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就来到了立秋,要知道立秋是24个节气当中的第13个节气,一旦立秋来临之后就意味着今年已经过了一半,而天气也会逐渐变凉。虽然说天气会变凉,但并不是立即变凉的,在立秋之后还会出现很长一段时间的炎热天气,而这段天气也被人称之为秋老虎,要比普通夏天更热一些。
细心的人发现,秋老虎的持续时间也有长有短,秋老虎的时间长短也影响到秋天的天气。如果秋老虎的持续时间比较短的话,那就说明今年的秋天是比较凉快的,若秋老虎的持续时间比较长,那么就说明今年的秋天可能会比较炎热。在农村地区的老人也说了这样一句话:今年立秋不一般,可能是难得一遇的冷秋。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这里的不一般又体现在哪里?
1、今年是早立秋。 相对比之前的天气来说,今年立秋时间还是比较早的,其实关于早立秋的话,在民间也有个这样的传言: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如果根据这句话来进行推断的话,我们也不能看出今年秋天温度可能会比较低,整体天气也会呈现出凉爽状态。如果立秋时间比较晚的话,整个秋天的天气也会比较炎热。
有些人可能会问到这样一个问题:立秋时间是怎么样进行区分的?什么样才算得上是早立秋,什么样才算得上是晚立秋?其实这个时间段也特别好分,如果立秋时间是出现在午前的,那么就会划分为早立秋。若时间已经超过了这个时间,则会被划分为晚立秋。
2、今年是公秋。 老一辈的人常说:公秋爽,母秋凶。通过这一句俗话,我们也不难了解古代人对于秋天的天气划分若是宫,秋的话就说明秋天比较凉爽,若是母秋的话就说明秋天是比较炎热的。根据多种因素来看,今年的秋天很可能是公秋。有人可能会想,为什么秋天还有公母之分呢?其实这只是一个民间说法而已。
因为立秋的阳历时间是固定的,但从农历上看几乎每年都不一样。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就可以按照农历的月份来进行判断,如果是在农历六月立秋的,那么就会被称之为公秋。如果立秋的月份达到了7月,那么这就是母秋。对照今年立秋的月份来看,正好是在阴历6月22日,再结合以上的推算我们就可以判断秋天究竟是公秋还是母秋了。
3、今年是小包伏。 老话说的好:小包伏凉飕飕,大包伏热死狗。通过这句话的意思,我们也不难了解,如果今年是属于小包伏的话,那么就说明立秋之后寒冷会来的早一些。如果今年属于大包伏的话,立秋之后寒冷会来的晚一些。怎么样去进行区分究竟是小包伏还是大包伏呢?其实小包伏主要就是指立秋和入末伏的时间间隔比较短,大包伏则是间隔时间比较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