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立秋,夏威犹在,秋意遥遥。空气中浮躁的尘嚣,不知所终地飘摇,像极没有方向的生命体。
这个夏天,一把刀横空再现,重出江湖。
罗刹与海市,陡然从《聊斋》款款然入了市井。人们情绪空前高涨,像去年冬天,那个不顾一切冲上楼顶放烟花的小伙,送给合城人们一份久违的绚烂——尽管这份快乐像烟花一样,稍纵即逝。但经年压抑的委屈,对强权打压的无力,被羞辱不得抒的愤懑……群体的压抑情绪,得以借一首《罗刹海市》发泄——这,大概是这首歌深得人心的原因吧。
于是,多少人挽袖上阵,翻出旧账,对号入座。人生最难料的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人心最常见的是此一时彼一时。刀郎折戟沉沙,隐遁边疆时,粉丝在哪里?马户又鸟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时,又是谁捧的场?
所以,外面不论再热闹,刀郎一直噤声是对的。就让作品说话吧!歌在那里,听就对了——《山歌寥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