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升华七律诗 清节

 难时方觉影孤单 2023-08-09 发布于天津

清节

尘寰已渐世风斜,此际何寻清节家?

数载生涯殊大语,一潭死水枉浮花。

族中古训早消影,祖上良知难吐芽。

四海谁人言下惠?唯余张宰己矜夸。

【注释】读宋代诗人刘克庄的《瑞香》诗,步韵而咏他事。原诗云:“一树婆娑整复斜,使君辍赠到田家。自惭瓮牖绳枢子,不称香囊锦伞花。小借暖风为破萼,旋浇新水待抽芽。叮咛童子勤封植,留舆甘棠一样夸。”步韵诗作于2023年8月6日。

这首诗的意思是:尘寰已经渐渐世风偏斜,这个时候到哪里去寻觅清节大家?多少年的生涯极其大语,一潭死水枉自浮花。族中的古训早就消影,祖上的良知很难发芽。四海哪还有人言说柳下惠?只剩下汉代的宰相张苍自己在矜夸。

首联中的“清节家”,指节操高洁,可为典范者。见宋代诗人刘克庄的《待制赵公伯泳哀诗二首》其一:“赵氏源流自副枢,至公清节亢门闾。绪门犹接淳熙际,亲擢何惭庆历初。班马定为廉吏传,韩欧无责谏臣书。可怜衮斧忠邪学,仅向甘泉扈属车。”又见明代诗人符锡的《饮罢独呈北湖》诗:“月色云容小槛前,幽怀堪写使君筵。十年奔走风尘隔,此日根□雨露偏。郎署才名司马著,长官清节县人传。绨袍犹记连床夜,起舞鸡声乱晓眠。”

颔联中的“大语”,指高声说话。亦指典雅古奥的言辞。还指大话,狂言。见唐代诗人李白的《江夏寄汉阳辅录事》诗:“大语犹可闻,故人难可见。”

这一联中的“浮花”,指漂浮在水面的花瓣。见唐代诗人张祜的《横吹曲辞·白鼻騧》:“摘莲抛水上,郎意在浮花。”又见明代诗人高启的《赠东庵道者》诗:“双树夹成户,一溪流绕家。扫林留送笋,汲水带浮花。”亦比喻虚幻的或易逝的美好事物。 见宋代诗人苏轼的《北寺悟空禅师塔》诗:“已将世界等微尘,空里浮花梦里身。岂为龙颜更分别,只应天眼识天人。”又见陈衍的《元诗纪事·无名氏》:“荣华富贵等浮花,膂力难胜国爪牙。汉世但知光拥立,唐朝谁识甫奸邪。绮罗化作春风蝶,弦管翻成夜雨蛙。纵有清漳人去也,碧天难挽紫云车。”

颈联中的“古训”,指古人的训诫。见宋代诗人陈宓的《题陈君肯堂》诗:“昔人创业无穷思,张大由来在子孙。轮奂已成张老室,驷轩行看汉于门。诗书古训时时习,才能友家风世存。闻道董帷勤课子,不妨游息有名园。”又见宋代诗人李复的《酬汾守郑大夫》诗:“郑公赋政鬓如丝,符竹新分晋水湄。招客远郊常置驿,论文古训旧笺诗。汉庭行曳尚书履,泾谷曾刊隐士碑。今日湖亭共游汎,追怀子美昔同时。”

尾联中的“下惠”,指柳下惠,被称作遵守中国传统道德的典范,其“坐怀不乱”的故事广为传颂。孔子以为“被遗落的贤人”,孟子尊为“和圣”。见宋代诗人邹浩的《怀詹成老》诗:“胸中云梦向来宽,妙入微尘心更安。天北梧桐正鸣凤,江东枳棘尚栖鸾。渊明可是忘三径,下惠犹能仕小官。何日相从坐金粟,静听飞雪洒琅玕?”

这一联中的“张宰”,指汉代宰相张苍。此人极其好色,曾拥有妻妾一百多人。创中国历史官员之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