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纷扰,我们难免会因为别人的质疑而急于自证; 因身边人给的建议而举棋不定; 因看到他人的功成名就而急功近利,活成了别人手中的“提线木偶”。 有这样一句话:“我从不在乎别人如何评价我,因为我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是没有把握的,就很容易在乎别人的看法了。” 面对繁杂的信息,那些有智慧的人都懂得: 不管别人怎么说,都相信自己不盲目听从他人;无论别人怎么看,绝不打乱自己的节奏。 ![]() 遇到别人的质疑,不争 看过这样一句话:“我们不肯探索自己本身的价值,我们过分看重他人在自己生命里的参与感,过分在意别人的评价。” 诚然,面对别人的质疑那些总是想要证明自己的人,其实是因为没有看清自己,没有找到自己的价值。 而真正成熟的人不会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花费精力,他们明白与其做无谓的争论,不如专注在对自己重要的事情上。 一次,画家张大千在英国办画展时,现场作了一幅牡丹图。 为了让画中牡丹的晕染更加灵动,他含一口清水,均匀地把水喷洒到了画纸上。 这时,有一个人站出来愤怒地说:“这也算绘画艺术吗?原来中国画家是靠茶水来喷画的,真是可笑!” 张大千只是笑笑,并没有理会此人。 事后有人问他:“这明明是中国水墨画中的冲墨法,您只需几句话就能让他哑口无言,为何不解释?” 张大千说:“我为何要同他争辩呢?若他对中国画有兴趣,我倒愿意切磋一番。” 世上总有很多与我们不同的人,若是每遇到一个便要证明一番,最终打乱的是自己的节奏,耽误的是自己的前程。 记得《奇葩说》中有这样一个辩题:大家误会我是老板的关系户,我要不要澄清? 其中一位辩手说,其实不必去澄清,因为在职场上,你的业绩才是你最好的证明。 的确,不仅在职场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是如此。 重要的不是把别人辩赢,把别人辩明白,而是认清自己,认可自己。 那些不争的人,一直努力在路上不被外界所干扰,只有半瓶子晃荡的人才总是喧嚣吵闹。 ![]() 面对别人的建议,不乱 余秋雨老师说:“人生的路,得靠自己一步一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从来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的人生选择。” 我们之所以总是被他人的意见所扰,是因为总想依靠别人,然而,能够为我们的人生负责的,只有我们自己。 自媒体人弗兰克扬分享过自己的一段经历。 刚毕业找工作时,一些有经验的长辈无一例外建议他继续读研究生,这样以后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于是他听了长辈们的建议。 后来,因为对化学兴趣不大,工作机会也不多,便想转去做互联网,但父母说,理工科就得找对口的工作。 他又问了学院里的几个老教授,回答也都是让他留在本行。 思来想去,他最终在最难毕业的化学有机合成方向,读了5年研究生。 而周围同学转互联网的赶上了风口,转房地产的也发了家,这时他又听了别人的建议,读到了博士。 他虽不想做研究,但是面对几次转行的好机会,都错过了。 博主说,一系列决策失误带来的后果都是在为自己当年的愚蠢埋单。 所以,与自己直接相关的事情,你要独立去分析各方面的因素和关系,然后自己做决定。 就如鲁迅先生说的:“做人处事的法子,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别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只知道听别人建议的人,注定无法掌控自己的人生。” 人生是你所有选择的总和,只有认清了自己想要的人生,才能不被众多的讯息干扰。 对于他人的意见,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刚愎自用也不盲从。 当你经历过后就会明白,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自己的人生,才能不乱阵脚;不被人左右,才能活出自己的人生。 |
|