件时,总会产生一种美好的臆想,往往认清了本质,事实又显的那般残酷肃杀。现在我已经很久没有跟大伙儿交流了,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追逐的年轻与未来极限吧。我们都要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所以,你我他之间,距离便以肉眼看不见的鸿沟般展开。那么,我最陌生的熟悉人啊,就让我们的记忆永远停留在那个夏天。如果走在路上偶又碰面,相视一笑如何?

——2012.12.15

现在我又走在了“瞬间变故”的街角,看着远处骑车而来的学妹,我忍不住叫住了她,我的内心告诉我该做些什么。

来到校训石前,交给学妹手机后,我把头发再次梳起大人模样,阳光,白云,蓝天。对着镜头比耶,咔嚓一声,7年后的《我与校石合个影》应运而生。

临走之际,学院里的领导叫住了我,交谈过后,他给了我一个亲切的称呼:优秀校友,并不断对我叮嘱——出门在外,别忘回家。

出门在外,别忘回家。短短八字,令人温暖。台州学院,椒江,我的第二故乡。

作者:袁月

笔名天然阳,一名热爱文字的科学老师,座右铭:不能做人,不能作文。

图片 | 作者提供

审核 | 浩海紫烟

本期编辑 | 平安

文化宁海题字 | 无禅

文化宁海工作室出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